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小编从不同角度分析,网友还是认同的

《1917》凭借“一镜到底”这个不甚新奇的拍摄技巧,先后在“英国电影学院奖”评比与“金球奖”评比上大放异彩,获奖甚丰!其后来到“奥斯卡”虽然稍有不振,但该拿的奖(最佳摄影)却终究没有旁落

1917年的春天,彼时距离“一战”的结束还有着两年不到的时间,当然电影里的主角是不知道这个时间节点的,所以他们感受不到希望,继而疲惫和一种没有未来的颓废感,出现在了众多英国士兵脸上,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1917》的故事很简单,两位送信的士兵,必须要穿越友军区域、敌军区域达到指定位置,给指定的人物送一封信,这封信是一封停战指令,关乎着1600人的生命。

用两个人的生命去换1600个人的生命,值得么?

从数学角度和统治者的角度,这无疑是合算的,但账决不能这么算,因为它的结果还有着另外一种更大的可能性,那便是:1600+2,即任务失败,送信的人死了,另一边没有收到信的1600人,继续发动战争,然后也死了!

《1917》的设定正是基于这种结果出发,即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句话在电影里出现三次,分别出自队友、友军和一个女人口中),为何它无法被完成?

因为一路上穿越的战壕、敌军区域和种种已经存在的场景风险,以及能不能找到收信人、赶在开战之前送到的未知风险……

种种这些风险,在电影开篇的对话中便已经告知观众,但如何展现?这便是一种取舍。

古有《拯救大兵瑞恩》的描人心,今有《血战钢锯岭》的竖丰碑,是选择通过展示战场的庞大、惨烈还是描写战士的惧怕、无畏?本质上都可,也并无高低之分。

而《1917》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一种不符合常规的一镜到底,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切场景基本都是两位主角目力所及的场景,此时我们便感受不到战场的庞大和残酷,同样没有对比、切换和一些局部表情的重描,我们也感受不到主角的内心变化和挣扎。

即不庞大、又不细微,《1917》选择的路从一开始便不符合常规。

但《1917》却赢在了真实,这种真实不仅是场面真实,更在视听真实。

场面真实在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后,多数电影都可以轻易的做到,焦土、铁网、战壕、死尸这些都是用心、用钱就可以完成的产物,《1917》虽然采用了一镜到底,注定不会也无法去展现更多的场景,但整个剧组并没有因此而选择了降低整体的道具和布置质量。

在电影中突然的寂静、战壕的倒塌,飞机的坠落、子弹的呼啸这些声音和画面的接受和处理,是取决于主角能不能听到和看到,即此时的观众等同于主角,已经置身在战场之上,虽然只是方寸之地,但这就是你的视角,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你无法看到的也绝对不会出现给你看。

但终究《1917》在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这两项较为重要的“斗争”中输了,原因是《1917》的故事单薄,缺乏悬念、鲜有起伏、节奏缓慢……这些缺点是这部电影从开拍时就注定无法调和的缺点,所以这种“输”更像一种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如此的悲壮之输,无需喟叹,只需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