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糧食是從哪裡來的?怎麼養起龐大的軍隊的?

因為簡單所以快樂65498098


再兵荒馬亂,糧食也得從地裡種出來!還有人設想理想的狀態,是動用儲備糧,這話當然也對,但是打仗真不能指望儲備糧,原因很簡單,糧食儲存也是要成本的,而糧食儲備大多數情況下成本比種地都高,而且最麻煩的事情在於一個國家儲備糧食成本最低的就是在人口稠密,交通發達的地區儲備,而一旦發生戰爭,看看德國入侵蘇聯,日本入侵中國,失陷都是哪些地區?



就算有儲備糧,都是幫誰儲備的?單以我國的情況論,日軍入侵方向正是我國糧食最富裕的華東地區,以及北方糧食重真華北平原!當時國內糧食儲備不能跟今天比,即便如此上海大戰三個多月,理論上上海蘇南地區儲備糧也有時間朝後方運送,而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當時的情況是運力不夠,需要後送緊急程度比糧食高的物資人員多了去了,換到今天,同樣有麻煩,我們假設長三角地區物資人員都要朝武漢輸送,運力倒是不缺,道路缺啊!包括長江水道、鐵路公路,各大空港,能想象堵成啥樣嗎?這種時候,上海存著幾百萬噸糧食,大家覺得是原地燒掉的可能性大,還是運到武漢的可能性大?

這裡說的還光是這時從上海、蘇南、浙北地區運糧成本的選擇,而這個儲備糧原本收購後,向該地區糧庫輸送和存儲的費用併為考慮。歷史上日本入侵後,我國從北到南,當時主要產糧大區全部丟失,湖廣地區也只剩湖北還掌握著一部分,就這還要節餘點糧食出來朝後方送,唯一穩定的,就剩個成都平原,借先秦祖宗餘蔭開發出來的天府之國,在作為大後方厚,結束軍閥混戰,為前方輸送百分之二十的兵員,百分之五十的錢糧!(說到這,作為外省的,必需對四川致敬,抗日中每五個烈士裡,就有一個四川人,被俘人數則是各省地方軍隊最少的,不及中國軍隊總被俘人數百分之一,川軍自己陣亡比例高達三分之一,出川六名中將,犧牲四位,第一批出川的四百多團級軍官全部陣亡!經常一場會戰下來,參戰川軍從將軍到小兵全部陣亡,不投降!不撤退!當的起我輩傳揚川不負國盛名!)這說明兩件事,一個是有穩定的後方,理順生產關係,即使在沒有化肥的年代裡,土地產出也是相當驚人的,另一個是天塌下來也不能放鬆就地生產,外地徵集調集糧食,都是救急不救窮的事,有時候連急都救不了,人不倒鋤不停,戰亂中,堅持種田的未必都活了下來,但活下來的,肯定是堅持種田的!
儲備糧在正常社會經濟當中,並非特別為戰爭準備,主要是起到調節糧價峰谷,穩定種糧積極性,對戰爭及各類災害,所起的應急作用,並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巨大,因為正常社會體系當中,市場本身流通渠道里就有針對相應市場的儲備,居民家中也會有日常短期儲備,一但戰爭空氣緊張,這種民間儲備也會相應增加,所以從古到今,再怎麼戰亂,糧食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都集中在糧食的流通上,這一點我們用當時中國舉例說服力不夠的話,那麼用日本來說,日本在中國戰場長時間佔據戰略優勢,幾大主要產糧區都在佔領之下,更有在當時開發的頗為成功的東北偽滿洲國,歷來是我國稻米大產區的兩江全佔,兩湖佔了大半,我們靠個四川,還自己解決大部分糧食問題,他把更好的地方佔了,卻搞出來個“就地徵糧”一下子搞的連自己騙自己的合法性都丟了,難道是真的缺糧?東北不缺,華北不缺,華中也不缺,但是要調動到部隊手裡,就要擠佔別的軍事資源,起碼在當時大本營參謀本部看來,不如喊部隊自己就地徵糧合算……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戰爭年代,軍隊吃的糧食,馬吃的草料,也都是種出來的!


