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你說這世間什麼最難熬?


徒⼿摘星,愛⽽不得!

1

IP劇《三⽣三世枕上書》剛剛落下劇幕,在所有的劇情中,最讓人虐心的莫過於阿蘭若夢境:

沉曄和阿蘭若之間的故事。相信這段感情,也是最讓⼤家惋惜痛⼼⽽⼜意難平的。

"迷霧重重的夢境中,穿⾏了誰的影⼦,


湮滅了誰的相思,⼜掩埋了誰的前世今生?"

作者唐七公⼦的這句話,簡直就是他們這段虐⼼之戀的精準描述。

⼀個是東華帝君的影⼦,⼀個是鳳九的影⼦,終其⼀⽣都是為了別⼈⽽活,明明相愛,卻因種種誤會,導致⼀個哀默⼼死,⼀個愛⽽不得,到最後兩⼈⼀別⽣死兩茫茫。

《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他們⾃⼩就相識,在孤苦中給予彼此溫暖,這本該是浪漫愛情的開始,本該是相知相愛的度過⼀⽣。

卻因為某種錯過,種種誤會,讓一切都脫離了事情發展的軌道。兩個相愛的⼈,相對⽆⾔,恨不得,怨不得,愛不得。他們彼此間愛的驕傲,愛的深沉,卻也愛的隱忍⽽⼜⼩⼼翼翼。這樣的愛,註定不會有美好的結局。

當阿蘭若開啟鳳鳴陣,身死魂消在思⾏河畔之後,沉曄才徹底明白,這一次他是永遠失去了她,她離開的那麼徹底決絕,連一絲念想都不留給他。

這時他才發現⾃⼰⼀直以來錯的徹底,她已經不在了,這滔天的權利對於⾃⼰⼜有何⽤呢?他做這麼多不就為了能把她留在⾃⼰身邊,可惜一切都晚了。

《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錢鍾書在《圍城》⾥說過:

"愛多半是不成功的,


要麼苦於眷屬的厭倦,


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在生活中,順⻛順⽔的感情,最是難得。⼈都說:緣分最是可遇不可求,要遇到⼀份剛剛好的愛情,並不容易。我們多半會遇到的都是想不能、愛不得、退不捨的感情,⽽往往這種感情最是傷⼈。

那麼究竟"愛而不得"是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愛⽽不得,⼤概就像是你戀上⼀種酒,明明知道喝下去,味道很苦澀,卻⼜忍不住想要喝;⼜或者是你⼝渴的快要死了,明明知道眼前給你的是毒⽔,卻也是⽢之如飴的喝下去,那種滋味⼜苦⼜澀⼜疼。

可是能怎麼辦呢?那個⼈對於你來說是⼼⾥的⽩⽉光和⼼⼝的硃砂痣,放⼿不捨得,堅持⼜太疼痛。

所以⼈都常說,這世上最難的事就是:徒⼿摘星,愛⽽不得。

《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2

相信每個⼈⼼⾥都會有這麼⼀個⼈,他對於你來說只能⽌於唇⻮,掩於歲⽉,但是他的⽣活和你再沒有任何關係。

愛⽽不得,就像⼀種執念,你無法控制⾃⼰對他的難以忘懷,卻也控制⾃⼰對他不再期待。但是想念,就像是⻛溼⻣痛,晴天的時候安然⽆恙,⼀到陰天,卻⼜痛⼊⻣髓,輾轉難眠。

愛⽽不得,就是你拿著僅有的⼀把鑰匙,想要打開他⼼上的那把鎖,可是⽆論你怎麼努⼒轉動,那把鎖卻絲毫不動。你終於明白,每把鎖僅有⼀把鑰匙相配,⽽你的鑰匙,不是他想要的。

電影《推拿》⾥的有這麼⼀段話:

