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儿媳妇吵架的时候,做婆婆的最好还是别掺和进去,对不对,怎么做好?

三个宝宝的奶奶生活日


儿子和媳妇吵架,作为婆婆不能置身度外,而要介入,无论责任在哪方,首先先批评儿子,而不能不管不问,让其吵架,矛盾越演越烈,这样对家庭,对后辈影响都不好,将两人劝开,将媳妇拉一边,安慰一番,然后合适机会问问两人事情经过,切记如果就算是儿媳错了,不是什么大错,那就笑话一般带过去点透,如果是媳妇因为违背伦理,而跟儿子吵架,那就认真对待,认真的批评儿媳,这样的儿媳坚决不能宠,不能惯着,否则她会越来越嚣张,认为婆婆不是宠她,而是怕她,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儿子因为在外花心跟儿媳吵架,那婆婆就当儿媳面,打儿子几下,骂几句,然后说:以后再这样,就不要这个儿子,只要这个儿媳妇!如果小两口日常斗嘴,婆婆一般可以默不作声,但是如果吵架矛盾越来越大,那就必须介入,将矛盾化解,不能装不知道,更别说所谓的隐私之类了,生活中吵架在所难免的,如果一个声音或者一个人出现,那彼此之间火气就没那么大了,在我孩子小时候,我跟老婆吵架,我儿子就说爸爸妈妈你们别吵架了,你们吵架我害怕。听到儿子这么说,我心里自然吵不起来了。


紫雨伞的传说


我之前有个同事他有几次都跟我们说“昨天和我老婆吵架了,我妈直接把我骂的狗血淋头,说我这个不识好歹的跟她儿媳妇吵架喽,涨本事了!?”。然后叹口气继续说“每次跟老婆吵架都觉得自己不是我妈亲儿子,老婆才是她亲女儿”不过他说的时候还是很得意的,因为他老婆在家里做事情干活都很勤快,跟婆婆关系也好,孩子也照顾得好,当然她老婆对自己也好,买套化妆品啥的都大几千,五年前哦


丝瓜筱姐


我支持你的观点,儿子儿媳吵架婆婆不要掺和进去。

我们街上有个儿媳妇自跟老公吵架后再没给过她婆婆好脸色,说起来才知道是她跟老公吵架的时候,她婆婆偏袒自己的儿子委屈了儿媳。

生活中有很多老人都喜欢对孩子的家事指手画脚,用他们的老经验来管理现在的小家庭显然是不合宜的。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跟上辈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不一样,有时候夫妻都不一定能有共同的三观,何况是上了年纪的人。

当婆婆的要记住,儿孙自有儿孙福,放开手让他们过他们的小日子,生活上他们如果需要我们搭把手,我们就尽量搭把手,如果不需要我们就上一边去,他们吵架的时候更不要掺和进去。


小予说


坚决不要掺和,如果非要掺和就坚定儿媳妇的立场一同数落儿子,你越是想让他们好你就越要数落儿子,数落到儿媳妇都感觉不好意思反过来劝你为止。儿子是你亲生的会明白你的用意,你说一句儿媳就会心凉半截,你多说几句就铁定离婚了。你没感觉,儿媳会觉得无助,觉得全家人都在欺负她一个。

我觉得我爸妈做的就很好,一有什么事坚决数落我,最后数落到我老公都觉得我妈妈气大了然后老公就一直替我跟我妈求情,这时候他因为什么吵已经不重要了,还开心的不要不要的,现在跟我爸妈关系好的不得了。我爸妈也对他好的不得了。



办草


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其中有一位已经为婆的台湾著名演员,当主持人问她,如果儿子和儿媳当你面吵架时,你会怎么做?这位演员立刻起身往台下走。

当然,是被主持人拉回了,并问她为什么要走。她回答说:只要是儿子和儿媳当着我的面吵架后,我就是立马走人啊,要么出去转转,要么回自己卧室。

我非常赞赏这位婆婆的作法,所以,我的回答是:最好,甚至是千万别掺和进去,有地儿猫的话,就猫;没地儿猫的话,就出去走走。不听,也不问。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