大家看電視經常有大兵到各村催糧的場景,這就是軍隊直接向老百姓徵集糧餉。也有軍隊要求商戶出一筆錢,他們養兵用。《茶館》裡這個事陳寶國就遇到了,不敢不給啊!比較正規的是政府徵稅,發給軍隊軍餉,軍隊拿錢買糧。


軍隊大兵要多吃一口糧食,老百姓就得少吃一口,這個規律永遠不變。因此,大兵拿著刀槍劍戟步槍手槍來催糧,老百姓想活命就必須交,否則小命立馬玩完。


一些軍隊在戰備時期也會自己開墾種植,更好解決糧餉問題,比如諸葛亮出祁山,之前就要開荒種糧。八路軍時期的王震359旅,南泥灣開荒種糧,減輕邊區群眾負擔,傳為佳話。


紅軍時期,有打土豪籌款子的政策,並把它規定為紅軍的三大任務之一,在全軍推廣實行。對大土豪和地主的財產全部沒收,對中等地主實行派款、罰款,對小地主和富農籌款、捐款,總之是區別對待。

現在和平時期,軍費來源穩定,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官兵們再也不用為吃糧食發愁了,自助餐隨便吃,新兵家長請放心。


吾評武願


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河南大敗,37天失城38座,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副司令長官湯恩伯雙雙被撤職查辦,蔣介石第一心腹陳誠臨時出任司令長官,並在西安舉行中原戰事檢討會議。陳誠經過調查驚訝的發現,戰區各倉庫平時把作戰用的軍糧以高利貸的形式發放給民眾坐吃利息,盜賣軍糧更是司空見慣,洛陽城內出售的糧食有一半是軍官倒騰來的,與之對照的是,河南百姓已經餓的賣兒賣女了,坊間盛傳“寧願敵軍燒殺,不願國軍駐紮”。



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和之後的糧食緊張是怎麼造成的呢?重要原因就是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四省邊區總司令湯恩伯盲目擴軍和“與民爭糧”,湯司令把自己的基本部隊從一個第31集團軍擴充成為四個集團軍約40萬人馬,而再加上第一戰區其它派系的部隊,以及第八戰區(胡宗南的部隊)和第五戰區在河南境內的駐軍,這一數字達到100萬之眾,尚不計侵佔河南部分地區的日本侵略軍。

糧食是戰爭時期的重要戰略物資,戰時一般由國家統一控制和調撥,吃不飽飯的軍隊是沒有辦法作戰的,而軍隊又是完全脫產的龐大耗糧群體,因此在抗戰時期只有三種辦法可以解決軍糧問題,一是在駐紮區域就地徵收,二是通過糧食高產區的交易和流通,三是從國外進口或得到援助。



本地自產和徵收軍糧

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的重要糧食產區迅速淪陷,供給出現嚴重失衡,糧食已經非常緊缺,部隊的口糧標準一再下調,從抗戰前的每天三頓飯改為二頓,還未必每頓吃的飽。抗戰相持階段的主戰場就是河南和湖南,湖南是魚米之鄉,所以薛嶽第九戰區的幾十萬大軍尚可維持,甚至還可以結餘一部分轉運西南大後方,所以湖南的堅守意義非常重大。

1943年日寇第11軍發動常德攻略戰,其重要目的就是摧毀這個糧秣重鎮,破壞重慶政府的抗戰後勤。而河南卻只能依靠風調雨順,一旦出現“水旱煌”災,糧食產量就會銳減。比如1942年河南大旱波及全省82%的耕地,超過1200萬人需要救濟,糧食產量比戰前平均水平下降了40%,儘管重慶政府決定當年河南軍糧配額從420萬石減為250萬石(一石約120斤),這仍然大大超出了河南民眾的承受能力。

