孩子在家里学习,不自律怎么办?

中小学辅导名思宋老师


孩子在家里学习,不自律。首先观看孩子的平常习惯,通常是否按规矩“出牌”,还是处处“较劲”?如果是后者,请教一下心理医生;其次是孩子的在家里学习的环境,如果家长有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看,家长也在努力学习,为孩子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如果孩子在学习,家长却捧着手机在一旁打游戏,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另外,与孩子多沟通,孩子心中也有崇拜的正面偶像,用他心中的偶像,鼓舞他努力学习,勉励励志,把孩子的志立起来,这是最关键的。


丝路连云


我的建议,做到自律,建议尝试用番茄工作法。

简单介绍一下番茄工作法,它是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发明的。它的工作原理是:每 25 分钟就是一个“番茄钟”,这25分钟里要专注某一项工作或学习,然后休息 5分钟,再开始下一个 25 分钟的工作和学习,依次循环。直到第四个番茄钟结束,就可以休息20分钟。

这种工作方法成功的关键,就是设好这 25 分钟的番茄钟,然后全然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具体操作是:首先准备工具和材料,制作番茄钟。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白板、磁力贴、番茄图片等。将喜欢的番茄图片,打印出来,多打印几个。接着将磁力贴剪成番茄图片大小,贴在番茄图片后面,自制的番茄钟就完成了,贴到白板上,和计时器一起随时准备待用。其次梳理清楚一天必须要做哪些事,它包括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自己想进行的娱乐活动、以及生活上的吃饭洗澡等等。确保我们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再次一项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一件任务对应一个番茄钟。最后,按下计时器,在设定好的番茄钟时间内专注地完成一项任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开小差就算成功吃下一个“番茄”。休息一下,再进行下一个番茄钟。每吃一个“番茄”就在任务栏上打钩,这样可以让你直观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体会到专注带来的成就感。

实施建议:第一,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番茄钟的专注时间。番茄钟建议专注时间是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

第二个建议,简化任务清单。




自强不息91620


自律是什么,就是自我约束。在自律之前,应该是他律。我们看大到道德法律,小到校规家法,都是在约束我们向好向善,成人成才。有了这些东西为什么还要自律呢?试想孩子天天要别人叮嘱遵纪守法,好好学习,我们的社会和学校估计其他事情都做不了了。实际上是这样的,当我们一个人知道了道德法律,校规家法的价值内涵之后,就会约束自己,修为自己了,这是我理解的自律。

个人觉得自律要有三个阶段,修规,修行,修心。

修规,就是树立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谁都懂,但是执行下来很痛苦。自己的孩子,不守规矩的时候,谁忍心下手。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有个习惯,喜欢告密。今天在学校里揭发这个,明天告密那个,他还经常回家抱怨没有朋友。可是孩子告密揭发的都是坏人坏事,符合一个诚实孩子的标准啊。到了九岁他上三年级的时候,当了班长,班里依旧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他还是告密。告同学,告亲人,我们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一天我按电梯的时候没用纸巾,他说我要告诉妈妈。我就告诉他,这样告密不好的,如果你不告密,爸爸给你买双鞋。他说好。结果回家,他还是一五一十地告诉妈妈我按电梯不用纸巾,并且说如果不告诉妈妈,爸爸就给我买鞋。我发火了,打了他一顿,他很委屈,说我本来就不讲卫生。晚上在他睡觉的时候,我告诉他,答应别人保密的,是不能去告密的(这里大家会想包庇犯罪怎么办,大家多虑了,孩子是没有行为责任能力的,这样教是没用的),你知道为什么没有朋友了吗?如果你一直告密,你的班长也保不住。以后我再见到或听说你告密一次就打你一次。后来打了他三次,这个习惯就改了。

