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星期六晚的德甲出現離奇的一幕,拜仁慕尼黑客場6:0大勝霍芬海姆,但拜仁球迷在比賽期間不斷滋擾比賽,又舉起侮辱對手老闆霍普的標語,拜仁球員想要平息球員的情緒,但球迷沒有收斂,令裁判被迫多次中止比賽。比賽恢復後,拜仁和霍芬海姆的球員踢起了默契波,互相傳球十多分鐘直至結束,表示對球迷行為的羞恥和對霍普的聲援。昨日柏林聯合對沃爾夫斯堡的聯賽同樣出現針對霍普的標語,再次打斷比賽,接二連三被其他球隊的球迷辱罵,霍普究竟和他們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什麼是50+1?

要知道為什麼霍普犯了眾怒,首先要知道什麼叫50+1條例。在德國的足球歷史和文化中,球迷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1998年之前,所有德國的球隊都是會員制,作為非牟利營運,不容許私人擁有。在1998年10月,德國足協容許球隊改制成公眾或私人公司,但球隊必須擁有超過50%的投票權,以維持球隊的歷史和傳承,確保球迷代表在改建主場、改換隊徽和主場球衣配色,以及替換球隊高層等重大決策時,可以保留否決權。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50%以上的投票權自此成為德國足球的特色,所有德甲和德乙的球隊都必須遵循50+1條例,才能拿到球隊牌照。不過德國足協卻容許條例有例外的情況,假如某人或某公司連續為球隊注資二十年,就不會受到50+1條例的限制,可以擁有球隊的控股權。這個例外情況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勒沃庫森和沃爾夫斯堡,第三就是霍普入主的霍芬海姆。

勒沃庫森和沃爾夫斯堡為何不被球迷指罵?

與霍芬海姆不同的是,勒沃庫森和沃爾夫斯堡本來就是一支企業球隊,因此他們不受50+1條例限制,這是理所當然,而又沒有爭議的。勒沃庫森在1903年成立的時候,就是由拜耳集團的員工組成,類似是現代工會的球隊,後來一直髮展到如今的地位,到今天隊徽上仍有拜耳集團的字樣。至於沃爾夫斯堡在1945年成立的時候,同樣是由大眾汽車所創立,最開始的球員都是大眾汽車的員工。而球隊主場所在地狼堡,也因為興建大眾汽車工廠才慢慢發展成一個城市。兩支球隊的歷史悠久,在德甲成立前已由企業全資擁有,加上球隊自主營運,而非靠母公司注資,自然可以獲得50+1條例豁免而不受質疑。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至於RB萊比錫引起的爭議,就和二十年注資無關,因為球隊在2009年才成立,獲得紅牛集團注資。事實上RB萊比錫並沒有違反50+1條例,因為紅牛公司擁有球隊99%的股權,球隊大部分的投票權由球隊的會員持有,但是RB萊比錫在成立之初只有9位會員,而且全部都是紅牛公司的高層,50+1如同虛設。到近年來他們擴大會員制度,開放普通球迷入會,但普通球迷並沒有投票權,因此RB萊比錫的投票權實際上全由紅牛公司持有,令RB萊比錫成為其他德國球迷最討厭的球隊。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霍普被針對的原因!

說回霍芬海姆,他們的掘起全靠霍普的財力支持,霍芬海姆早在1899年成立,成立多年一直在業餘聯賽打滾,稱不上一支有規模的球隊。直至1956年,曾經在霍芬海姆受訓,後來轉戰商界的大富豪霍普衣錦還鄉,以旗下公司SAP贊助這支第八級聯賽的球隊,到2000年再以私人名義入股,多年來為霍芬海姆注資無數,令這支業餘球隊在2008年首次升上德甲。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雖然霍普在2000年才入股霍芬海姆,20年期限應該在今年才結束,不過他在2015年向德甲賽會和德國足協證明,自己已連續注資球隊20年,最終也獲得批准破例,不受50+1條例所限,成為德甲唯一一位球隊老闆(沃爾夫斯堡和勒沃庫森是公司持有),也令霍芬海姆成為50+1條例成立後第一支不受限的球隊。或許是適逢今年是霍普入主二十週年,令事件再次發酵,抗議也比以往升級,因此造成今日的局面。

事實上,霍普之所以犯眾怒,是因為他無窮的資金打破霍芬海姆的運作和發展,令這支業餘球隊迅速躥升,代表德甲出戰歐冠,超乎現實。對拜仁和其他傳統德國球迷而言,這是極不公平而不健康的球隊管理,也打破了德國足球發展的自然規律,挑戰在他們心目中“足球”兩字的底線。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傳統德國的球隊都是以會員制運行,這一直是歷史的一部分,因此制定50+1條例保護球迷的權益。就像多特蒙德、科隆、沙爾克04和不萊梅等傳統球隊,他們全部由數萬名會員所持有,最多會員的拜仁更有近三十萬位會員,和紅牛和霍芬海姆的擁有權處於對立面。另一方面,在德甲球迷眼中,不少球隊都有很深的歷史底蘊,深信球隊的發展必先經過歲月的洗禮,強調足球是傳統的運動,不在乎金錢和成績,即使丙級比賽或許也有過萬名球迷進場,自然非常不滿霍芬海姆和萊比錫紅牛兩隊,用短短十多年興建一支毫無歷史的球隊,衝擊德國球迷一直守護的價值觀。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不過,大家又不能否認霍普對霍芬海姆的熱情和貢獻。和萊比錫紅牛不同,紅牛集團的作風只是將生意擴充到足球領域,令紅牛品牌更受歡迎,完全是出於商業角度考慮。但對霍普而言,霍芬海姆是他童年效力的球隊,充滿回憶和感情,他多年來為球隊投資近3.5億歐元,包括興建訓練基地,投資青訓,以及斥資1億歐元在人口只有3千多人的小村莊,興建一座容納3萬多人的球場。而球隊在他的帶領下,由第八級聯賽升到德甲,出戰歐冠,吸納德國各地的球迷,到現在平均上座率不下於2萬人,種種功績都不求回報。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50+1是好是壞?

50+1條例的出發點,是維持球隊的歷史和傳承,確保球迷代表有決策權。前幾年在英超,卡迪夫城老闆陳志遠就將球隊歷史悠久的藍鳥隊徽改為紅龍,連球隊主場球衣配色都改為紅色,隨即被球迷抗議,炮轟老闆出賣球隊靈魂,而德甲的50+1條例就避免了這個情況的發生,讓球迷有投票權反對。

這個原意是好的,但是現代的商業化足球,德甲球隊需要龐大的資金保持競爭力和其他歐洲強隊較量,試問又有多少投資者可以像霍普一樣,用無限的付出換取有限的權力,不求回報,不求球隊的控制權,而全心投資在球隊上呢?因此也有聲音認為50+1條例過時,在2009年,36支德甲和德乙球隊中,有32支球隊支持繼續執行條例,那麼十年過後,條例仍會得到廣大支持嗎?

淺談:拜仁球迷為何抗議霍普?50+1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總結!

事件究竟誰是誰非,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拜仁慕尼黑球迷抗議的背後,是霍芬海姆不受50+1的條例所限。外人永遠難以理解德國球迷的想法。霍普的入主,是對德國傳統球迷的思想和核心價值的衝擊,迫使球迷發起抗議,又是誰的錯?事件之後只會發酵更加嚴重,抗議更加激進,再多的懲罰、禁賽令,甚至扣減球隊分數又能否化解這個深層次矛盾呢?大家也許心中有數,當然你可以說德國人固執倔強,但正是因為這股倔強,成就了德國人心中的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