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的事蹟:另一種戰術——攻心戰

1935年11月,蔣介石想趁紅軍立腳未穩時打擊紅軍,便命令東北軍齊頭並進,圍攻紅軍。紅軍在直羅鎮與敵人展開搏鬥。戰鬥中,約有1個團的敵人衝到了紅一軍團的指揮部前。當時警衛連已調去保衛毛澤東等,只有1個警衛排在指揮部。左權和聶榮臻臨危不亂一邊命令該排堅守,一邊將偵察連、工兵連調上來,並命令軍團直屬隊所有人員拿起武器參加戰鬥。在突然的反擊面前,敵人被嚇得一個個轉頭就跑。這場戰鬥,殲滅敵人的一個團,俘虜了300多人,繳槍300多支,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如此慘敗,是東北軍從未經歷過的。這支裝備精良,軍備得力的隊伍,是張學良領導的一支強勁之師,在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時,投入蔣介石名下。蔣介石卻將他們從關外調入西北,堅持先“安內”,企圖通過“剿共”來削弱雙方的實力。而且平時扣發軍餉,戰時不予補充,部隊一被殲滅,便藉口取消番號。幾年“剿共”下來,東北軍從25萬人減到15萬人,元氣大傷。因此東北軍對蔣介石怨聲載道,早就心存不滿了。

左權的事蹟:另一種戰術——攻心戰

直羅鎮戰役示意圖

對於這支特殊的隊伍,左權決定採用另一種戰術——攻心戰。他動員戰士們向他們發射“政治炮彈”,從而達到統一抗戰的目的。

於是,牆壁、門板、樹幹,各個角落都貼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反對蔣介石打內戰”、“槍口一致對外”的標語口號。兩軍交戰時,紅軍並不開槍,而是向對方不停地喊口號:“東北聯軍們,和紅軍聯合抗日吧”。“把子彈省下來去打日本,去救我們的父母妻子”。這句句話說到了東北軍將士們的心坎裡,他們親身經歷了國破家亡的命運,目睹了他們的妻兒在日本的鐵蹄下哭泣,他們的故鄉飽受日本的蹂躪。他們怎能不想回家鄉呢?

左權的事蹟:另一種戰術——攻心戰

張學良與蔣介石的合影

而且,紅軍對東北軍採取了極為友好的態度。紅軍不僅優待東北軍的俘虜,而且在左權的指導下,前沿部隊常給東北軍送糧食;發動蘇區百姓送柴草和高原上貴如金的飲水。東北軍士兵們受到兩種不同的待遇,已是心知肚明。他們越來越強烈地要求:停止內戰,打回東北去。

1936年2月,左權隨紅一軍團參加了東征。5月,由於中央決定派林彪去紅軍大學,左權被任命為代理紅一軍團團長。他和聶榮臻一起,又領導紅一軍團參加西征,屢戰屢勝。尤其是11月,面對蔣介石心腹胡宗南部隊的進攻,紅一軍團採用了紅軍最擅長的夜襲戰術。一晝夜激戰後,在山城堡將敵人的七十八師的一個多旅殲滅。殲敵15000多人。山城堡之戰,是中國蘇維埃運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仗,他不僅極大地打擊了胡宗南的囂張氣焰,而且穩定了東北局勢,使一直在徘徊猶豫的張學良、楊虎城進一步看到紅軍的威力,認識到一致抗日才能挽救中國。也就在這年12月,張楊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國共慢慢走上第二次合作的道路。

左權的事蹟:另一種戰術——攻心戰

山城堡戰役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