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婉转,娇颜隐藏了男人的须;梅兰绽放,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几年前一个和现在差不多的时间,我们来到泰州,寻找梅兰芳先生的雅韵。梅兰芳纪念馆,在泰州市中心,一座修复好的老宅子里。进门以后,不绝于耳的背景音乐,是梅先生优美的演唱。我一边游玩,一边细细辨认。我听出是“贵妃醉酒”和“天女散花”的唱段。都是梅先生代表作的精华剧目,也是如今中国京剧界难以达到的高峰。

水袖婉转,娇颜隐藏了男人的须;梅兰绽放,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蓄须明志的梅兰芳

京剧今日的式微,不可否认。“四大名旦”在几乎同时出现,呈现出各自个性的风格,与活跃的思想和创新意识分不开,如果仅仅“肖似”前人,形不成自己的独特。可惜现在的“艺术家”们更热衷于某门某派的承传,缺少开山立派的勇气。像不像,永远做不到自己。

纪念馆里遍植梅花,与梅先生的姓氏相契合。一株株正在盛开的梅花,犹如梅先生的绝世风华,也与先生的民族大义、气节风骨相一致。

梅兰芳出生于唱戏世家,生下来就别无选择地踏入这个行当,与当年子承父业的人一样。但是,对艺术的潜心研究,尤其在内容上放弃糟粕发扬精华(不改唱腔改唱词),在身段动作上的推陈出新等,使他很快如空谷幽兰一般,出现在人们眼前。至今人们乐道他练习眼睛灵活养鸽子,比女人柔美的兰花指等,都是功夫。

他很快成了大家。他是那时的顶流。有的人为了看他的戏,不惜跟着他走南闯北,有的人连家小都不顾了,那种疯狂,难以想象。我不知道那个年代的追星族,追逐的是艺术还是个人魅力。但是和现在的毒唯粉相比,要高出不是一点点。在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年代,流量是真功夫,不是刷出来的。粉丝是真爱粉,倾全力帮助偶像。看过电影《梅兰芳》的人,应该记得他身边那个鞍前马后忙不停的人吧。那不是经纪人,就是个粉丝。

水袖婉转,娇颜隐藏了男人的须;梅兰绽放,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童年梅兰芳

他是京剧艺术家。他也是京剧传播世界的媒介。日本很多人因为他喜欢了京剧。让遥远的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接受和喜爱上京剧,简直不可思议。梅先生做到了。一幅他带着博士帽的照片,说明美国人不但接受了京剧,对京剧的演出者,也给予了绝高的尊重。一九三零年,梅兰芳与卓别林在美国相识,彼此惺惺相惜。三六年卓别林在上海短暂旅游,梅兰芳陪他看京剧,并详细介绍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让卓别林深深记住了中国和中国京剧!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他将这个大写的人,写得酣畅淋漓!抗战爆发后,为了不在被日本人占领的国土上唱戏,他毅然避居香江,以卖画为生,养活一家老小。面对日本人一次次找他出山演戏的境况,他留起了胡子。这一节,史称“蓄须明志”。一个名旦角,粉红佳人。留起了胡子是什么状况?日本人还是不想放过他。他只得采取自虐的方法,注射了预防伤寒的药水,让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回避一次次难以拒绝的邀约。他的反抗,虽不是金戈铁马,却与他演绎的艺术形象不同,是铮铮硬汉的刚烈。

然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煤矿工人的矿井下,却出现了他曼妙的身姿和迷人的唱腔。新中国,给了他新的艺术生命。他每天忙并快乐着,为最普通的工农大众,为身负重伤的解放军指战员。他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了梅兰芳同志!

不要以为他扮演的都是柔弱的角色!刚烈的虞姬,挂帅杀敌的穆桂英等,在梅先生的演艺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先前对先生的了解,是京剧青衣。其实,穆桂英是刀马旦,他塑造表演,一样潇洒自如。

水袖婉转,娇颜隐藏了男人的须;梅兰绽放,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梅兰芳练功照

不仅是京剧。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昆曲,他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他以票友身份玩票出演的昆曲名段“游园惊梦”,现在很多专业昆剧演员都达不到他的水平!

一帧帧老照片,有的斑驳,有的新鲜。它们记录了梅先生作为演员、作为普通人的点点滴滴。走出纪念馆的屋子,我们转进后花园。这里,假山秀水,小巧玲珑。水面上,彩色的观赏鱼时不时探出脑袋,似乎讨要吃食,又像是为游客表演。小花园最大的特点,是梅。而我们,恰巧来访在梅花盛开的季节。

不止是梅花。园子里还有翠竹和兰花。梅兰竹菊四君子,梅先生名字中占了两种。梅花,因他骄傲,兰花因他颔首。因为他的绝代风华!他做戏为人的风骨,不就是那迎风斗雪的梅,清新雅致的兰吗!

京剧,中国的国粹。梅兰芳,国粹中的国粹。今天的京剧舞台上,哀怨的杨玉环,刚烈的虞姬,青春觉醒的杜丽娘等许多角色久演不衰,都是梅先生最想创造出人物的灵魂,也是他众多经典角色的代表。

水袖婉转,娇颜隐藏了男人的须;梅兰绽放,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永远的梅兰芳

现在,又是梅花盛开的季节。宅家的日子,网上找到梅先生的唱段听了几次。此情此景,无以言说,仿佛又回到那个梅花盛开的梅兰芳纪念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