結果蔣鼎文和湯恩伯等人最終徵收了285萬石約3億4千萬斤,如此的橫徵暴斂終於讓危機在1943年春天終於爆發,河南糧價飛漲,耗盡冬季存糧的災民開始大批逃荒或死亡。



糧食貿易和區域流通

侵華日軍自然清楚糧食的重要性,所以對河南地區進行了嚴密的物資貿易封鎖,此時中條山防區已經全部淪陷,黃河以北都是敵佔區,黃河自然成為了一道天然的封鎖線;而豫南自信陽到武漢地區被華中日軍第11軍所佔,豫東地區也被日軍華北方面軍所控制,河南等於三面被封鎖,糧食等重要物資根本無法運進來。狠毒的日軍同時嚴禁災民流向日佔區,百姓唯一有活路的只有經豫西前往陝西,這就是大批災民西逃的原因。

河南大災爆發的時期,日軍佔據了河南三分之一的領土,即河南全省111個縣中的43個;國民黨部隊則控制著其餘68個縣,軍隊駐紮範圍位於黃河以南,賈魯河以西和淮河以北;另外還有豫北和豫東地區的新四軍抗日敵後根據地,如此混亂的戰場局面不僅使得糧食大幅減產,糧食流通也至為困難,



國外採購和國際援助

抗戰期間這個渠道獲得的糧食數量非常有限,一方面是國民政府有限的外匯儲備要用來購買更迫切需要的武器裝備,一方面是海外物資進入中國的通道被鬼子基本封閉,從1939年蘇聯和日本簽定《日蘇中立條約》開始,北方已無外援通道,而華東、華南沿海全部被日軍封鎖,甚至是大西南通過越南的出海口也被切斷,唯一的輸血管僅剩滇緬公路,其有限的運輸能力只能保證優先保證進口軍用物資,到1942年夏季中國遠征軍滇緬失敗以後,這條通道也不復存在。

而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在日軍的嚴密封鎖和“三光政策”下更為困難,1940年以後各部糧食普遍不足,不得不以黑豆、麥麩等充飢,129師甚至發佈命令:部隊不得扒榆樹皮吃,以免“與群眾爭食”,可見情況之嚴重。但是八路軍在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等政策,同時各部隊能夠開展大生產自救,比如359旅的南泥灣,這是國民黨部隊所做不到的。



總體而言,抗日戰爭畢竟是民族戰爭,中國軍民還能夠同仇敵愾共渡難關,重慶政府實施“糧餉劃分、主食公給”的軍糧供給政策,並對軍糧供給機構、辦法、渠道、標準進行了一些列調整,同時盡最大努力挖掘大後方各省的農業生產能力,在抗戰中後期有了較顯著的增長,稻、麥、棉等主要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上升,總產量雖有起伏,大體上呈較明顯的成長趨勢。

以1939年國統區的主要農產品產量與抗戰前的1936年相比,水稻產量增長了54%,棉花產量增長了77%,麥產量增加幅度竟達11倍,基本還能夠滿足軍隊糧食需求,但是非戰鬥人員和百姓的日子要苦得多了。



解放戰爭則是另外一回事了。看過《北平無戰事》的都應該記得,北平200萬市民和幾十萬軍隊,竟然全部要依靠美援糧食度日,陳明仁堅守四平成功,卻因為用大豆包壘工事落下個“糟蹋美援物資”的罪名而被撤職。

而淮海戰役解放區民眾支前糧食卻達2億2千萬斤,鮮明的對比證實:國民黨之敗,首先是經濟上的失敗,尤其是糧食這一戰略物資的供給崩潰。


度度狼gg


軍隊是把尖刀,有糧吃自然刀刃向外,所向無敵,可一旦沒糧吃,保不齊就會刀刃向內,傷及自身了。

尤其是在兵荒馬亂的亂世時期,各個勢力征戰不已,能不能保障糧草後勤的供應就成為重中之重了。



軍隊征戰獲得糧草的主要辦法有:

第一,向老百姓徵糧。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合理的辦法,所以內政相對穩定,經濟相對強大且擁有更多人口的國家更容易從百姓處徵得更多的糧草,供給規模更大的軍隊,支撐更長時間的戰爭。比如三國時,儘管蜀漢屢次北伐,但佔上風的仍舊是人口多、經濟強的曹魏。

