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的底層邏輯:結婚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

2007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剩女”成為171個漢語新詞語之一,是指已經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是仍然未結婚的女性。每一個新詞語產生的背後都標誌著一種新的社會輿論走向。“剩女”的出現代表著逐年走低的結婚率已經從一個家庭問題擴大成了社會問題,無數的年輕人被裹挾著捲入了“被催婚”的現狀中。

“催婚”的底層邏輯:結婚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

為什麼每一個適齡卻沒有結婚的年輕人背後都會有一對無比焦慮的父母?結婚為什麼是時辰到了就不得不去履行的義務?這背後深層的原因絕不僅僅是“老有所養”這一單薄的論點。

催婚的底層邏輯:脫離集體之“心”的個人,沒有資格存在於世

中華文化經受住了五千年漫長時間的考驗和無數次外來文化的衝擊,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性和生機。這種強大的生命力來源於每一箇中國人體內超穩定的信念:“身”和“心”是分離的。

單獨的個人只是一具沒有完整精神主體的肉體。個人只有將自己鑲嵌進集體的自我之中,才能擁有“心”,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這個集體可以是一個家庭,一個宗族,或者一個民族。

一個人存在於世的根本使命是製造新的肉體來維持集體的生命力,並從集體的“心”中獲得照顧和撫慰。

催婚的最底層的邏輯在於:一個孤零零的人不能構成一個集體。無後代表沒有完成人的基本任務,是不被社會所承認的一種存在。

“催婚”的底層邏輯:結婚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

女性為何成為被催婚的重災區?

在古代男權社會中,女人們想要活下去,只有一種選擇:依附男人,靠生育來獲取進入社會系統的資格。即使到了今天,這樣的生活方式也並不罕見。這就是為什麼《甄嬛傳》,《延禧攻略》這樣所謂的“大女主”劇能夠持續大熱的原因。這些故事的本質依然是女性依靠“子宮”來換取權力和地位。

現代女性擁有了獲得了經濟獨立的能力,靠生育來進入社會系統早已不是唯一選擇。可是老一輩人和很多男性依然強制女性履行生育的“義務”,甚至要求她們無條件的雙倍付出,同時維護好工作和家庭生活。

這種不公平讓很多擁有了選擇權的女性在婚姻面前退縮了。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婚姻,放棄生育。面對持續走低的結婚率和生育率,社會和媒體只好造出“剩女”這樣的詞彙來對適齡的女性施壓,逼迫她們做出犧牲。


“催婚”的底層邏輯:結婚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

結還是不結?搖擺不定的人才最痛苦

將個人鑲嵌進集體之中意味著不需要發展個體的獨立性,不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將自己的心靈託付給集體,讓自己恆常地處於人情社會所特有的溫暖包圍之中,這樣就不用面對單打獨鬥帶來的的焦慮感和挫折感。很多人願意為了這份安穩放棄對自己人生的掌握。

對女生來說,選擇放棄塑造“個體的自我”,放棄選擇,按照父母和社會的意願在最合適的年齡完成生養下一代的使命,以獲取社會的“讚賞”,是一種安全,舒適的生活方式。選擇盛放自己,掌控人生,即使遭受人情斷裂的痛苦也要按自己的步調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也不失為一種恣意瀟灑的生活方式。這兩種生活方式沒有對錯之分。

真正在催婚中痛苦不堪的,是那些搖擺不定的女生。她們不願意放棄來自人情社會的溫暖包容,也不想經歷自我生長和撕裂的痛苦。她們即想追求理想的愛情,又沒有足夠強壯的靈魂來對抗來自親人和社會的壓力。她們單薄的自我無法承受住這種彷徨和矛盾。因此過的無比痛苦。

“催婚”的底層邏輯:結婚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

生還是不生?育兒是一個比婚姻更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對一個“自我”還沒有萌芽,只將自己當作沒有靈魂的肉身的人來說,在尋找終身的婚姻關係時,其標準自然也是令自己“安身”的物質條件。比如經濟條件好,會照顧人,以及穩重老實等性格特點。男性需要的是無微不至照顧自己的“媽媽”,女性需要的是把自己當成女兒來寵愛的“爸爸”。

這種看似穩定,實則缺乏情感交流的婚姻其實危機四伏。因為安全感來自於愛。缺少感情的交流和滋養,女性必然會在婚後缺乏安全感。她們自然而然的想要過度控制丈夫,結果卻逼得丈夫逃離家庭。

很多女性選擇用孩子來彌補內心的空洞。丈夫也正好把兒女推到妻子身邊,這樣不但脫離了妻子的控制,也減輕了自己逃離家庭的愧疚感。在家庭生活中“消失”的爸爸們就是這樣出現的。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即使長大成人,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也依舊逃不開想要緊緊抓住自己的媽媽。當媽媽和妻子都在爭奪同一個男人的控制權時,婆媳矛盾自然變得不可調和。在婆媳鬥爭中不堪重負的男人必然會再一次的逃離家庭。一個悲劇的輪迴就這樣無可避免的形成了。

“催婚”的底層邏輯:結婚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

打破這種家庭魔咒,需要更多的年輕人逃離安逸的關係社會,割裂與父母之間過於緊密的聯繫,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做出選擇,活出自己的生命。

兩個擁有自我疆界的成年人才能發展出以愛與尊重為前提的健康的親密關係。有了這樣穩固的基石,家庭才能培養出更多擁有靈魂和自由意志的孩子。

而這群生機勃勃,自由生長的孩子會給中華這一肌體注入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帶領所有的中國人走向更美好,更多元化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