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说起《水浒传》我们肯定会想到108单八将,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今天探索君要讲得108单八将中的“两位佛门弟子”,不错他们两人分别是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这两位“佛门弟子”堪称梁山泊上的“降龙伏虎”。

探索君为大家介绍下:降龙鲁智深和伏虎武松的称呼由来。我们先从梁山的“降龙罗汉”说起。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梁山“降龙罗汉”鲁智深

鲁智深本名叫做鲁达,原本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任职,一路做到了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调到渭州城小种经略相公手下的经略府提辖。为了给卖唱的柔弱女子金翠莲打抱不平,而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郑屠,之后走上了逃亡的道路。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在金翠莲和赵员外的帮助下,鲁达只好上五台山文殊院,拜在智真长老门下,半路出了家。智真长老为其说偈赐名:“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此后,江湖上没有了鲁达,却多了一个名叫鲁智深的膀大腰圆、武艺高强的和尚。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因为酒后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为了平息众怒,也为了历练鲁智深,于是让他到当时的北宋都城东京,前去投靠自己的师弟,大相国寺主持智清禅师。

前往大相国寺的路上,鲁智深在桃花村遇见了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而周通正欲强娶刘太公之女。生性爱打抱不平的鲁智深未经刘太公同意,便在婚房内好好教训了一下这个年纪轻轻却不学好的小混混。前来助阵的桃花山大头领李忠与鲁智深相识,三人握手言和,周通也答应不再来纠缠刘太公和他的女儿。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在瓦罐寺,因为肚子饿而不敌“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黑熊精:要是让我吃饱了,我可以单挑十个弼马温。),却在赤松林遇见了故人九纹龙史进。二人合力干掉了瓦罐寺的两个恶人,营救出了被恶人劫持的女子。(虽然她上吊死了。)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在大相国寺当菜头的时候,他遇见了豹子头林冲,二人切磋了一下武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知晓林冲因为林娘子之故而被发配沧州后,他来到了前往沧州的必经之地野猪林,奋力搭救林冲。

因为营救林冲而被打小报告的鲁智深,在大相国寺也无法安身了。这个腰阔十围的和尚又一次踏上了流亡江湖的道路。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之后智取二龙山,与武松、杨志等人同上梁山。

纵观鲁智深落草为寇上梁山的过程,你会发现,几乎每个事件的发生,每个人生的转折点,鲁智深都和女人分不开。作为梁山上唯一的“护花使者”,鲁智深却是一个和尚。这种人物设定,真是佩服。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梁山诏安后,鲁智深陪同宋江一同前往五台山,拜见智真长老。临别时,智真长老又对鲁智深说了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征方腊时,鲁智深血战钢锯岭,不是,大战乌龙岭。前去追杀敌将夏侯成时,却迷路入了深山。后来得一僧人指点,生擒方腊,立下大功。偈语中的“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已然应验。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征讨方腊大功告成后,鲁智深宁愿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也不愿接受朝廷封官。

那一天,是众位出生入死的好汉们班师回朝的日子,钱塘江上大潮来临。鲁智深作为一个关西人,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过浙江潮信。这一阵阵巨响让他以为是战鼓又起,于是提着禅杖抢出门去。当知道这声响名叫“潮信”时,鲁智深已经明白,今日就是自己圆寂之时。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鲁智深对自己的评价。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之所以将鲁智深称作“降龙罗汉”,一是因为他是出家人,二来是因为他生擒方腊。

方腊是何许人?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组织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被奉为“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

既然建立了政权,就算不是真命天子,那也可以称之为“人中之龙”了。

所以,鲁智深配得上“降龙”的称号。

梁山“伏虎罗汉”武松

武松早年间在家乡打死一个人,因为怕吃官司,只好远离家乡,前来投奔沧州的柴进。在柴进府中,武二爷一住就是一年有余时间。(唉,有钱就是好)。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话说武二爷真是勇猛,一出场就差点把宋押司给暴打一顿。(好像宋江一露面,都会差点被打)。在得知当时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并没有死去的时候,就辞别了柴进、宋江,赶奔清河县找自己的哥哥武大郎。