第二,縱兵搶糧。如果國家無法供應更多的軍需和糧草,但又必須應對戰爭或堅持進行對外擴張,那又該怎麼辦呢?面對一群沒糧食吃的虎狼之師,為了避免他們出現刀刃向內,臨陣倒戈的情形,國家就只能睜一眼閉一眼,在一定程度上默許他們搶奪敵人的糧食,甚至搶奪自己百姓的糧食,以滿足他們的私慾。當然這時候軍隊搶的可就不光是糧食了,還有大量的財富收入囊中。比如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清政府無力提供更多軍需,就只能默許湘軍通過戰爭大撈油水。



第三,屯田。有些軍隊需要長期駐守在某個地區,但由於補給線過長或是政府經濟有限,無力提供給軍隊更多的糧草供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屯田,即授權給軍隊將令,令軍隊在當地圈出軍田,從事農業生產,生產所得即可供給軍隊的口糧,維持長期的開銷。這樣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三國時蜀漢的姜維就曾屯田避禍,抗日時期王震率359旅開墾南泥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打破日軍對八路軍和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封鎖,等等。



第四,以戰養戰。即通過不斷的戰爭獲得供給以維持後續的戰爭。這種情形在中原王朝比較罕見,而在北方遊牧民族發動的戰爭中比較常見。他們以遊牧為生,往往不以佔領太多的土地為目的,而是通過戰爭搶掠糧食和財富,最大限度地榨取該地的經濟潛力,然後繼續揮師搶掠。


達摩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豫湘桂會戰之前,先搞清楚基本概念再說。

豫湘桂會戰中,沒有河南大敗,只有豫中會戰的大敗。

而豫西戰役則不能說是大敗,尤其是最後的靈寶戰役還阻擋了日軍的推進,打破了日軍攻打潼關的機關。

至於豫中會戰也談不上大敗,因為國軍傷亡不過2萬人而已。

豫中會戰中,日軍的戰略目的是偽裝打通平漢線鐵路,實則將湯恩伯的主力尤其是13軍引誘到豫中平原地帶,將其合圍殲滅。

在戰役開始,湯恩伯認為豫中都是平原,他只有14萬部隊,而日軍可能又十多萬(12萬人),還要大量重武器(691輛坦克裝甲車),不應該在豫中決戰。

但當時軍委會認為不能隨意放棄豫中,必須儘量戰鬥,消耗日軍實力。

結果,此次日軍以泰山壓頂的勢頭,以重兵猛擊豫中。

國軍誓死抵抗,出現了包括許昌會戰在內一個師幾乎拼光的戰役。無奈敵我力量懸殊,導致連續的失敗。

然而,湯恩伯很快發現了日軍的意圖,搶在日軍包圍圈形成之前,率領主力果斷突圍,跳出包圍圈,退到豫西伏牛山區,保住了本錢。

稍後的桂柳會戰中,13軍也參與其中。

這種作戰在今天看到,沒看到有什麼錯誤,反而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誰通過日寇在平原決戰,才屬於頭腦有病。

當年八路軍最鞏固的冀中根據地,擁有10萬人槍。然而日寇拼湊了2萬多日軍,一個51大掃蕩就把冀中根據地全部摧毀佔領。

現在日軍總數超過10萬,湯恩伯正規軍12萬,你怎麼阻擋,就靠嘴炮去擋?

抗戰是持久戰,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暫時撤退。

難道有的人撤退就是轉移到外線作戰,湯恩伯撤退就是37天失城38座的大潰敗。

至於河南的軍糧問題,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是因為1942年前後幾年的自然災荒。

這導致河南全境以及周邊出現糧食減產甚至絕收,當時不僅僅是國軍控制區出現饑荒,日佔區和八路軍控制區也是一樣。

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八路軍之晉冀魯豫根據地但是也有嚴重饑荒,據宋任窮披露,“冀南區餓死的、病死的共有幾十萬人”

