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我一直认为电影

​《小兵张嘎》

是由崔嵬导演

最高水平的一部电影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而这款电影海报也是我最喜爱的

电影海报之一

我收藏了三张,很开心。

影片改编徐光耀的小说

《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徐光耀老师)

小说讲述了

白洋淀的孩子张嘎子(是不是真名不知道)

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

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

八路战士的故事

二十年前 我曾经采访过老英雄

赵波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电影拍摄以前徐光耀和崔嵬

几次到他家听他讲当年打鬼子的故事

后来徐光耀老师说:嘎子并不是确定了哪个人

而是一个群体

徐光耀将改好的剧本交给了崔嵬

欧阳红缨在崔嵬处找到剧本后

两人都想执导影片

最后两个导演决定合作拍摄该片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崔嵬老师和演员们)

在设备条件相对简陋的时代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

拍摄了许多经典的镜头

使得影片增加了一些紧张感

让今天动不动就摇来摇去的画面汗颜

我把几个长镜头剪辑到一起

大家欣赏一下



电影导演对影片里所有的角色认真刻画

使得每个人物都很有特点

个性鲜明 令人难忘

善良勇敢的英子 憨厚可爱的胖墩

机智勇敢的罗金宝、快板书大刘、区队长、老钟叔还有龟田、胖翻译……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嘎子的表演可圈可点

把孩子的顽皮、小聪明、可爱又可气的样子

恰到好处的呈现给了观众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小英雄

他也有堵人家烟囱、咬人家肩膀的事情

最后成为抗日小八路

让我们相信一个孩子的成长

真实可信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和嘎子的年龄差不多

记住了:别看今天闹得欢 就怕将来拉清单

那个时候

我们也大多居住在平房

也恶作剧的去堵别人家的烟囱

我们以为嘎就是好的意思

后来被学校老师教育以后才明白

嘎劲应该用在学习上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崔嵬老师)

他导演的《小兵张嘎》深受观众的喜爱,其实在1959年,他就执导电影《青春之歌》与陈怀皑联合执导戏曲电影《杨门女将》

主演了电影《红旗谱》《宋景师》

他又执导了京剧《平原作战》《红鱼》《风雨里程》等影片

1979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电影工作照)

影片的影调在明快之中带有刚健之气

给人一种鲜明、坚实、浑厚、纯朴的感觉

电影对光的处理总是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切光影的安排首先是以人物为主

影片的构图精致、简炼

尽量防止和隐蔽一些繁琐的线条

力求人物和主要线条的突出

小兵张嘎在白洋淀

后来有公司拍摄了电视剧版

我觉得除了热闹 给人留下了乱七八糟的感觉

还有公司

把这部黑白片电影

重新上色改成了彩色片

我觉得很别扭

黑白片的质感是彩色片永远无法比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