景阳冈上,武二爷遇见了3.15重点打击对象——景阳冈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宣称自家出售的白酒质量过硬,品质优良。其广告词“三碗不过冈”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可是经过武松这个“间接打假人”的亲身测试,他觉得景阳冈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连喝了十八碗酒后,武二爷挺着被灌饱的肚子,独自走上了景阳冈的道路。他不知道的是,前方迎接他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直被误认为是掺了水的“三碗不过岗”,此时的酒劲涌上了武松的心头。见到官府的印信榜文之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武二爷看了看手中的哨棒,下了决定:怕个毛,正面刚。在野区,我一猴子还怕你乌迪尔不成。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景阳冈上,武二爷站在苍蓝雕纹魔像(误)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旁,想要睡觉。可是这时候,乌迪尔切换了猛虎姿态,朝武松扑来。武二爷抄起哨棒,一个粉碎打击,不料打到了树枝上。咔嚓一声,哨棒断了。这时,猛虎乌迪尔一扑,一掀,一剪,都被武松躲闪。没了哨棒的武松心想,“算了,我用双手成就你的梦想”,挥起沙包大的拳头,奋力朝猛虎头上砸去。

最终,盲僧战胜了乌迪尔(误),武松打死了猛虎,获得了成就——景阳冈打虎英雄。

来到阳谷县县衙领赏的武松,将赏银全赠与了众位猎户。知县觉得武松忠厚仁德,关键是武艺高强,于是任命他为阳谷县都头。后来在阳谷县遇见了搬来此地的亲哥哥武大郎。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西门庆前来调戏潘金莲,潘金莲劝大郎喝药,王婆在旁边煽风点火。最终,武松在狮子楼上杀了西门庆,在哥哥的家中手刃潘金莲和王婆。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杀人后,武松选择到阳谷县县衙自首。因为关乎三条人命,案情重大,阳谷县县令将武松押解至东平府审判。东平府府尹陈文昭觉得武松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而且有自首行为,便把案卷改得轻了,判了个刺配孟州。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去孟州的途中,武松路过十字坡酒店。因为听闻过“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作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的传闻,识破了母夜叉孙二娘的蒙汗药酒,并大打出手。后来与“不打不相识”的张青孙二娘夫妇结为异姓兄弟。

醉打蒋门神后,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将官商勾结的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一并杀死,手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当然了,武松在鸳鸯楼将张夫人以及玉兰都杀死了,这就是滥杀无辜了。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又犯事的武松再次来到十字坡,换上了一副头陀的衣装。至此,之前的武都头也不在了,转而替之的是行者武松。

夜走蜈蚣岭,误打独火星的行者,来到了张青、孙二娘推荐的二龙山入伙。而此时二龙山的大头领,正是花和尚鲁智深。两位“佛门弟子”率先在二龙山聚了义。(按理说,水浒中的山名都与人物有关。比如桃花山就是说小霸王周通好色,爱拈花惹草。可是这二龙山上,却有鲁智深、武松、杨志三个天罡,这就是我搞不懂的了)。或许施耐庵又要说了:“来来来,笔给你,你来写。”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上梁山前,武松走的是跟鲁智深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如果说鲁智深是“护花使者”,那武松完全称得上是“辣手摧花”了。

让我们细数一下与武松有过交集的女性人物。

首先,潘金莲,被武松手刃。

孙二娘,比爷们还爷们,只有她手刃别人的份儿。

玉兰,被杀得兴起的武松手刃。

鸳鸯楼中的张夫人和众丫鬟,被杀得兴起的武松手刃。

只能说,武松是一个典型的水泊梁山好汉——不近女色。

之所以说武松是“伏虎罗汉”,景阳冈上的老虎只是其一,被武松解决掉的西门庆和蒋门神是其二。

降龙罗汉鲁智深 伏虎罗汉武松称呼的由来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时,武松被灵应天师包道乙的玄天混元剑暗算,斩去了左臂。班师回朝之际,身在六和寺的武松拒绝回汴京。他选择在六和寺出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行者,被皇上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在照顾中风偏瘫的林冲半年之后,六和寺剩下的梁山将士,只剩他一个人了。

作为水泊梁山上,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好汉,行者武松最后享年八十善终。两个和尚,或许所走的路不同,所做的事不同,但最终都做到了渡人渡己。

如果这篇文章让您阅读愉快,别忘了点赞、关注、收藏、转发哦,感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