軍事第一,必須優先保證軍人的糧食供應。

如李宗仁都曾經在第五戰區派軍隊去鎮壓村民,因為他們拒絕交出餘糧。

第一戰區多次撥出軍糧救災,亦免除在河南本地徵發“柴草麩料”(惟李宗仁所主持的第五戰區,雖經河南省府一再懇告,仍堅持在河南征發“柴草麩料”)

有意思的是,李宗仁在戰後痛罵湯恩伯搶糧食,主要是兩人有私仇。

出現饑荒以後,湯恩伯部隊也是盡力救災。

類似的東西,薩沙說過很多次了。比如1942年湯恩伯曾經拿出大量軍糧賑災,僅撥給魯山縣的就有150萬斤。湯還提倡官兵節約糧食700多萬斤等等。

實際上,湯恩伯只是軍事將領,並沒有行政權力。救災同他根本沒有關係!


軍隊在面對缺少糧食的時候,一律會使用各種方法徵集農民的糧食。

薩沙寫了這麼多年的軍史,對於近代中國戰史都是比較瞭解的。

我敢這麼說,在軍糧不足的情況下,中國所有軍隊都是隻有一種方法,直接搶和變相搶。

原因很簡單:兵無糧則散。

如果想要保證軍隊,只能從農民頭上奪走糧食,沒有第二個辦法。


薩沙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一支軍隊要想打勝仗,後勤補給一定要跟上。糧食都是由農民種出來的,在古代,農民每年都要向國家繳納一部分糧食,而國家也會修建大量糧倉,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在人荒馬亂的年代,老百姓都流離失所,那麼糧食從哪裡來呢?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這些群雄為了養活軍隊難免強制徵糧或是縱兵搶糧,如董卓權傾朝野之時,就派兵搜刮民財,劫掠財物。曹操為了賺錢養活軍隊居然去盜墓,為此還設立了一個摸金校尉的官職。不過光靠這些是難以長久維持軍需,畢竟軍隊多吃一口飯,老百姓就得少吃一口飯,而戰時軍隊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光靠從老百姓手中獲取糧食是不夠的,所以後來乾脆將士兵拿去種地,即兵農合一,亦戰亦耕。

民國亂世,老百姓過得也很慘,特別是抗戰時期,國府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真是傷透了頭腦,畢竟當時我國大部分肥沃的土地都已經被日寇侵佔,所以國府在努力爭取外援的情況下能省則省。而我軍就不同了,除了老百姓提供糧食外,我軍還自己種植,如開發南泥灣。

在蘇聯建立時,蘇維埃政權就採取“餘糧收集制”,即農民除了保留自己的口糧和種子外,其餘餘糧全部上繳,這樣雖然損害的農民的利益,但是也使蘇維埃政權消滅了敵人,保衛了革命成果。所以說,在戰亂年代,人民才是最痛苦的。


兵說


兵馬尚且未動,糧草必當先行,糧草對於一支軍隊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原地區兵多將廣,但是,很多的時候,中原地區雖然人口眾多,但真正能拿出來的軍隊數目還是不大的。

中原地區的人口就算是最少的時候,也有幾百萬,接近千萬,若是一家有六口人,那麼只需要出一個人,中原王朝就能輕易集結數百萬的軍隊,但真正在歷史上,百萬級別的大軍幾乎都是看不到的。

為何?沒有糧草。

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想要運作,需要有數百萬人在後面運糧,糧食自然是從各個省份徵收,徵收而來的糧食需要數百萬人併力運輸,如果沒有這個數字的人數,幾十萬人的軍隊也是絕對運作不起來的。

特別是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數目龐大的糧食又從何而來?

