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不同的意識理念,該怎麼有效的溝通呢?

清風與鹿


同理心是指兩代人都能設身處地地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對方的內心世界,能夠從對方的處境來體察他的思想行為,瞭解對方的內心感受。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能夠從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對方的意願和態度,並有效地把這些感受傳遞給對方,就會體驗到相互間的理解與尊重,產生溫暖感和滿足感,從而激發出彼此體諒和關心愛護的溝通氛圍。

  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在同理心的互動中來了解對方、感受對方的。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對父母的同理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父母對他的同理心的過程中,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及生活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的。其中,如果父母要讓孩子同理父母,首先父母要同理孩子,同理孩子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成就與錯誤、優點與缺點。父母給予孩子的同理心幾乎就是孩子同理心產生的土壤。

  與父母溝通是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父母是過來人,閱歷和經驗都比較豐富,孩子有些問題拿不定主意時,與父母交談是會有所收穫的,也許會出現代溝,但這並非不可逾越,它會隨著與父母交流的增多而縮短距離。而作為父母,他們是非常願意與子女交流的。孩子由於年齡、經歷和文化程度的差異,溝通當中可能會有障礙。但如果父母沒有要求子女必須實現自己“未竟的理想”,相反,而是積極與子女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接納孩子的意見,正樣才是正確的態度,也只有這才能換來孩子的理解與尊重。

  父母對孩子具有同理心,嘗試著從孩子的立場來了解孩子,與孩子產生同樣的感受和體驗,這是一種教育能力。在兩代人的溝通中,父母越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就越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遺憾的是有些父母習慣於從主觀看孩子的行為,往往以自身的經驗和感受來作判斷,習慣以自身預設或假設的既定標準來要求孩子,很少接納孩子的立場和看法,這樣與孩子的溝通必然受阻,產生事與願違的後果,具體表現為:

  當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時,就會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隨之會感到失望、沮喪,對父母的信任度降低,向父母敞開心扉的願望就會很快消失。

  父母對孩子沒有產生同理心,也就不能真正地接納孩子,很容易對孩子指責和批評,這種來自於父母主觀意識的“我向信息”會讓孩子產生反感和受到傷害,與父母產生對立。

  當父母不能真正同理孩子時,也就不能對孩子做出積極的回應,對孩子內心世界中需要得到引導和糾正的地方就不能產生建設性的幫助。

 


沐幽情感


孔安的意見是,放棄溝通,用行動。

假想有一群人,大半輩子都沒什麼選擇,被迫吃蘿蔔,並被告知蘿蔔是世上唯一可以吃的東西。久而久之,他們也會願意相信,蘿蔔是世上唯一可以吃的東西,其他的都是邪門歪道。

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所以,如果他們所生養的孩子,有一天忽然告訴他們:不只是蘿蔔可以吃,白菜黃瓜、雞肉豬肉都可以吃,這群人就會覺得很崩潰。

他們的選擇通常是:

儘量否定這一切,因為一旦接受了“其實除了蘿蔔,還有許多可以吃”,那他們的人生固守就會失去許多意義。

我們的上一代,就是這麼一群人。他們大多數人吃了許多苦,選擇也不多。他們經歷了單一的生活,覺得安全感是很重要的。一旦告訴他們有很多元的選擇,他們會覺得不安全,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失去了意義,諸如此類。

所以,不要用語言去跟他們溝通,用行動。

我父母從小不太管我,因為我總是能拿到可以的成績、可以的中學、可以的本科來給他們看。當然,在大學一年級,我爸媽還是試圖給我規劃一條路。我沒試圖反駁,只是安安靜靜的寫書出版、經濟獨立。

絕大多數愛子女的父母(某些純粹過管人癮的不算),在發現子女的經濟獨立,確切說,是“兒子/女兒掙錢比我多啦”時,就不太會那麼強橫的來管束了。

所以,溝通時,別試圖用語言去動搖父母長達數十年錘鍊出來的價值觀——沒有人會願意聽幾句話,就改變自己的人生信條、承認自己的許多堅持沒有價值——而是直接給出你可以經濟獨立的行動,讓自己不再是一個從屬的子女,而是作為一個對等的人,溝通會方便許多。


孔安的安


無法溝通,只能彼此包容。

年輕夫妻總會產生錯誤的想法,就是在與父母,尤其是對方的父母在交流中存在分歧的時候,總是試圖以勸說的方式改變現狀。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其實兩代人的觀點上有差異,不僅僅體現在某一件事上,究其根本這不是一個“點”的問題,而是三觀問題。

每個人經歷的人生都是他獨特的性格密碼,自己很難發覺,外人很難改變。也就是說,上一代人有上一代人的密碼,下一代人有下一代人的密碼。自己都不會認為自己有錯,同時也不太容易被他人所動搖。

所以,為什麼要試圖彼此改變和彼此折磨呢?換個思路,少進行觀點碰撞,避免太多生活交集。多包容對方的缺點,因為自己身上的缺點,對方也是在包容的。慢慢劃清生活圈,一切就變得和諧而美好了。





呦呦小姨


兩代人,不同的意識理念,其中消費理念也大有不同!

年輕人的思想觀念和意識理念都是緊跟社會現代市場營銷理念,其思想開放程度有著一種新穎的範圍界定,會直接刺激和影響到老年人的禁錮思路,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應反應。

當然,兩代人的溝通也是不容易的!首先看問題的眼界不一樣,所聯繫的思維導圖也有所不同!然而,從價格、外觀上都會產生不同的認同觀點!

因此,想要有效的溝通,就要老同志放下架子先退讓一步,然後再動員小同志讓著點老人,只能這樣!


992舒暢


彼此尊重吧!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這樣結果會好很多。


kawayiyaya


這是個好問題吶。

溝通,表達。

我們的口,是用來吃飯,講話。

講話是什麼呢?可以理解溝通嗎?

溝通又何來,表達而來。

表達又何來?感受而來。


小么妹醬


理念不同,但目的大部分是相同的,為你好,可以從這裡入手,用實際行動來說話


遷羽


改變自己,耐心去傾聽,然後學會理解,耐心去講解表達自己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