1、一旦小两口吵架升级,可能误伤自己。

不少的夫妻吵架,开始时可能只是就事吵事,就人吵人,但如果不加克制,且彼此嘴上都没把门儿,往往会蹦出脏话。而中国的脏话中的国骂,便将“妈”字包含在内。

试想,如果儿子骂了媳妇一句国骂,而媳妇也回了一句;或是媳妇国骂在先,儿子国骂在后,那么,被小夫妻称作“妈”的人,将会很尴尬。

2、婆婆在场的小夫妻吵架,更有可能升级。

也许吵着吵着,儿子给媳妇说说软话,道道歉就没事儿了。可如果自己的亲妈看着呢,当儿子的便不好意思哄媳妇,更有的,想在亲妈面前证明自己不怕媳妇,吵得会更厉害些。

儿媳呢,或许也觉得,婆婆在旁边,怎么着也不能让她儿子太过分,于是,自己先过分起来,也将吵架升级,甚至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版本,比如摔门离家等等,此时,留下来的母子会不知所措的。

3、不管怎么解劝,对于正在气头儿上的媳妇,都极有可能觉得婆婆是在偏袒自己的儿子。

有的婆婆见到儿子和儿媳吵架时,不问青红皂白地便训斥,甚至打骂儿子,以为媳妇就会领情的同时,赶紧住嘴或是住手。

其实很可能是,头儿上媳妇听着婆婆说的话,即使是偏向她,也觉得是正话反说;教训自己的儿子,也会听成是杀鸡儆猴。因此,不但起不到劝的作用,相反却成了拱火儿的。

4、夫妻吵架往往不是一时之怒,很可能是日积月累的怨气所导致,不是外人能明了的。

也许在婆婆听来,就是“黑”和“白”之间的争吵,其实,在“黑白”之外或更深层,有着婆婆并不知晓的内容,如果贸然加入到调解中,很可能是让两个人都觉得当妈的多事儿。

更不能在不清楚小夫妻吵架的原因时,便逮谁问谁为什么吵架。否则,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不明事理的问题。比如,也许人家小夫妻就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导致的吵架,怎么会跟你说?

总之,夫妻没有吵架的,不管是为什么吵架,身为婆婆的尽量不要在场,更不能掺和,否则,会将婆婆卷入其中的同时,还有可能使吵架升级。


暖玉


儿子和儿媳妇吵架时,婆婆可以适当参与

为什么这样说呢?

儿子和儿媳吵架时,不管儿媳是否有理,儿媳首先处于劣势,因为她是离家嫁到娘家的,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她是否幸福取决于婆婆一家是否通情达理。

吵架没好话,媳妇可能骂的难听些,极有可能顺口骂了婆婆,如果婆婆在现场,那场面会很难堪。

所以,在儿子和儿媳开始吵架时,婆婆最好不要呆在现场。

如果吵架升级了,发展到打斗的地步,婆婆一定要去介入,注意了,重点来了,不管儿子有理没理,都要训斥儿子。这样,儿媳会感激婆婆的,长此以往,婆媳关系自然越来越好。

儿子是亲生的,受点委屈没关系;儿媳和婆婆没有血缘关系,一点擦边的话都不能讲,儿媳会想偏的,婆媳间的矛盾就是这样不经意中形成的。

所以,儿子和儿媳吵架时,婆婆最好不介入。吵架升级时,变得不好控制时,再出面,一定要训斥儿子。

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使家庭矛盾得以根本解决。


心灵语丝


儿子和儿媳吵架,做婆婆的最好别掺合进去,对吗?

看评论都持赞同观点,但【大蛟不化龙】有独特见解:婆婆也是妈,在儿子和儿媳吵架时,理应适当劝解,避免矛盾激化。

“婆婆”的定义

很多女性朋友虽为贤妻良母,但在婚后都无法正确的看待“婆婆”这个角色。如果同样的批评,被自己父母说出来就会很容易接受,反之如果被自己的婆婆指出来,就会觉得对方是在故意刁难。究其缘由,是因为女性朋友们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也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或许我话说得有点过激,女性朋友们看到这里有点不认可了。别急,且听我与你分析。

  1. 结婚时,你家索要巨额彩礼,公婆把省吃俭用积攒了半辈子的钱用做了迎娶你的嫁妆。
  2. 新婚燕尔,你们小两口只顾亲亲我我,公婆又帮忙张罗着柴米油盐,帮衬着你们过日子。
  3. 怀胎十月,公婆一边照顾行动不便的你,一边替未出世的小外孙做新衣。