其一,從老百姓家中徵集而來。

這也是上面提到過的,徵糧,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徵糧在和平年間的確不是件多難的事情,但若是兵荒馬亂的亂世呢?各個勢力想要從自己的土地上徵糧自然就很難了,但就算是再難,好歹也是能徵收上來一些的,這些糧草,就成了各個勢力的第一桶金。

其二,從敵軍處掠奪。

說是掠奪糧草,其實用以戰養戰來形容更好聽一點。

西漢王朝為何能夠率領數十萬大軍進軍漠北?糧草不是問題嗎?糧草自然是問題,但衛青卻是首創了以戰養戰的奔襲戰法,將領率領大部騎兵奔襲敵軍駐紮地,遭遇敵軍以後,將敵軍迅速擊潰,而在這之後,就是搶糧了。

這樣的戰法作用確實是顯著的,這一戰法也成就了衛青與霍去病。

其三,從敵佔區的百姓那裡搶奪。

從敵佔區的百姓那裡搶糧,這可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慣用做法,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嚴重受到氣候的制約,南方的中原地區土地肥沃,習慣於男耕女織的富足生活,一到天降大寒的年代,北方少數民族總是要南下中原搶奪糧食的。

當然了,搶糧只是一方面,要知道,能搶的東西可不只是糧食,民國時期,日本人從東北入關,奉系軍隊並未有任何動作,甚至將東北拱手送給了日本,就連位於奉天的東北軍工廠就被日本人搶走了。

兵荒馬亂的年代,雖然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失去了耕種的土地,看似軍隊無糧可徵,但軍隊卻是用武力征到了糧食,到最後,傷的都是老百姓。


魏青衣


以史為鑑,我是中國古代史專篇。

帶兵打仗,那麼最重要得就是吃得,人要吃,馬也要吃,特別是我國古代漢族,那麼以農耕文明,就更需要糧草了,如果是在兵荒馬亂得年代,沒人種地,那麼糧草又該如何解決呢?我覺得應該靠兩點,第一是靠搶,就和遊牧民族一樣,劫掠中原地區,那如果搶不到,那就只能靠自己種了,其實在古代,即使是兵荒馬亂得時候,依然會在春耕秋收得時候停止打仗,然後播種和收割,我們可以在還多歷史書中看見,特別是諸侯戰亂得時候,一般發動戰爭都是秋收過後,其主要原因就就是秋收過後,收割了大量得糧食,然後囤積,這樣就有足夠得後勤補給,這個時候發動戰爭,也就手中有糧,心裡不慌了。那麼這糧食有時誰種呢,其實大多數也是當兵得,打仗得時候是士兵,不打仗得時候就是農夫,所以古代的百姓生活還是很辛苦的,很不容易,能吃飽就很不錯了,所以古代當兵大多時候就是為了混口飯吃,而且這飯不吃還不行,數量龐大的軍隊也就只能自己養活自己,如果運氣好,打贏了一場戰爭,那麼對於他們最好的回饋就是劫掠城池,搜刮點財物和吃的,所以在我們看好多影視作評也都會出現屠城和洗劫,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自己要活,那麼敵肯定就不能活。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有句話說得好,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就說明了軍糧對於軍隊作戰的重要性。那麼,軍糧從哪裡來呢?

第一種,肯定就是來自於百姓,正常情況下走的是徵收程序。國家軍糧,往往來自於平時國家的糧食儲備,無戰則儲,有戰則調用。緊急情況下,那就是通過臨時加徵手段籌糧。


第二種,就是通過向民間、商人、鄰國(或者臨近地區)通過商業手段買糧。

第三種,通過對敵佔區的掠奪等手段,強行獲得糧食,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就如同當年侵華日軍一樣,在華北、東北淪等陷區強行掠奪民眾口糧,只准老百姓吃混合面一個道理。


第四種,是亦兵亦農的耕戰體系,類似於我們抗日戰爭時期的大生產運動,士兵有戰則出擊,無戰則屯墾。既能生產自救,也能給國家和民眾減輕負擔。

第五種,來自於盟友的援助,就像蘇聯二戰時期面臨巨大困境,英美這些盟友就向蘇聯提供了包括小麥、麵粉、種子、糖、肉類罐頭、香腸、油脂、植物油、雞蛋、奶粉、奶酪和其他脫水食品等等糧食援助。


