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坏习惯的孩子怎么纠正他的习惯?

浅浅妈妈育儿经


在孩子的童年,他们的习惯并没有被定义为好习惯和坏习惯。孩子们刚刚长大,养成习惯主要是由父母引导的。模仿是幼儿最大的特点。对父母来说,养成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看到你孩子的一个习惯不令人满意,父母需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他们应该怎么做,并尽力影响他们的孩子。

养成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改正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指望立即改掉坏习惯是不现实的。在了解了这一事实之后,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每发现孩子有习惯的坏行为,都要立即纠正,但切记不要批评孩子本人,只是控制那个行为。

2、每每孩子控制了自己的行为,都要立即赞赏奖励,注意既要夸赞孩子,又要明确奖励的缘由。

3、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需要,用更好的方式满足它,要知道每个行为背后都隐藏着真实的需要,而它往往都是合理的。

4、每当孩子自己难以控制的时候,都应该施以援手,要理解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想改正,而是难以控制行为的惯性。

5、假如家长自己或者孩子偶尔没能控制好,被坏习惯钻了空子,尽管忽略它,千万别纠结于个别的“放纵”。


与玩,只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亲子咨询!


与玩亲子


孩子的很多坏习惯都是阶段性的,可能在她三岁的时候你发现了她的某个不好的习惯,到了四岁以后这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作为家长,你必须要认真分辩孩子的这个习惯真的是坏习惯,还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成长特性。

比如撒谎,3,4岁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分不清现实和想象。比如我女儿有段时间会从幼儿园拿玩具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发卡回家。当时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她们老师跟我讨论了一下,都认为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分不清东西是不是自己的原因。所以我们都没有因为这件事情给我女儿贴标签,只是告诉她幼儿园的东西必须放在幼儿园,不能拿回家里,别人的东西也不能拿回来。后来孩子就再也没有犯过类似错误了。她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犯过错误。

所以不要着急给孩子的坏习惯贴标签,真的发现坏习惯也不要着急,更不要总是训斥孩子,寻找一些针对改正这些习惯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千万不要说反话,讽刺孩子,否则不但会让孩子自卑,还可能加深孩子的坏习惯。


TT三宝麻麻


小孩子有什么坏习惯呢?

我小时候偷我爸两块多钱,当了一天的小皇帝,好好的挨了一顿打屁股。下次再也不敢偷东西了。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谁敢打屁屁呢哈。

反正现在的孩子不会做饭,不自己洗衣服,不爱做家务的太多了。没办法,独生子女嘛哈。

能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是家长的功劳。我没做好,希望有能做好的家长。


郝明41


首先,什么叫带坏的孩子?是谁带坏的?怎么带坏的?要搞清楚源头在哪里,就算是进了劳教所的孩子也有第二次机会,怎么不能纠正习惯呢?

其次,三字经里面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我们的老祖宗明确的说了,人生来来都是善良的,都是因为后天的影响才成长为后面的样子,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跟孩子做好榜样呢?我们常说言传身教、身体喂养、精神喂养,经研究调查显示在孩子的教育总占比中,社会教育占15%,家庭教育51%,学校教育35%,我们发现家庭教育的占比是非常高的比例,如何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有良好的精神喂养呢?

再次,幼儿养性、启蒙养正、少年养志,一个孩子将来能有多大的成就,18岁之前有没有立志,无非就是在上面三个阶段的基础养成。

每年青少年吸毒的人数再以20%速度递增,所以在孩子幼儿时期做好启蒙教育至关重要,有不良习惯时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改进教育观念,勤跟孩子沟通,与孩子做朋友还不是建立对立面,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知道他想要什么。放下手机,拉起孩子的手,正视错误、接纳错误、改进错误。


鹏城阳光保安


首先,要看准孩子的错误点,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没有长大,就添了小孩子,管理孩子方面,没有经验,所以,怎样来判定孩子的错误,还需要认真斟酌,不能凭着自己的一时的错觉就去给孩子定错,更不能无意的扼杀孩子在成长中必有的童真,同时也不能惯着孩子,由着孩子的性子,所以,凡是都要仔细斟酌,更要掌握一个(度)。孩子的行为确保定性就是错啦,不要姑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做到奖罚分明,奖罚有度,量事而为,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愤怒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是最最不可取的,争取让孩子在被纠错的同时有所收获,这样慢慢的孩子会对你特别敬服,尤其是孩子第一次犯错,不要以为是故意,充其量也算是孩子不懂事,如果说是孩子故意的,那么孩子感觉很委屈,所以你无论怎么对他处置,他都不会服你……先说到这里,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点关注!