即使这些你的婆婆都没做到,那至少她帮你教育出了一个优秀的老公!你理应感恩戴德,婆婆也是妈。总有一天你也会“媳妇儿熬成婆”,学会换位思考,善待自己的公婆。

夫妻小吵怡情,大吵伤身

没有几对夫妻是能做到相敬如宾的。唇齿相依,尚且断不了磕磕碰碰,更别说常年一起生活的夫妻。如果只是平常只是拌嘴,那我们可以全当是秀恩爱,所谓“床头打架床尾和”,作为婆婆的大可欣然视之。但如果是隔三差五吵架,甚者大打出手,就会严重影响到家庭和睦。那婆婆作为家中长辈,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送给婆婆的忠告

怕影响夫妻感情,怕激化婆媳关系。有些婆婆眼看着小两口吵架,却束手无策。那怎样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小两口的夫妻矛盾呢?我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1. 客观对待。婆婆们总是主观意识太强,总是自己认为对的就支持,错的就排斥。我奉劝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客观看待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2. 明确立场。一边是自己最心疼的儿子,另一边是得来不易的儿媳。婆婆怕“得罪”了任何一方,往往是“活稀泥”。这样不仅解决不了矛盾,更会叫过错方得寸进尺,从而激化矛盾。切记,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能含糊,这也是作为长辈的责任。
  3. 善于承担。作为长辈要勇于承担责任,婚后夫妻间的很多矛盾其实都与公婆有关,应善于发现自身不足,通过沟通处理。两辈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都有所不同,必要的时候去讲究一下年轻人。毕竟儿子的幸福才是最为重要的。
  4. 软化处理。得知小两口的矛盾点,并分析出过错方后,切记不要一味指责,这只会使过错方颜面尽失,更会使另一方抓住“痛点”,以后每次吵架都会拿出来说事。应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去调解,去劝化,并指出正确的方向。

总之,婆婆在面对儿子和儿媳矛盾时,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处理过当。把握好尺度,才能巧妙化解夫妻矛盾,营造家庭良好氛围。

以我为例

最后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作为反面教材,更能充分的说明,在夫妻存在矛盾时,婆婆必须参与。

笔者现已离异,与前妻是自由恋爱,经过7年的爱情长跑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前妻是个温柔贤惠的好姑娘,我们的感情也一度很稳定。但就像笔者之前提到的,每日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哪有不吵架的?

一次,我在前妻不知情的情况下,请客和几个多年不见的好友吃饭喝酒。这次遭消用掉了我大概半个月的工资。事后前妻知道后与我争论不休,她说我乱花钱,不顾家。我觉得男人就应该多处朋友,钱是身外之物。

在得不出个结果后,前妻找到了母亲,想理论一番。母亲却说“你们的事我不掺合,都是自己选的,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吧”。在听到这个回答后,前妻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认为这个家所有人都在欺负她。果断的选择了离婚。

就是这样一件琐碎的小事,最终酿成了婚姻的悲剧。现在提起,母亲也很是后悔,如果当时能劝劝,也许不至于这样了。

笔者提及此事并非怪罪于自己的母亲,只是觉得母亲当时作为前妻的婆婆,作为家中的长辈,没有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这场家庭矛盾。

最后总结:作为子女的我们应珍惜身边的伴侣,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给父母与公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作为公婆,在面对儿子儿媳的矛盾时,也必须拿出作为家长的态度,巧妙应对,万不可置身事外。

最后,笔者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和睦幸福,每对夫妻都能恩爱,婆媳都能友善。

我是【大蛟不化龙】,如果你认可我的观点,别忘了关注我呦!很高兴与你分享生活情感中的点滴。


大蛟不化龙


儿子和媳妇吵架,做婆婆的最好不要掺和进去,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题主,你的做法是对的,儿子和衣媳妇吵架,婆婆最好不要参与!你一旦参与,这就走就产生了婆媳之间的矛盾!俗话说,这世界上最令男人头痛的事情就是婆媳关系,婆婆和媳妇的关系那是千年难题,古人都没有解决掉的问题,现代男人更加难解决。你掺和进去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会更深。

如果你参与进去帮助儿子,你媳妇会觉得你们一家都在欺负她!本来媳妇就是外来人口,作为一个外人加入到你们的家庭,你又和儿子一起跟她吵架,只会让她感觉到家庭氛围的冷漠,没有温暖,会更加加深他们小夫妻俩的矛盾。

如果你加入,并且帮了媳妇!这时候你就两边不讨好了,媳妇会认为你不正常,虚情假意的表演给她看,并不是真正的帮助她!儿子那更会认为你在帮助外人,这不是更加加深矛盾吗?