迎⾯⾛來⼀輛⻋,撞上了叫⻋禍。


迎⾯⾛來⼀個⼈,撞上了叫愛情。

可惜在現實生活中,⻋與⻋總是相撞,⼈與⼈卻總是相讓。太多太多的巧合,也有太多太多不巧。巧的是,你喜歡他;不巧的是,他不喜歡你。

你和他終究是奈何"情深緣淺",情深是你,緣淺是你和他。你為了他翻越⼭丘,卻發現⼭頂根本⽆⼈等候。

《⼩王⼦》⾥,有這麼一段話:

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


使得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你對⼀個⼈愛⽽不得,思⽽不⻅,痛⽽不捨,對他有那麼深的感情,是因為你在他那朵玫瑰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使得他那朵玫瑰成為你⼼⽬中最特別的⼀朵。簡⽽話之,就是你在他身上投資過多,傾注太多,所以那個⼈對你⽽⾔才會顯得如此重要,讓你如此難以割捨。

《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3


有⼈說:愛⽽不得,是因為"情深不壽"。

也有人說:愛情就是你的荷爾蒙發作而已。看到那個⼈的時候,你的情緒產生波動如臉紅,開⼼等,這時荷爾蒙就會分泌作⽤的你身上。你的情緒變化的越快,種類越多,程度也會越深。

其實不然。

要弄清"愛⽽不得"出現的原因之前,我們需要明⽩"愛情"的本質是什麼。

這世上沒有⽆緣⽆故的感情。美國⼼理學教授羅蘭.⽶勒在《親密關係》⼀書⾥提到:吸引是建立關係的第⼀步,我們被⼀個⼈吸引是因為他能給我們提供"回報"或"好處"。

你對⼀個⼈會產生關注,肯定是被對⽅身上的某種特質吸引,這種特質可能是樣貌、品⾏、名聲、地位甚至是財富。

《純真年代》⾥有句臺詞:"我愛你就是因為你的美好德⾏。"

所以⼈們常說: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品,就是吸引的最佳詮釋。

也就是說當你渴望的東西,對⽅可以供給,那麼你就很容易愛上這個⼈。如果你們的供需關係,正好合適,你身上也具備對⽅所需要的特質,那麼兩人就很容易建⽴關係,進而成為戀⼈。

所以愛情的本質其實就是供需關係。

如果只是你單⽅⾯的需求,⽽對⽅對你沒有任何需求,那麼你就會單相思,陷⼊愛⽽不得的境遇。

所以愛⽽不得產生的原因就是單⽅⾯的需求,也就是"單相思";⼜或者是兩⼈供需關係破裂,也就是所謂的"不愛了"。

三⽑曾說過:

我們過分的看重,他⼈在⾃⼰⽣命⾥的參與。


於是,孤獨不再美好,


失去了他⼈,我們惶恐不安。


《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4


在現實生活中,愛而不得的情形,通常有三種:

1.你愛對⽅,對⽅不知。這就是所謂的暗戀,你單⽅⾯喜歡⼀個⼈時,對⽅在你的⼼中地位就會變⾼。你越在乎他,你就越是膽怯,惶恐不安;你害怕失去的痛苦,導致你遲遲不敢踏出⼀步⾏動。暗戀的時候,對⽅就好像⼀個潘多拉盒⼦,你不敢打開,怕傷了⾃⼰,於是你⽤理智壓制你的意志,對他求⽽不得。

2.你愛對⽅,⽽對⽅不愛你。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單相思,前⾯說了,愛情的本質就是供需關係。你對對⽅有需求,你可能是喜歡他的顏值或者品⾏,但是你所提供的東西不是對⽅所需要的,他⽆法回應你的付出。所以你單⽅⾯的付出,就會讓你們的關係處於失衡的狀態,會讓你備感痛苦。

3.你們本來相愛,但是對⽅不愛了。

這就是供需關係的破裂。克⾥斯多福.孟對於戀⼈的關係提出⼀個"鐘擺效應"。在兩⼈相處過程中,如果你付出⽐對⽅多,那在這段關係中,你就是犧牲者,對方就是操縱者。

⽽根據"鐘擺效應"你們之間會有兩種情形:

⼀.你⽐對⽅付出的多,時間⼀⻓,就會計較⾃⼰的"沉沒成本",會向對⽅討要同等的"回報";如果對方不願意或者付出不對等,雙方就容易產生矛盾,讓彼此關係掉入冰點,供需關係就容易破裂。


⼆.⼈⼀旦產⽣愛意,就會產⽣階級,你害怕⾃⼰付出的不夠多,不能夠讓對⽅更愛你。於是你加倍的付出,完全以對⽅為中⼼,沒有了⾃我。


當你付出越來越多的時候,時間⼀⻓,他會覺得理所當然。你就失去了對對⽅的吸引⼒,他開始忽視你的付出,同時對感情的需求量會變⾼。當他發現你已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時,他就容易轉向別人來滿足他的需求,也就是"替代選項",那麼對方就很容易離開你。


《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上⾯三種情形都會讓你陷於"愛⽽不得"的痛苦中。前⾯兩種情形是你們的故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你連傷⼼的資格都不曾有。只能在漫⻓的痛苦和無奈中,⾃⼰和⾃⼰和解。

後者的情形是你想要他明目張膽的偏愛,他卻只留給你難以忘懷的痛苦和無奈。

蘇陌葉曾經問過阿蘭若:"若有⼀天你因沉曄⽽憤恨,會是為了什麼?"


阿蘭若說:"那⼀定是因得到過。"

就如她以為沉曄曾經愛她,後來⼜不愛了,轉⽽愛上別⼈。


5


柴靜說:"愛情是⼀個靈魂對另⼀靈魂的態度。"

在現實⽣活,我們如何建⽴⼀個⻓期穩定的關係,不讓⾃⼰陷於愛⽽不得的境地呢?

羅蘭.⽶勒在《親密關係》書⾥提出影響⼀段關係是否⻓久的因素有三個:

⼀."社會交換理論",⽤最⼩的"付出",去換取更⼤的"回報"。

這樣兩個人都能從這段關係中,獲得足夠的"利潤"去維持關係。

⼆.你們在這段關係收穫的結果超出預期值,讓你們容易感到幸福,關係也會趨於穩定。

三.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選項。

鑑於這三個因素,我們要維持⻓久的穩定關係,可以遵循以下四點:

1.保持⾃⼰的優秀特質越來越多。

這需要你時時注重提升⾃我,保持⾃⼰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因為你的優秀特質是吸引對⽅留下的價值,他對你感到滿意,你滿⾜了他的需求量。這樣他就不會去留意其他的替代選項,你們的關係會趨於穩定。

2.引導彼此互相投資。

在⼀段關係中,最忌單⽅⾯投資過多,會讓供需不平衡,關係容易破裂。就如《⼩王⼦》⾥說的那樣,你對那朵玫瑰花費越多的時間和⼼⾎,你就會越在乎那朵玫瑰。所以你們要引導對⽅在⾃⼰身上投資,不管時間也好,⼼⾎也好,這樣會讓對⽅覺得你重要,覺得你獨特。

3.打造你們的共同⽬標。

你們要確定彼此努⼒的⽅向,達成⼀致的⽬標。譬如說存錢買房,為你們的以後做好打算。為了達到⽬標,⽽讓你們成為更優秀的⾃⼰,共同努⼒,⼀起奮⽃,會讓彼此更有歸屬感。

4.給彼此製造⼀點危機感。

要保持⾃⼰的獨⽴性,堅守⾃⼰的原則,不做對⽅的附屬品。不要讓對⽅覺得你⾮他不可,要讓他知道,除了他,你還是有很多選擇的。

《三⽣三世枕上書》虐⼼之戀|面對感情困局,我們如何自我和解?

寫在最後:

劉同說:"愛的最⾼境界,不是索取,⽽是靜默的等待。"

我們也許曾經在那些卑微矯情的⽇⼦,積灰髮黴,寫盡千帆;也在那些愛⽽不得的傷痛⾥,苦苦徘徊,不能⾃⼰。

但是我們⽆需著急去索取愛,要學會慢慢等待,在等待中慢慢提升⾃⼰。等到後來,我們已經學會如何去愛,也會釋然那些在⽣命中沒有得到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