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回乡创业走上致富路

内容摘要:在义龙新区鲁屯镇七一村,一座养殖基地掩映在弯曲的柏油马路边,谭平的土鸡养殖基地就坐落在这里。

步入养殖场,满是体格健壮、羽毛艳丽的土鸡,它们有的在悠闲啄食野草,有的在打闹嬉戏,给寂静的山野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

今年38岁的谭平家住七一村马鞍山五组,和当地的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也曾外出打工,虽然月收入有3000元,但除去房租、水电、伙食等费用,任凭他再怎么节约,也所剩无几,于是他和妻子商量要寻找一条长远的致富路。

回乡之前,谭平挖过土石方,打过石砂,虽说效益还可以,但风险大,收入不稳定。而且他逐渐认识到在外奔波不是长久之事,心里总憋着一股劲,就想自己创业。

说干就干。去年10月,谭平回家经多方了解考察后,看到农村土鸡销路好,而且养殖风险比较小、收益大,加之村里现存房屋多,稍加改造就可利用。谭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里人,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帮助他解决了资金难题。

“我在外务工11年,一直想返乡创业,现在在自家地里,终于建成了这个养鸡场。”谭平不断学习养殖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使用自配料,降低了养殖成本,通过几个月的摸索,他掌握了养殖技能,第一批鸡零散出栏,收入6000多元,并注册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继续扩大规模,既养土鸡,又养牛,把产业做大做强。种出来的优质牧草又投到养鸡、养牛的事业上,做大产业链。

目前,基地土鸡存栏1100只,发展优质牧草种植500亩,计划养牛200头。谭平和记者高兴地盘算起来:“我已经卖了200只土鸡,收入1万元,等到这批可以出栏的话,收入大概在10万元左右,致富不再是梦。”

“谭平是一个很有想法的‘80后’回乡创业者,现在农村大部分是空巢老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很少有年轻人能在村里待得住。他有创业热情,村里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目的就是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该村村支书陈井书说。

“我计划5到10年,凭自己的努力做大做强养殖业,争取做到对省外供应,让利润最大化。”谭平如是说。

如今,敢闯敢干的谭平产业发展越来越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全家靠养鸡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