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南墙,世界大洗牌的起点

近期三大热点,每一个都令人刻骨铭心,新冠肺炎,油价暴跌,美股熔断。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热点事件,实际上都是有规律可循。

当美国以美元作为手段,推荐全球化战略的时候,所面临的特里芬两难就一直是个紧箍咒,何时爆发,何时撞墙都是美股和世界所警惕的焦点。我们深知当美元作为全球化货币的时候,美股自然而然的享受了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同时也承担起全世界的责任和义务。

从上世界60年代开始,特里芬两难看就指出美元作为全球货币,所面临的贸易顺差和逆差之间的平衡,是不可调和的,事实上贸易顺差和逆差并不是特里芬两难的焦点,深入了去看隐藏在贸易顺差和逆差背后的,实际上是美元再平衡的难题。

美元要在世界贸易结算中成为通用货币,美股就必须大量发行货币,满足世界经济日益增长的对美元的需求。要满足这一需求,在美国的GDP总量和增速跟不上美元需求的背景下,美股只能采取高负债发行货币的手段,增加美元供应,然而,这就意味着美元发行越多负债越高美元贬值率越高,时间长了世界将会对美元的信用产生怀疑,从而导致最终可能会抛弃美元。

假如美国采取收紧美元的政策,减少美元的供应,提高美元的信用价值,但是又会造成不能满足世界贸易结算的需求,从而会被其他货币所替代,导致美元最终会被世界所抛弃。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特里芬两难实际上就是美国全球化战略的终点,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一道墙,什么时候撞到这堵墙什么时候结束美国全球化战略。因此,从60十年代的金本位和废弃金本位开始,美国一直小心翼翼的延缓撞墙的速度,力图寻求越过这堵墙的方法。

黄金本位被废弃之后,美国曾经寻求过石油作为推手加速美元全球化的步伐,而后来的扶持日元成为全球替代货币的策略,实际上是让日本作为替补,帮助美元满足世界经济总量增长之后货币需求,为美国经济增长赢得时间和空间,也为美元赢得了国际空间。当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和老二的时候,就选择抛弃老二,再次推动美元世界占有率。

之后的欧元横空出世,和当年广场协议之后的日元具有相同的背景,同样也是缓解世界经济第二次腾飞所带来的货币需求,欧元作为替补为美元赢得时间和空间,欧元的强势需求对美元形成的竞争的时候,希腊债务危机爆发,让欧元区经济陷入困境,老二被再次抛弃。

人民币的崛起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和日元、欧元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不巧的时候人民币的强势,并没有像日元、欧元那样被轻易抛弃,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看似为了贸易顺差逆差之争,实际上背后所包含的内涵再次聚焦在全球化战略之争。

特朗普上台之后,所采取的收缩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摆脱特里芬两难的妙药,然而由于美国国内和国际的复杂环境,导致特朗普的执政策略仅限于一种尝试,而很难深入推进,中美贸易争端实际上也是美国政府,变相缓解政府财政危机的一种手段,谁都知道强行加征关税最终需要本国企业和人民埋单。

但是这种缓解财政危机的手段并不能持续进行,市场毕竟有自己的承受极限,不可能无限制的接受高关税的惩罚而继续生机勃勃。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美联储无论是收紧还是宽松,都会加速美元撞墙的风险。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可是弥漫全球的背景下,美联储大幅度降息没能挽救股市,反而加速并扩大了美股的下跌幅度,市场下跌所阐述的内在含义,无非是对美股长达12年的牛市风险的担忧,以及对美元信用下降的恐慌而已。因此,联储降息幅度越大这种恐慌程度越大。

石油价格暴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美国、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和俄罗斯之间的市场之争,从市场的需求和结构看,三家的争斗唯一的买主是就是中国。从石油市场占有率来看,美国占有18%,沙特占有16%,俄罗斯市场占有率15%,经过这次石油价格暴跌,这个格局可能会被打破。

而这次新冠肺炎实际上就是那个引起海啸的蝴蝶的翅膀,至于为何巧不巧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出现,只能说是一种巧合,或者按照阴谋论的说法是玩火自焚,这些都不是目前讨论的重点,重点的特里芬两难的那堵墙实实在在已经展现世界面前,而以美元为火车头的这辆国际列车正快速向那堵墙撞去。

因此,这将是一场世纪灾难的开始,也是世纪机遇的再现,世界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重新论资排辈的新的景象,谁会从这次危机中胜出,就看大家跌倒之后谁先站起来。

从本次疫情应对的结果和过程来看,能够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胜出的是制度之争,也是制度优势和制度劣势之间的角逐,不能说新冠肺炎就是竞争的预演,最起码也是一次大考,考验的是综合应变能力和实力。

所以可以这样讲,这是一个危机的开始,也是一个机遇的新生,这一批人崛起的黄金坑,这也是一批人的坟墓,谁会成为2020的幸运儿,谁又是2020的倒霉蛋,关键的关键就是选择,因此,我想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一切来说,机遇要远远大于风险,就看谁有魄力和智慧抓住这难得一遇的机会胜出。

我想说,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机会,看你能否抓住!这是考验一个人智慧最佳的时机,岂能不摩拳擦掌迎接之?


知能AI小慕于2020年3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