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孩子上了幼兒園,不少媽媽陷入了糾結:我們到底要不要讓他們學認字?現在在育兒領域裡,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孩子有自己的識字敏感期,過早地學習認字,會破壞他們的想象力。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識字敏感期”存在嗎?

有兒童教育專家稱,兒童大約從5歲開始進入識字敏感期,對文字、拼音的認識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讓孩子大量識字是最有效的。

但是專家又提醒家長:別讓孩子在不適合的年齡識字,因為5歲以前的孩子還不能將腦海裡的事物和文字聯繫到一起,會破壞孩子天然的想象力。

所以在我看來,識字敏感期確實是存在的,這符合大腦發育的規律,此時的孩子完成了“自我意識”的建立,開始能夠區分腦海中的形象和周圍事物的區別,因此可以認識符號,就是我們的文字。

比如,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發現,自己看的繪本與爸爸看的書長得不一樣,自己的繪本里的小狗和路邊的小狗很像,但爸爸唸的書上內容卻沒法和現實對應起來。他們自己會找到文字與周圍事物的區別。

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想象力會被破壞嗎?

小寶2歲的時候發現字母卡上的“U”哈哈大笑,因為他覺得長得很像自己用的口水巾,希臘字母“Ω”則像小時候用的安撫奶嘴。小傢伙這種自發的想象力,在識字之前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似乎也印證了這個說法:過早識字,是強行訓練孩子將符合理解到既定的意思上來,是破壞孩子想象力的行為。

但是,每個孩子發展的進程不一樣,特點也不一樣,不能用“5歲才是識字敏感期”來一味限制。

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區分孩子的特點

5歲之前到底要不要學習認字?其實關鍵一點在於,自己的孩子是適合“識字”,還是適合發散思維、培養想象力。

無論是積累豐富的基礎知識還是培養想象力都有益處存在,但是並不能說哪一種更重要。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特長,會根據自己的特長來找到適應這個社會生存的方式。因此,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發展進程,以及特長愛好來培養。

有的孩子很早就能將文字符號與生活中的事物聯繫到一起,2歲時候就知道符號的意義。《了不起的挑戰》裡,小神童王恆屹在3歲的時候就可以認識3000個漢字,5歲時候能完成30句飛花令的挑戰。王恆屹的外公在採訪中表示: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把一堆識字卡扔到孩子面前,他一個星期全記會了。如果一味限制這樣的孩子不在5歲前識字,恐怕就“矯枉過正”了。

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有的孩子在5歲前確實沒有將思維固定到文字符號上,想象力特別豐富,比如看到“日”字他覺得是個床頭櫃,“甲”是一把小扇子。那麼,這樣的孩子就不需要強行訓練他們識字,否則確實會抑制他們思維發散以及想象力的培養。

到底要不要在5歲以前教孩子認字,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聽風就是雨,把孩子當做一個試驗品,一下按照這個標準去教,一下按照那個標準去培養。找到自己孩子發展的特點,做一個細心、耐心的家長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如果你打算讓你的孩子識字,我推薦這套《當不了第一名也沒關係》的繪本,非常適合5歲左右的的孩子,這時候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讓孩子去嘗試一下挑戰,直面挫折和壓力。

這套書裡的故事講述了孩子們初次碰到的各種情況,孩子們不敢面對的困難,這些問題讓沒經歷過挑戰的他們不知所措。

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孩子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做不到,我不想做了。可是當他們鼓起勇氣面對困難,解決了問題後,會笑著說:"哇!原來我也可以!"

這套書不僅是孩子識字的啟蒙,更是讓孩子變成樂觀自信小勇士的一套書。

孩子識字過早會破壞想象力?和年齡無關,有1點家長要儘早明白

全篇所有內容均為清晰大字,拼音注音,即使沒有家長幫助,孩子慢慢的也可以自主閱讀。

一套共六冊,既是一套漢字啟蒙書,同時也是一套培養孩子逆商的書,價格只要78,也就媽媽的兩片面膜錢,就能讓孩子在學漢字的道路上變得越來越順利,還能愛上學漢字的這個過程,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