修行,古代会有很多大户人家把孩子送进寺庙,让孩子在那里修行,其实孩子在学校也是修行,同样的学校,一样的老师,几年之后孩子差距会很大。就是行为习惯使然,没有什么智利因素。我孩子在鲁能青训队,年龄比较小,基础也不好。寒假我让他练习颠球,最初只能颠球四五个,我又不是专业教练,我想了一个办法,我每天在朋友圈发他一个颠球的视频打卡,我一个微信有将近5000个好友,会有很多人点赞,我就告诉他,如果颠不好,会有很多人看到,你学校的老师,你的教练,你的同学,爸爸的同事和朋友。他自然有了压力,每天训练的时候格外认真,自己还会加练。一个月下来,他能颠五十多个,自信熟练多了。一个月每天坚持,你能看见可喜的变化。

修心,这个看上去高大上,其实就是让孩子敬畏。孩子很狡猾,他会逐渐试探你的底线,然后不断突破。学习本来是反人性的,如果你迁就孩子,孩子就完了。我们这么多年最大的心得,就是对孩子狠一点。让孩子心里怕,他就不敢了。但是如果之前底线一破再破,等你想狠的时候就晚了,尤其叛逆期的孩子。这个时候,建议你能给孩子找个他敬佩的老师或者朋友,找到了,孩子会迷途知返的,但这是有机会成本的。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点滴帮助。




杜刚老师


孩子在家学习不自律确实是一件让家长们比较头疼的事,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大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下:

第一:一定要跟孩子沟通,讲道理,让他知道假期学习的重要性。

正如一句话说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学霸过长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学霸过长假和一般孩子是不一样的。一般孩子疯玩两个月,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而学霸同学放松之余又充电学习了两个月。可想而知,等到开学“学霸”就升级成“学神”了。

第二:要和孩子商量着做好假期的计划,要尽量具体些。

例如,几点起床,几点学习,几点放松都要规定好。有了目标,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才会更有方向,更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第三:要安排好孩子的休息时间,正所谓“劳逸结合”嘛!

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孩子厌学啊?我想很大原因就是得不到休息和放松,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吧,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真的是很无趣。我们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愉快的休息,体会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这样的孩子才是乐观的,才是健康的,也才是有无限潜力的。

第四: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我觉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爱阅读的孩子见识多、情商高、性格好、爱动脑、有目标。

第五:就是要有家长的陪伴

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在旁陪伴非常有必要。他在学习,家长也在读书,也在陪伴,孩子的心理也会非常温暖。当然,有的家长可能说我没有时间啊,得上班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想,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家长就应该尽早的培养起孩子的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抽测一两年的时间来专心做这个事,等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也就解放了。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学习习惯确实就不好再改正。我的建议是,最好能给他联系一下更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说有没有这样盯着孩子学习的辅导班啊,有人帮忙盯着绝对比孩子自己呆着好。或者让他找个优秀的同学或者朋友、亲戚的能不能到人家家一起学习啊。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最后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能让孩子随时摸着手机。手机游戏的魅力太大了,别说小孩了,就是成年人也是很多游戏上瘾不能自拔的。所以,家长一定想办法不让孩子随时拿着手机。能让孩子随随便便摸着手机,基本上就意味着这个孩子的学习无望了!




知行并存我思我进


有家长朋友问:孩子不自律怎么办?

一位从教二十多年的老师是这样说的:

当孩子不自律时,家长首先要想一下自己是否自律?家长朋友们有不少是做管理的,管人是苦海,因为一个公司七个人可能有八个心眼。最高级的管理是自我管理,当你给员工、下属树立了榜样之后,下属自然臣服于你。模仿是人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家长先改变了,孩子自然会改变,不要想着去管孩子,这样会很累,收效甚微。[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中小学辅导名思宋老师