Taipingshengshi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坏习惯也是一点点改正过来的,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父母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统一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出一些“纪律”和“规则”。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是要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21天要更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等,父母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毅力,不要向孩子妥协。


jingjing2013


宝宝从六个月的时候开始,就有自己的习惯和脾气了,宝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发现这些缺点及时改正,而且宝宝都是通过爸爸妈妈还有身边的人来进行模仿的,如果家人有什么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及时改正。

在教育宝宝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和宝宝一起完成,只有鼓励和宝宝一起完成好习惯,宝宝才会有动力做好这件事情,比如说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让宝宝知道,有妈妈陪着他一起成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宝妈在教育宝宝一定要用对方法,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严厉,让宝宝知道这件事真的是不能这样做,妈妈不能纵容和哄的方式,这样只会让宝宝变本加厉,比如说宝宝想要买玩具就大哭大闹,宝妈可以把他抱进卧室陪他闹,这期间不要说任何话,等他闹够了再给他讲道理。


倾心挚爱


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而且现在孩子会通过看电视、看电脑、跟家长去游乐场所玩学到很多。其中,也不乏一些坏习惯,对于,宝宝的这些坏习惯,家长一旦发现,应及时帮助孩子纠正。
步骤/方法
  1.   1、教育孩子摆脱坏习惯要适时,孩子的多数坏习惯都是无意识行为。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发现孩子坏习惯后立即进行纠正。
  2. 2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孩子难以改正的坏习惯,不妨在平时生活中树立以和榜样,例如,找一位年龄相近的小朋友来住一些日子,天长日久,好的习惯形成与自然,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
  3. 3
      3、最好不要拿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重要是孩子过去的表现和现在的行为。对孩子偶尔的退步不要表现出失望,要相信孩子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4. 4
      4、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所以,纠正的要求不能太高,需要切合实际有耐心,不必操之过急。

劲派爱旅行


1.通过故事、儿歌、童话等文艺作品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孩子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爸爸妈妈一味要求他改正不良习惯而不讲清为什么要改正,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使不良习惯得到强化。因此,成人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针对性地讲一些故事、童话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比如,孩子喜欢挖鼻孔,成人可以讲“猎八戒的鼻孔是怎样来的”,让孩子通过这个夸张的故事,明白挖鼻孔所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他改正的愿望。

2.成人要做孩子的表率。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形成的,如往阳台下扔东西,起床后不叠被,饭前不洗手等。当成人要求孩子改正时,孩子往往以成人也是这样为理由。这时,成人应该检点、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及时改正,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孩子在无声的教育中改正不良习惯。

3.适当增加刺激,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不良习惯往往是无意识的行为,所以爸爸妈妈常发现孩子“屡教不改”。这时,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好问、好动的特点,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出现孩子吮手指时,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引导孩子观察某一种物体,或参加某一游戏活动,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不良习惯。

4.及时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爸爸妈妈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过程中,要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使孩子在愉快的心境中增强改正不良习惯的信心。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改掉不良习惯。

当然,必要的时候,如果孩子知错再犯,成人可以适当采用“惩罚”的手段,如用严厉的眼神,或拒绝孩子的要求,或采用冷淡他的方法,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知道如何去改正。

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及家庭各成员的配合,孩子的良好习惯才能形成。





四亿盎司


纠正一个孩子的习惯,要从家长和家庭成员做起。因为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叶,父母家长是根。

需要反思一下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是否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帮孩子纠正。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比较信服大人,但是习惯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在一两天,一两个星期就能纠正,所以需要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