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岡書院與中國近代史的走向

1840年的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風起雲湧的中國大地上,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投身到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大潮之中。中國革命的近代史也就此開篇。

位於鐵嶺的銀岡書院,是清代著名的五大書院之一,是關東第一書院,在東北教育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乍看之下,“書院”與“革命”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是如果研究一下銀岡書院的歷史和文化就會發現,“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已然成為了老黃曆。周恩來、任輔臣、劉國安、石璞、陳劍飛……,一名又一名銀岡學子投筆從戎,走向了反帝反封建的最前線。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銀岡書院能夠在波詭雲譎、動盪不安的年代裡,培育出這麼多“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勇士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一、鐵嶺屬於遼河流域文化的範疇,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清代,流人文化成為清初封禁時期東北文化的主要內容。遼河文化(包括滿族文化、蒙古族文化)與中原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的結合,形成了極有特色的東北流人文化。以郝浴為代表的流放者以開拓汲取、積極用世的態度,為鐵嶺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銀岡書院就是這厚重的流人文化土壤之下孕育出的豐碩果實。而傲骨嶙峋、無懼風霜、敢於抗爭、胸懷天下,這些流人所共有的優良品質也為銀岡書院打上了天然的印記,作為書院的靈魂、薪火相傳。

二、清末之時,中國面臨著新與舊的交替。在這變革的關鍵時刻,銀岡書院的負責人能夠打破舊有辦學模式,開辦新式小學堂,針對時弊,著意變通,注重女學、增添新學科目,倡導西學,注重時事。這些舉措一時開東北風氣之先,也使得銀岡書院成為維新變法的活動基地之一。

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來到了東北鐵嶺,來到了當時信息交流相對比較流暢的銀岡書院。他們在鐵嶺及其附近地區的活動,使銀岡書院的學生們受到了思想深處的震撼,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和當時同盟會在東北創辦的《長春日報》以及其他進步報刊,陸續從奉天等地流入鐵嶺,成為銀岡書院師生爭相傳閱的刊物,民主革命的思想和各種新思潮在當時的銀岡書院廣為傳播。所有這些,都為銀岡書院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奠定了一個堅實的思想基礎。

綜上所述,莘莘學子在銀岡書院遠承抗爭精神之薪火,近接現代革命思想之薰陶,由此走上了救國之路,成為拯救民族危亡,振興中華的英才志士。

這一批又一批的文華武英,他們以積極入世的精神修齊治平、負荷擔道、心繫家國,以求為國家民族獻智獻力,他們與新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甚至有些傑出的代表在重大的歷史關頭髮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革命近代史的走向。

比如說1928年的“東北改旗易幟”中的劉尚清,比如說“西安事變”中的高崇民。

劉尚清(1868-1946),出生於遼寧鐵嶺縣鎮西堡鄉果子園村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期就讀於鐵嶺銀岡書院小學堂。


銀岡書院與中國近代史的走向


1913年劉尚清任奉天財政司科長,在此期間,劉尚清對平抑奉票,緩和東北金融危機做出了貢獻,深得張作霖的信任。同時也為他宦海平步青雲鋪平了道路。1926年10月3日,張作霖特任劉尚清為奉天省長(至此奉天才有了正式省長)。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車事件發生後,東北各界都議論紛紛,憂慮將有戰事來臨。奉天省長劉尚清對這一突發事件,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小心謹慎機智應付。一面佯稱張作霖受輕傷,嚴密封鎖消息,密不發喪,一面急促張學良返奉。當時劉尚清代表奉天省發表演說,願中日兩國繼續“親善”,“勿因無根之言,致生疑慮”,以此來穩住日本人,勿起歹意。同月,劉尚清致電南京政府,表示願改懸青天白日旗,服從國民政府。在電文中申明大義,避免此時發生國內兄弟之戰,讓日本人得利。

劉尚清等人在千鈞一髮之時,妥善處理了皇姑屯事件並最初提出了東北易幟的思想。1928年6月17日,張學良返抵奉天后,18日,奉天宣佈張作霖死耗。張學良主政東北後,吸納了劉尚清東北易幟的主張,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劉尚清代表東北方面進入南京國民政府任委員。

東北易幟是以張學良為核心的東北地方當局統一於南京國民政府的重大政治事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首先,東北易幟成功地宣告了歷時16年的北洋軍閥統治的徹底結束。

其次,東北易幟挫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肢解東北、圖謀獨佔的陰謀詭計,維護了民族利益和國家領土的完整。增強了抵制日本侵略的力量,延緩了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傀儡政權的計劃。這個意義上說,東北易幟也是對外抗擊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愛國之舉 。

第三,對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東北易幟帶來的東北相對和平的環境,使張學良得以改變張作霖時代的戰爭政策,把內外政策轉到東北新建設上來,東北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東北的民族工業也得到了振興。東北易幟無疑是東北民族工業發展的催化劑。

最後,東北易幟實現國家統一,不僅是全國人民的願望、符合民心,而且也符合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要求,是順應了歷史向前發展的潮流。東北易幟的主要目的正是謀求全國統一,全力對外。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東北易幟是符合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

