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很多人知道雷峰塔,都是从《白蛇传》开始。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之一。与《梁山伯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一起成为古代爱情观的典范之作。

白蛇传主要讲述的是千年蛇妖白素贞,为报答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演绎的一场爱情故事。最后又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触犯天条,最后被镇压雷峰塔的故事。

白蛇传的故事,系民间传说。最早记载的故事原型为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后经过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加工,成为如今《新白娘子传奇》的故事范本。

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雷峰塔,为谁而建

雷峰塔与“白娘子”,究竟有何关系?要想弄明白,我们必须了解雷峰塔的建筑之谜。

雷峰塔始建于公元975年,前后历时六年,耗费近百万两白银匠心打造而成。雷峰塔内部为砖石结构,外围为木质结构套合而成。建筑风格与形态与现在西湖边上的雷峰塔基本一致。

文献记载,雷峰塔是五代时期吴越王钱弘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起初雷峰塔并不叫雷峰塔,而被唤作“皇妃塔”。后来人们因皇妃塔过于高冷,而雷峰塔正好建在雷锋山之上,于是更名为“雷峰塔”,并一直沿用至今。

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钱弘俶,又是何许人也?

钱弘俶,初名弘俶,小字虎子,后改字文德。是钱镠之孙,钱元瓘第九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江南时,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为官,依然享有吴越国王的待遇。

自唐开始,佛教在中国境内兴盛,尤其是江南之地,佛教尤为鼎盛。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便是唐末时期佛教的兴盛景象。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地处江南,佛教文化更是强盛。末代国王钱弘俶,便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仰者。他自谓:“凡千万机之暇,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

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在他的统治时期,吴越国全民信佛。当时在两浙境内,建有很多寺院、宝塔。比如大家熟知的净慈寺、六和塔、雷峰塔,还有烟霞洞、天龙寺、飞来峰等石窟造像,均出自其手。

钱弘俶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爱铸造阿育王塔。目前出土的钱弘俶造的阿育王塔实物,以铜塔居多、铁塔略少,其中在雷峰塔的地宫中,就曾出土了三件阿育王塔。两件为银制阿育王塔,一件为鎏金银阿育王塔。现鎏金银阿育王塔已成为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可以想象当年钱弘俶沉溺于佛教文化,忽然闻得最宠爱的妃子生下了一个男孩,他是何等喜悦。于是为做纪念,将自己最心爱的阿育王塔成件深埋于雷峰塔的地宫之中。

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雷峰塔,身世之谜

不过在雷峰塔的地宫中,深埋地下的文物藏品绝不至于3件阿育王塔。2001年,在重修雷峰塔,工作人员在清理和发掘雷峰塔地宫时,出土的文物超过了70件,大多为佛教文化系列。其中最名贵的为保存于那个鎏金银阿育王塔里边的“佛螺髻发”的金棺。

考古学家在解读完石碑后发现,金棺里的“佛螺髻发”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头发舍利,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的佛祖头发舍利。可以想象,这颗舍利对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来说,是何等的名贵。

于是得知,钱弘俶修建雷峰塔很有可能,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爱妃得子,更大的原因是为了保存好爷爷花重金购买的佛螺髻发,免遭战火侵袭。后来广为流传的白蛇传的故事,之所以选择了雷峰塔,应该是一半看上了西湖风景,一半得益于蕴含的佛法故事。

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无论如何,雷峰塔历一千多年的风霜雪雨,为我们流传下的这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都是中华文明之大幸。

文献记载,雷峰塔历六年时光建好之后,在不到百年的北宋时期,就曾遭遇了雷击。当时雷击只烧毁了很小一部分外围木质结构。

到了明朝,倭寇入侵,曾闯入杭州城,在烧杀抢掠之余,还放火烧了雷峰塔。大火之后,雷峰塔外围的木质全部烧毁,但却没有倒塌,只剩下了些断壁残垣。

再后来到了清末,民间迷信只要取上一块雷峰塔的砖石,放在家里就可以辟邪,女人喝下砖石磨成的粉末,就可以省下男孩。于是人多人开始抽取雷峰塔的砖石,最后雷峰塔不堪重负,于1924年的一个雷雨交加之夜,轰然倒塌了。鲁迅先生听闻,还曾写过一篇文章。

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雷峰塔,重建天日

雷峰塔倒掉之后,一直处于荒废状态。大量的砖石堆积,封住了原有的地宫口。

只到80年后,杭州市政府开始启动雷峰塔重修工作。在参考研究了雷峰塔建筑结构后,在雷峰塔原址上重修了雷峰塔。至此,屹立在西湖边上的雷峰塔重见天日,又一次以绝美的风景重现最美的“雷峰夕照”盛景。

古今更迭,风月同天。在游历西湖,再见雷峰塔时,心底油然想起了描写雷峰塔的一首词来。这首词出自词人张矩之手,写的非常唯美:

张矩·《雷峰夕照·应天长》

磬园树杪,舟乱柳津,斜阳又满东角。可是暮情堪剪,平分付烟郭。

西凤影,吹易薄。认满眼,脆红先落。算惟有,塔起金轮,千载如昨。

谁信涌金楼,此际凭栏人,共楚天约,淮拟换樽,陪月缯空卷尘。

飞鸿倦低未泊,斗倒指,数来还错,笑声里立尽黄错,刚下帘箔。

雷峰塔,到底建于何时?为谁而建?与“白娘子”,又有什么联系?

目前,雷峰塔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景点之一。如果说西湖是一张锦,那雷峰塔就是锦上添花的花;如果说西湖是一幅画,那雷峰塔就是整张画里的点睛之笔。

目前,在重修的雷峰塔上,每一层都雕刻着雷峰塔的风物人情壁画。有白蛇传里的故事情节,有盛唐时期的油画作品,有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图像等等,不一而足,美轮美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