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企業文化,你更喜歡哪家的?

未來的全球移動互聯網世界將三分天下,字節跳動(今日頭條)必有其一。中國移動互聯網世界的格局也將會更改寫。如今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獨大,但是伴隨著字節跳動系的崛起,中國移動互聯世界的三國演義時代正式開啟。字節跳動旗下擁有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擁有超級流量的APP。

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企業文化,你更喜歡哪家的?

字節跳動旗下產品

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要有適合自己的企業文化,俗話說:“一年企業靠產品,十年企業靠品牌,百年企業靠文化。”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團隊,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文化。文化是潛移默化在組織內部誕生出來的,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對於中國這三家互聯網行業的標杆企業,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文化是什麼樣?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是武俠文化

因為馬雲是超級金庸的武俠小說迷,所以阿里巴巴的文化帶有濃郁的武俠情結。阿里巴巴的員工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與武俠相關的花名,馬雲的花名就叫風清揚,內部員工開會不是光明頂,就是桃花島,如今就連阿里巴巴的最高研發機構也被取名達摩院。阿里巴巴活脫脫就是一個武俠世界。就連阿里巴巴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取自武俠小說,2001年阿里巴巴內部研討出阿里的9條核心價值觀,被稱為獨孤九劍,2004年化繁為簡變為6條,這就是一直沿用十多年的“六脈神劍”,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20週年公佈了其最新的核心價值觀:新六脈神劍。

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企業文化,你更喜歡哪家的?

阿里巴巴新六脈神劍

2019年9月10日晚,阿里巴巴在二十週年大會上宣佈全面升級使命、願景、價值觀。這是一種以文化、制度、人才為驅動力的企業傳承的開始。阿里“新六脈神劍”價值觀由六句阿里土話組成,每一句話背後都有一個阿里發展歷史上的小故事,表達了阿里人與世界相處的態度——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因為信任,所以簡單;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時此刻,非我莫屬;認真生活,快樂工作。這六句樸素的土話將成為阿里巴巴繼續踐行使命、實現願景的出發點和原動力。


騰訊用動物來代表核心價值觀

騰訊一直被外界稱呼為鵝廠,因為騰訊的形象就是一隻企鵝。所以騰訊的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也用小動物代表,騰訊的四大核心價值觀從2011年開始確定為正直,進取,合作,創新。當時騰訊內部為了更好的對內傳播企業文化,如果只是單純跟別人說騰訊是正直的,很枯燥,所以就擬定了幾個小動物形象,根據他們的特點來代表騰訊的價值觀,比如長頸鹿脖子長,就代表正直。而且,騰訊把文化做成全民參與的活動,讓大家來海選代表文化價值觀的動物。最後確定了代表騰訊核心價值觀的四大神獸,長頸鹿代表正直,海燕代表進取,犀牛鳥代表合作,鸚鵡螺代表創新。

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企業文化,你更喜歡哪家的?

騰訊內部四大神獸

2019年11月騰訊21週年,騰訊文化又做了升級,”合作”升級為“協作”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就是要“開放協同,持續進化”。對內要大家放大格局、打開邊界,以開源的心態與各組織協同,用符合互聯網思維的方法和工具進行協作;對外要廣泛協同夥伴和生態力量,共創更大價值。我們希望,這種導向可以牽引個人成長,促進組織進化。

“創新”升級為“創造”則指向更高的要求,意味著“超越創新,探索未來”。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突破現有思維,保持對前沿和未來領域的關注和投入,以更有分量、更具結果的導向去創造更大價值。我們不會忽視技術和產品的微創新,但我們有了更高的目標:面向未來、探索未來,通過創造力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

之後把這些動物形象印在文化衫上,做了很多的周邊,如筆記本和公仔。當然,印在文化衫上,要考慮員工的接受度,要有品味和設計感,這樣員工才愛穿。公仔在騰訊很吃香,所以就抓住這點,員工購買、收集周邊,也相當於文化傳播。

今日頭條的“字節範”文化

字節範”被認為是字節跳動員工的工作方式和行為共識。最早由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張一鳴,提出於公司成立六週年年會上,共包括五條內容,分別是追求極致、務實敢為、開放謙遜、坦誠清晰、始終創業。

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企業文化,你更喜歡哪家的?

今日頭條核心價值觀

2020年3月12日是今日頭條8週年,核心價值觀再次更新,加入第六條核心原則“多元兼容”,因為字節跳動全球產品和業務的高速成長,要求團隊和人才建設更加豐富、包容,“隨著字節跳動的快速發展,產品和平臺覆蓋的國家、地區和文化不斷增多。用戶群體展現出豐富多元的特徵——比如不同性別、年齡、族裔、語言、文化背景等方方面面。同時,產品的一大核心和重點,就是建立豐富包容的社區文化,為多元不同而喝彩”。


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企業文化,你更喜歡哪家的?

阿里巴巴,騰訊,今日頭條企業文化,你更喜歡哪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