只要有糧,哪怕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戰爭期間部隊吃飯的事情可是關係到戰爭勝負的最關鍵性問題!“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是古代統帥們首先要想到和解決的問題!要不然傳說:諸葛亮出岐山的時候製造了“木牛流馬”呢?甚至《三國演義》當中多次出現了敵對雙方截糧道和焚燒敵方野戰糧庫的場景…目的就是讓對方沒飯吃捱餓,最後只能投降戰敗,秦軍坑殺趙軍“60萬”(《史記》有誤,不可靠的數字)就是截斷了趙軍的後勤補給線…使趙軍成了“餓兵”。

農業社會是冷兵器戰爭,士兵的體能很重要!吃不飽飯沒體力怎麼可能去肉搏?所以一般“兵勇”,那個時候的個人糧食消耗就多於常人,古代戰爭當中不乏十幾萬或者幾十萬人的戰爭場面……那這麼多軍隊的口糧是怎麼來的?既然要去征討和滅其國,首先就要做戰爭準備工作,秦國統一華夏那個年代,秦國由於位置處在接近西北與楚國、趙國地理位置相比較屬於較乾旱地區,為了積攢統一華夏所需要的軍糧,從秦惠文王(羋月她老公)、秦昭王(羋月兒子)開始,秦國相繼改造了“八百里秦川”引渭河之水進行灌溉,除此之外還修建了“鄭國渠”,派李冰父子入川修建“都江堰”,這樣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糧食產量低和耕地不足的狀況!所以,大軍的糧食問題是國策,要從戰略高度去解決,僅靠在老百姓嘴裡摳糧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至於往前線運糧食更是問題,當時交通不便,而且運輸工具也差得很!為了防止糧食黴變都不進行脫殼處理,還需要大批的青壯勞力和牲畜去運輸,遙遠的路程加之運糧隊自身的消耗,一石糧食運到前線僅剩下五分之一!所以,這就需要不斷的運輸!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征討匈奴時就為了節省運糧時間,在從咸陽到塞北邊關800裡的路程上修建了“秦道”,也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運糧時間也從一開始的月餘縮短到十天左右。在野戰糧庫達到一定儲備之後快速的解決戰爭速戰速決!根本消耗不起!《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下攻城,就是這個道理,攻城不但死人多而且時間也久!

而秦朝和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是因為軍隊太多(一個“兵勇”需要十個以上的青壯勞力供養),土地承載有限(宋朝每畝地才120斤)…正常年份軍糧繳納和自身口糧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但是一遇到災荒年份…肯定要引起民變的!秦朝也是因為這個垮掉的!

電影《一九四二》的劇照,當時河南受了嚴重的旱災:“省主席”李培基與負責河南防務的蔣鼎文的對話…李希望蔣免除河南上交的軍糧,蔣則說:現在是抗戰時期,一兩個老百姓沒飯吃餓死了不打緊 !當兵的要是都餓死了誰去打仗?他們之間的這段對話,就已經說明了災荒之年保民還是保軍的政治問題。

進入到工業化時代的戰爭糧食消耗就更加巨大了!會戰(戰役)級別的戰爭雙方參戰兵力超過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由於工業的進步對於農業的促進極大,當時的參戰工業化國家軍隊都沒有出現根本性的糧食短缺問題,就連德日這樣的國土面積狹小國家,國民雖然出現了食物短缺和配給制度,但是整體國民大面積捱餓甚至餓死的現象只是極個別現象,而德日軍隊雖然沒有美軍食物那樣豐盛,在不被圍困的情況下吃飽不是問題。這與農業社會戰爭中的糧食問題有本質上的區別。
二戰期間著名的美軍口糧,裡面有著名的“斯帕姆”午餐肉和好時巧克力。在後方加工、包裝後,通常情況都是以班為單位整箱供養,可以完全提供所有人需要的“卡路里”。

所以,當戰爭進入到工業文明時代以後,也只有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才有資格發動戰爭!農業國家只有捱打的份!
隨著我國的經濟水平和工業化水平極大的發展,不但可以讓指戰員們在任何作戰環境當中吃飽並且吃好!後勤保障能力的提高要比祖輩父輩那一代人有了本質上的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