當時如果在那樣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下,沒有劉尚清把控當時的局面,沒有東北易幟的思想,中國統一也就難成其就,新中國走向也許不是今天的結局。可以說,劉尚清作為東北軍元老,審時度勢,正確把握住了歷史的脈搏,把控住了方向,

客觀上把中國革命近代史引導上了正確的道路。

高崇民(1891-1971),遼寧鐵嶺開原人,曾任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第四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銀岡書院與中國近代史的走向


高崇民的父親高景芳,生於1859年(清咸豐九年),少年時他“以洞為室”,堅持自學,之後進鐵嶺銀岡書院學習,因品學兼優,獲銀岡書院獎學金,清光緒初年,留在鐵嶺銀岡書院教書七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朝敗軍散歸鄉里,攪得鄉里不寧,他痛恨這些散兵的惡劣行徑,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痛心疾首。

高崇民在大寨子隨父讀書,前後近十年。高景芳的反清思想和行動,家國遭受外國侵略者壓迫的經歷,啟發了他的愛國主義思想。高景芳在銀岡書院讀革命書籍接觸的先進文化思想經常帶到家裡向子女講述,直接影響了高崇民,他學著父親的樣子做事。後來高崇民秘密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參加推翻清皇朝等活動,就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高崇民自傳》回憶說,先父常向他和學生們灌輸愛國反帝思想,講述中法、中日戰爭中帝國主義侵華罪行,激發了他和同學的愛國反帝熱情。

1936年爆發的西安事變,是中華民族抵禦外強團結抗戰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如果說西安事變是一盤大棋,那麼曾任張學良將軍秘書的高崇民先生,無疑就是這盤大棋中一枚不可或缺的棋子。敢於抗爭,胸懷天下的銀岡百年薪火再次在高崇民身上得到了展現和傳承。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來到西安,分別召見東北軍師長以上軍官談話,要求他們服從命令“剿共”。12月7日張學良向蔣介石最後一次哭諫,請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蔣介石勃然大怒說,你拿槍打死我,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變。你不願意幹,我就把你調出陝西。

高崇民是張學良的秘書,西安事變前,高崇民與中共地下黨人孫達生聯手做通了楊虎城將軍的工作,消除了東北軍與西北軍之間的過往誤會,1936年4月張、楊兩位將軍在高崇民的撮合下密會於洛陽,確定不打內戰共同抗日,與共產黨紅軍三方面合作的“三位一體”的方針,並於中共中央周恩來等人保持密切聯繫。

12月9日,西安學生遊行請願要求停止內戰,蔣介石竟下令對愛國學生開槍,張學良看清了蔣介石的不可理喻,遂偕同楊虎城將軍,到高崇民處緊急商談對策。在高崇民的大力支持和引領下,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勢一步一步逼的張學良沒了退路,只有採取兵諫這一非常手段。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了。

中共中央研究室科研部,副主任李蓉說:高崇民是一個非常有影響的人物,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期間,他作為東北抗日的一個重要的著名人士,為爭取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高崇民當時也是受到了周恩來等共產黨人的影響,加入了西安事變當中去,他通過擔任張學良的秘書,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職務,和張學良密切接觸,助推了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的決心。蔣介石說,高崇民就是西安事變的魔爪。周恩來說,高崇民就是東北人民的榜樣。

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成了中國共產黨扭轉當時局面的轉折點,再一次引導中國近代革命走向了正確的方向。如果沒有高崇民促成西安事變,新中國的道路會更加曲折。

除了劉尚清、高崇民,一代偉人周恩來也是銀岡書院的學生。鐵嶺是一代偉人周恩來走向世界的第一站,是周恩來革命思想的啟蒙地,鐵嶺是周恩來少年立志城市。

1910年一代偉人周恩來(1898.3.5.-1976.1.8.)在鐵嶺求學,萌發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思想。他在鐵嶺銀岡書院第一次進正規學校學習,第一次讀愛國革命書籍,第一次唱革命愛國歌曲。從封建私塾到學校教育,鐵嶺積極進步的新式學校教育開闊了少年周恩來的視野,引發了他的愛國志向。尤其是在鐵嶺銀岡書院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這對周恩來共產主義革命思想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在鐵嶺半年時間的學習,周恩來萌發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為其後來投身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東北求學經歷為少年周恩來開啟了新的世界觀。少年周恩來在鐵嶺讀書,凝聚了鐵嶺銀岡書院的文化積澱,凝聚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忘初心最初始的精神追求。

而周恩來波瀾壯闊的一生,對中國革命近代史走向的影響,自是不必多說了。

今天的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革命近代史沉重曲折,有眾多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犧牲自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刻。他們有太多的經歷也有太多的感人故事,但不可否認的是,鐵嶺銀岡書院所培養的優秀進步愛國人士,優秀學子所做出的貢獻也值得我們銘記。他們的愛國思想,民族精神,中華情懷影響了新中國走向。

銀岡書院始終挺立於時代潮頭,以他厚重的文化底蘊,不斷向華夏大地輸送著時代英才,桃李芬芳。在滾滾歷史長河中,書院與其學子“敢為天下先”,“一心為天下蒼生造福”。在一次又一次的緊要關口影響著歷史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