个人认为,孩子是不是自律,家庭环境很重要。

其一、作为父母,我们不能自己以便刷着抖音一边打着麻将,又去要求孩子一个人认真的去学习。

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榜样,一个无声的督促,很多时候行动远胜过说教。

其二、我认为叛逆期的孩子们是很反感父母的说教的,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引导,借助于他们喜欢的人和事来引导他们给他们编织一个梦想,然后订几个小目标让他慢慢实现,再附加一定的激励措施,我想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三、家长一定要多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交流,往往班主任的一句话胜过我们的千言万语,而班主任对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不了解,如果我们作为家长能及时反馈,然后让老师对症下药,相信会事半功倍。

以上建议,希望有效。




行者慢行


一.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容易让孩子安心学习,净化环境很有必要

1.学习期间,暂时替孩子保管手机电脑

我们会发现以前的孩子大多都喜欢到街上去玩游戏,但是现在的孩子更喜欢待在家里。原因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手机,而电脑手机所储存的信息量过大,且信息更新速度特别快,能够满足孩子们一整天的消遣时光,所以孩子对手机电脑的依赖性是很强的。

当孩子准备要学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让他们远离手机和电脑,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还在想着电脑上的某个视频,或者是手机中的某个游戏,那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学习

2.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自律性不够高,自控力不够强的孩子而言,周围的环境对于孩子是否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学习。

二.从孩子内部找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1.孩子不愿意学习,是否是因为基础差,学不会?

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学习越好的孩子,越愿意学习,从而取得的成绩会越来越好,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便他们有心学习,也会学不进去,成绩会越来越差,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同。

2.父母给予适当的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开启暗夜之光


孩子的自律是从小培养的。

大多数的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如果父母只是要孩子学习,自己却在玩手机,看电视,孩子即使表面上在学习,心里却是三心二意,根本是在糊弄,做的题也是一塌糊涂。如果给孩子报一堆补课班,对于不能专心的孩子就是白费钱,如果孩子智力不差,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和他一起学,一起做作业,有时假装慢点,让孩子认为自己能力强,慢慢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只要家长真的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陪伴孩子到小学毕业,或到初中,让孩子形成习惯,一定会收到好的成效!



欣欣然007


我们要知道孩子在家和在学校两个不同的环境下学习的心态是大不一样的。首先,家庭是孩子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下学习,需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应该为孩子学习行为进行引导,比如为孩子准备一个安静的学习室,家长也经量不要看电视和玩手机,妈妈们可以一起在学习室陪同看书,营造学习氛围。其次,我们也需要与孩子进行互动,可以就孩子学习的知识进行相互讨论和提问,当孩子学习时间较长时,还可以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这个游戏也是有选择性的,可以选择训练注意力方面的游戏,也可以选择训练孩子感统平衡的游戏。再次,我们也需要为孩子培养课外兴趣,比如,和孩子一起画画,一起学钢琴等。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木木今朝


我觉得陪伴学习很重要,我发现很多家长都是孩子在写作业,家长在看电视,刷手机。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对学校应试教育的学习没有兴趣的,家长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表率作用,孩子在读书写作业的时候,作为家长也陪伴在旁边,自己看自己的书,但是不要去盯着孩子写作业,这样会让孩子有很大的压力,也会成为一种依赖,有家长盯着的时候写,没有盯着的时候不写。通过陪伴,也让孩子明白,学习是日常的一部分,就算已经到了作为家长的这个年纪,家长也需要学习,让孩子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思想,这样就算孩子一时半会儿成绩不好,也不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孩子没有看到自己在写作业,家长在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也能从心理上给孩子一种平衡。一种孩子认为的公平,小孩子还很不懂事,如果你在玩,他在学习,而学习是一项比较累的事情,他会觉得当大人真好,可以不用学习,而孩子就要每天上课,下课回家还要写作业,心理愈发扭曲,从而产生厌学。

如果家长没有这个条件,那就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将孩子送到补习机构,比如托管什么的,前提是托管班是一个比较优秀,负责任的机构的前提下,也是可以产生比较好的结果的。个人认为第一种为最优,但由于条件受限,大多还是选择第二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