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疫情期間,隨處可見的“無人”服務正在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電梯裡的“無人”貨櫃、小區樓下的咖啡零售機、以及超市裡自助收銀機,在這些日子裡,大概已經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產品。

2月初,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剛開始接診就火速上線了一家沒有服務員的“無人”超市,消費者可以通過定製的掃碼模塊進行商品條碼識別,並且可以實現人臉支付。

在這項“無人”服務背後,是多點Dmall提供的智能購收銀系統在做支持。據瞭解,在過往業務中,多點更多是與傳統商超進行合作,為其提供自助收銀的技術支持,但不完全取代人工收銀的渠道。

而這次疫情顯然放大了自助收銀的價值,對於多點來說,這也是它首次嘗試在無人店運行,實現百分之百的自助購結算。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相比無人店,自動販賣機則顯得更加常見,疫情期間,瑞幸的無人咖啡機入駐武漢15家方艙醫院,為醫護人員免費提供咖啡飲品;碧桂園推出煲仔飯機器人,每15分鐘就可以同時出鍋36份煲仔飯,為武漢隔離點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

這不久後,口罩自助販賣機也開始亮相街頭,這一款完全服務於疫情時期的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矚目,居民刷身份證後就可以掃碼付款購買,就像在自助售賣機裡購買飲料一樣方便。

此外還有無人機和無人車。為了抗擊疫情,浙江新昌採用無人機配送檢疫用品,一架無人機可以在6分鐘內將醫療檢驗檢疫用品送達目的地,醫務人員只需掃一掃就能取走用品,這比路面駕車配送節約了一半時間。

同樣是應對疫情,美團改造了自己的無人車,將其送上生鮮配送的渠道,居民下單後,無人車根據訂單指配在美團買菜站點進行取貨,後自動行駛到目的地社區的無接觸配送點,與取貨人交接打開餐箱取出物品,全流程隔絕人與人的接觸。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而在貨物接收端,臨時取貨櫃一時也成了小區、寫字樓裡的必需品,居民可在貨櫃自行取貨避免與快遞員的接觸。

各類“無人”產品在過去一個月的高度運用帶動了“無人”行業的極速發展。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8000多家企業從事與“無人”業務相關的工作,包括無人機、無人零售、無人農藥噴灑,以及無人貨櫃等。2020年至今,我國共成立190多家相關企業。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在“無人”服務因疫情再次受關注之前,公眾對“無人”服務的瞭解主要聚焦在“無人”零售上。一般來講,“無人”零售大概有三種業態,一種是最早出現的自動售賣機,最為常見的是瓶裝飲料售賣機,後來也陸續出現了現磨咖啡售賣機、包裝食品售賣機等等,疫情期間則出現了口罩和熟食的自動售賣機;另一種“無人”商店;第三種是有一段時間風靡於各大辦公室的“無人”貨架。

不得不承認,過去一年,“無人”零售的發展並不理想。“無人”商店依然是難以被市場普遍接受的一種“多餘”存在,曾經大面積鋪開的“無人”貨架也大面積消失。

面對快速成長的“無人”概念,人們開始討論,“無人”服務是否因此復活,走向死衚衕的“無人”零售是否能通過疫情期間的需求,突出重圍,贏得柳暗花明的未來?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數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無人”服務頻繁湧現形成對比的是,人們對“無人”零售的未來依然信心不足。

應對疫情首次嘗試進入“無人”商店的多點,在接受《數據》記者採訪時表示,“無人”零售並不是未來規劃中的重點業務,相比具體場景下的“無人”零售,多點更願意把關注點放在技術上。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對此,首都經貿大學陳立平教授也向《數據》記者表示,“無人”零售從一出生到現在始終面臨虛假的市場需求和高成本維護問題,找不到成功的盈利模式,這個根本問題沒解決,疫情不會改變“無人”零售的最終命運。

一位較早進入“無人”零售的行業的創業者近日也向媒體透露:現在資本不投這個賽道了,偶爾有一兩個案子,估值也很低。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在陳立平看來,看待一個新興商業的發展,第一是看市場需求,第二是看它的運作成本和週轉之間的平衡,換句話說就是需求和成本。

就目前的情況看,“無人”零售的發端與其說是源於消費者的需求,不如說是源於企業的需求,或者說,企業端想通過“無人”降低人力成本的需求遠大於消費者對於“無人”服務的需求,而這也就導致了“無人”零售一直難以真正落地的局面。

談到成本問題,陳立平提到,成本是刺激日本“無人”零售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日本這樣一個超老齡化社會,人力成本高出中國很多,按理說商家對“無人”的需求更為真實、迫切,但即使是這樣,“無人”零售也沒能在日本得到成功發展,只有小區樓下的自動販賣機還能夠堅持下來。

在陳立平看來,這類自助販賣機的運維成本較低,在市場需求上佔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因此長期活下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日本街道上的自動販賣機

陳立平表示,說無人商店能省去人力成本,純粹是從靜態的角度出發給出的判斷,是紙上談兵,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就會發現商店維繫“無人”狀態也絕不是一件“便宜”的事,“而且就算人工成本真的降低了,也遠無法彌補消費不足帶來的打擊。”

不僅如此,“無人”能夠降低經營成本的說法在後來的落地過程中也被大量證明是不正確的。陳立平提到,對於“無人”商店本身來說,前期的店面租金、監控設備以及後臺大量的雲端部署都是不小的投入,而且由於前期技術的不成熟,設備維護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商品盜損問題也一直無法得到徹底解決,據業內人士透露,此前“無人”零售大量倒閉主要是因為貨損率高,因為“無人”商店提供的是開放環境,商品很容易被拿走。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事實上,經過行業大起大落,人們也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純粹追求“無人“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與其如此,不如真正迴歸到零售業的本質上來。

對此陳立平也表示,“無人”不是最終追求,最終追求應該從怎麼解決消費者痛點和需求出發,比如能給消費者節約時間、節約錢,這都是很好的出發點。

這樣的看法在多點的策略上也得到了佐證。據悉,作為一家技術公司,多點並不執著於幫助傳統商店實現絕對的“無人”服務,而是為其配備數字零售操作系統。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在物美超市裡,就大量運用了多點的智能自助收銀機,這些機器的存在並不是對人工收銀的一種取代,而是一種補充,它為超市解決的最大的痛點問題,是緩解了超市購物高峰期的人力收銀負擔,對於購物者而言,也切實解決了人們耗時排隊的問題。

對此多點Dmall智能硬件總監劉然也表示:“未來的零售一定是有人無人的結合,而且這個存在的’人’,將不光扮演一位收銀員或導購員的角色,還有可能是一個提供更高價值服務的人,能更好的提升用戶體驗。”

文字丨小羅號

疫情之後,“無人”零售真的能復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