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養——40、50、60後的“再生搖籃”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

70年、100年,這是兩個讓人激情、讓人緬懷、讓人深思的數字。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依靠人民歷經28年的艱苦卓越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成立了新中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千瘡百孔,百廢待興,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經受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考驗,先後經歷了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恢復高考、改革開放、香港迴歸、澳門迴歸等重大歷史社會事件。在這些社會發展進程中,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在老一輩革命家的率領下,我們度過一個個艱難困苦的難關,迎來了新中國的美好今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奠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實基礎。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如今大多革命先驅已離我們而去,40、50、60後40、50、60後在經歷了槍林彈雨、忍受飢餓、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下海經商、進城務工等艱難困苦,用自己的生命、頑強毅力把一個落後的新中國變成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的現代化國家之後,也到了耄耋、古稀、花甲、天命之年,逐漸夕陽西下,帶著疲憊的肌體,進入修身養性、回憶往事、培養後人的頤養天年階段

作為40、50、60後如何頤養天年,並能做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煥發青春,發揮餘熱,為社會、為後人做出新的貢獻?同時讓路於70、80、90、00後,減少他們照顧自己的壓力,能把更多精力投身於工作中,這是7億40、50、60後及黨政府決策機構和社會有志之士都應深度思考的話題?

筆者建議,40、50、60後要走出城市、走出家裡,到廣袤的大森林裡,用森林的寂靜喚醒童年、少年、青年的回憶,用森林的天然寶藏恢復強壯自己的肌體,用森林的文化激起內心的熱情,用森林的山珍彌補以往的虧欠,重回重回韶華人生。

森林是大自然和人類的守護神,森林裡富含有益人體健康的空氣負離子和芬多精,負氧離子具有鎮靜、鎮痛、鎮咳、止癢、利尿、增食慾、降血壓之效,“芬多精”具有顯著的抗菌效果, 能淨化空氣、降低汙染, 使呼吸順暢, 精神旺盛, 達到清醒效果。芬多精由人體呼吸循環進入體內,間接助力於人身的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幫助對抗文明病之困擾, 以達到身心均衡之調整。

德國的森林醫院,年森林遊憩者近10億人次;日本每年進行“森林浴”達幾億人次;美國每年參加森林遊憩的人數高達20億人次,森林旅遊消費高達3000億美元,美國人均收入的12.5%都花在森林旅遊上。

森林康養——40、50、60後的“再生搖籃”

本文由“森林康養”發佈,2020年3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