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扶贫两不误②】特色产业撬动富民增收“动力源”

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既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又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加快,我市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突出“造血”扶贫,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农村贫困人口稳就业、保增长的重要途径,多措并举,推动特色产业增产增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小花茶”香溢致富路

【战“疫”扶贫两不误②】特色产业撬动富民增收“动力源”

桐城市龙眠街道龙眠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每年可生产茶叶6万余斤,仅这一项就可解决8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8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5000余元,每年可给村集体带来4万多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是村里的主导产业。

【战“疫”扶贫两不误②】特色产业撬动富民增收“动力源”

受疫情影响,为了让龙眠茶叶如期飘香,该村驻村工作队在当好“防疫服务队”的同时化身“助农服务队”,在疫情最严重的封村封路阶段就利用村民难得的休息时间,在村民微信群分享茶叶种植、茶园管护知识,让村民线上学习实用技术。

天气回暖,正值茶苗栽种、补苗的关键时期,村里千方百计购买来2万株茶苗,优先发放给村内贫困户和去年受旱灾严重的村民。起垄、打窝、栽种、修剪……大家又忙碌起来了。

“本以为今年疫情会影响茶苗的栽种,可把我急坏了,看到村里送来的茶苗,心里算是踏实了。”贫困户吴兰英感激道。

”蓝精灵“撑起脱贫梦

【战“疫”扶贫两不误②】特色产业撬动富民增收“动力源”

怀宁县腊树镇白石村以贫困户增收脱贫为核心,重点从帮扶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入手,加大特色产业扶贫力度,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岗就业和稳定增收。

日前,该村55亩蓝莓基地里2名贫困户正在劳动,由于前期各项管护措施到位,今年这片基地有望实现挂果,这将给村集体带来2万多元的收益。

该村村75岁的贫困户方明伢老人这几天也在村上蓝莓基地里务工干活,方明伢老人身患残疾多年,腿脚行动不便,家庭生活一度十分困难,村里蓝莓基地建成后,作为贫困户的方老被优先安排在基地里上班。

“蓝莓基地用工都是以本村的贫困户优先,贫困户仅此项每年就可增收1万多元。”怀宁县腊树镇白石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国说。

“香榧果”撬动大产业

2月26日,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在岳西县冶溪镇石嘴村香榧基地,群众戴着口罩正在栽插香榧苗,干得热火朝天。

【战“疫”扶贫两不误②】特色产业撬动富民增收“动力源”

“我在香榧基地务工十多天了,已经挣了一千多元。”胡康林是石嘴村上屋组的贫困户,他说就近务工,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很适合他。现在,每天有20至30人在基地务工,其中一半是贫困户,已经种植香榧130亩。

冶溪镇分管扶贫工作副镇长王中苗介绍,冶溪镇为了尽快让扶贫项目尽快实施,专门成立复工复产领导小组,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复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力保扶贫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组织贫困劳动力参与扶贫项目建设,确保贫困家庭稳定增收。为扶贫项目建设开设绿色通道,确保挖机、苗木运输车等顺利通行。

“石嘴村香榧基地是2020年岳西县产业扶贫项目,除财政扶贫资金支持新建的200亩香榧外,该村还与公司合作成立合作社,再新建1000亩香榧,待香榧挂果产生效益后,每亩收益可达万元,到时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500万元,群众务工收入每年约60万元。”香榧盛产后,石咀村支部书记胡时攀介绍。

“合作社”解决大难题

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太湖县汤泉乡紧绷2020年贫困人员全部脱贫这根弦,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顶住各方面压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确保全乡在现行标准下的农村人口全部脱贫。

【战“疫”扶贫两不误②】特色产业撬动富民增收“动力源”

近年来,该乡种植茶叶900多亩、中药材200多亩的苗石林业发展合作社如期复工,茶叶基地的复工复产不仅让本地滞留在家的外出务工人员疫情期间有钱可挣,同时也确保了疫情期间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由于防控得力,该合作社在此次疫情中损失相对较小,今年的收入大概有20多万,可带动就业70余户,促进村民增收30多万元,保证了贫困户在疫情防控仍能抓生产、有事可做,有岗可寻。

目前,该乡近20家特色产业基地都在紧密的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老百姓收入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确保2020年全乡将不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全部顺利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