小夫妻小打小闹是正常的,作为婆婆你就不要介入。让他们自己解决,夫妻二人吵架床头吵架床尾和,很快就和好了!你一旦加入,这和好怕是遥遥无期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毛毛侃影视


儿子和儿媳吵架的时候,做婆婆的最好别掺和进去,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不是最合适的,但当婆婆能有这个认识,至少说明婆婆是个明事理的人。


那当儿子和儿媳吵架的时候,婆婆具体应该怎么做合适呢?

首先,我们要分情况对待

  1. 如果是平常小事引起的小打小闹,那做婆婆的最好不要参与,适当的时候还应该给小夫妻俩合适的空间,说不定一个拥抱就可以解决。

大家都是成年人,既然组建了家庭,就应该学着沟通解决问题,夫妻之间的小事,就应该夫妻内部解决。

俗话说“小吵怡情”,适当的争吵是生活的调剂品,能促进夫妻感情。

所以,婆婆不要太担心,要做的就是不参与。

2.如果是儿子的过错引起的吵架,那婆婆肯定是要参与进来。在吵架升级之前,先对儿子一顿批评教育,让儿媳妇的怒火先消下去。

如果婆婆不这么做,拉偏架,认为儿子没有错,都是儿媳妇的过错,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无疑会将矛盾升级。

首先,如果婆婆不管不问,儿媳妇心里肯定会有想法。儿子做错,当妈的理应说一下,如果不这么做,就等于向着儿子。儿媳妇心里会不平衡,这时,儿媳妇会把怒火也烧到婆婆头上,所以,这个时候,婆婆如果不管不问,不但帮不了儿子,反而会将战争升级。

其次,如果婆婆拉偏架,向着自己的儿子,那么也会使矛盾升级,由夫妻内部矛盾转换成夫妻,婆媳矛盾,这样不仅帮不了儿子,反而会害了儿子,更严重着,会使儿子的婚姻走向尽头。

生活中,因为婆媳关系导致离婚的比比皆是。

所以,由于儿子的过错致使夫妻吵架的,婆婆必须先批评儿子,这样,才有利于家庭和睦。


3.如果是儿媳妇的过错引起的吵架,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本着家和万事兴的遵旨,婆婆也要批评儿子。当然,这个批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

可以参考我婆婆的做法,我婆婆会当着我们的面说:“丫丫(我的小名)离开熟悉的家庭父母,照顾孩子不容易,你要珍惜,平时多让着点丫丫,夫妻要互相包容”。婆婆看似是在说老公,实际上我知道是说给我们两个听的,本来我有错在先,被婆婆这么一说,顺势借个台阶就下,事情也就过去了。

如果婆婆能够这样做,儿子也受不了多少委屈,一场吵架就不动声色的化解了,儿子也不用受夹板气。


俗话说的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做婆婆的如果能明白事理,多想着儿媳妇,做好榜样,夫妻之间的矛盾也会变少,家庭也会更加和谐。

所以,在儿子儿媳吵架的时候,婆婆只要把儿媳妇当成亲生闺女看待,将心比心,自然就会拿捏好分寸。


鸭梨瑟瑟


作为已婚人士,我对夫妻吵架这样的事情经历不少,并且感触良多,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1.作为公公婆婆来说,尽量别掺合。因为两口子的事情最好还是两口子进行协商解决。公公婆婆在身份上去与儿子更近一些的,即便是大公无私的态度,也会引起误会。所以尽量别搀和。

2.如果有必要介入,那么情绪上尽量倾向于儿媳妇比较好。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地护着儿子,或者去刨根问底分个是非黑白。要多调和,多安抚。在双方情绪稳定后再去进行道理和观点的平和输出。

3.要尊重双方,不能够拿出士气凌人的长者姿态去呵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公婆,自然经历的比孩子们多一些,也能够切身体会他们小两口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关注和干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