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婉轉,嬌顏隱藏了男人的須;梅蘭綻放,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幾年前一個和現在差不多的時間,我們來到泰州,尋找梅蘭芳先生的雅韻。梅蘭芳紀念館,在泰州市中心,一座修復好的老宅子裡。進門以後,不絕於耳的背景音樂,是梅先生優美的演唱。我一邊遊玩,一邊細細辨認。我聽出是“貴妃醉酒”和“天女散花”的唱段。都是梅先生代表作的精華劇目,也是如今中國京劇界難以達到的高峰。

水袖婉轉,嬌顏隱藏了男人的須;梅蘭綻放,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蓄鬚明志的梅蘭芳

京劇今日的式微,不可否認。“四大名旦”在幾乎同時出現,呈現出各自個性的風格,與活躍的思想和創新意識分不開,如果僅僅“肖似”前人,形不成自己的獨特。可惜現在的“藝術家”們更熱衷於某門某派的承傳,缺少開山立派的勇氣。像不像,永遠做不到自己。

紀念館裡遍植梅花,與梅先生的姓氏相契合。一株株正在盛開的梅花,猶如梅先生的絕世風華,也與先生的民族大義、氣節風骨相一致。

梅蘭芳出生於唱戲世家,生下來就別無選擇地踏入這個行當,與當年子承父業的人一樣。但是,對藝術的潛心研究,尤其在內容上放棄糟粕發揚精華(不改唱腔改唱詞),在身段動作上的推陳出新等,使他很快如空谷幽蘭一般,出現在人們眼前。至今人們樂道他練習眼睛靈活養鴿子,比女人柔美的蘭花指等,都是功夫。

他很快成了大家。他是那時的頂流。有的人為了看他的戲,不惜跟著他走南闖北,有的人連家小都不顧了,那種瘋狂,難以想象。我不知道那個年代的追星族,追逐的是藝術還是個人魅力。但是和現在的毒唯粉相比,要高出不是一點點。在沒有電腦沒有網絡的年代,流量是真功夫,不是刷出來的。粉絲是真愛粉,傾全力幫助偶像。看過電影《梅蘭芳》的人,應該記得他身邊那個鞍前馬後忙不停的人吧。那不是經紀人,就是個粉絲。

水袖婉轉,嬌顏隱藏了男人的須;梅蘭綻放,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童年梅蘭芳

他是京劇藝術家。他也是京劇傳播世界的媒介。日本很多人因為他喜歡了京劇。讓遙遠的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接受和喜愛上京劇,簡直不可思議。梅先生做到了。一幅他帶著博士帽的照片,說明美國人不但接受了京劇,對京劇的演出者,也給予了絕高的尊重。一九三零年,梅蘭芳與卓別林在美國相識,彼此惺惺相惜。三六年卓別林在上海短暫旅遊,梅蘭芳陪他看京劇,並詳細介紹京劇的特點和表演形式。讓卓別林深深記住了中國和中國京劇!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他將這個大寫的人,寫得酣暢淋漓!抗戰爆發後,為了不在被日本人佔領的國土上唱戲,他毅然避居香江,以賣畫為生,養活一家老小。面對日本人一次次找他出山演戲的境況,他留起了鬍子。這一節,史稱“蓄鬚明志”。一個名旦角,粉紅佳人。留起了鬍子是什麼狀況?日本人還是不想放過他。他只得採取自虐的方法,注射了預防傷寒的藥水,讓自己冒著生命危險,迴避一次次難以拒絕的邀約。他的反抗,雖不是金戈鐵馬,卻與他演繹的藝術形象不同,是錚錚硬漢的剛烈。

然而,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在煤礦工人的礦井下,卻出現了他曼妙的身姿和迷人的唱腔。新中國,給了他新的藝術生命。他每天忙併快樂著,為最普通的工農大眾,為身負重傷的解放軍指戰員。他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成了梅蘭芳同志!

不要以為他扮演的都是柔弱的角色!剛烈的虞姬,掛帥殺敵的穆桂英等,在梅先生的演藝生涯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我先前對先生的瞭解,是京劇青衣。其實,穆桂英是刀馬旦,他塑造表演,一樣瀟灑自如。

水袖婉轉,嬌顏隱藏了男人的須;梅蘭綻放,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梅蘭芳練功照

不僅是京劇。有戲劇活化石之稱的崑曲,他喜歡。喜歡到什麼程度?他以票友身份玩票出演的崑曲名段“遊園驚夢”,現在很多專業崑劇演員都達不到他的水平!

一幀幀老照片,有的斑駁,有的新鮮。它們記錄了梅先生作為演員、作為普通人的點點滴滴。走出紀念館的屋子,我們轉進後花園。這裡,假山秀水,小巧玲瓏。水面上,彩色的觀賞魚時不時探出腦袋,似乎討要吃食,又像是為遊客表演。小花園最大的特點,是梅。而我們,恰巧來訪在梅花盛開的季節。

不止是梅花。園子裡還有翠竹和蘭花。梅蘭竹菊四君子,梅先生名字中佔了兩種。梅花,因他驕傲,蘭花因他頷首。因為他的絕代風華!他做戲為人的風骨,不就是那迎風斗雪的梅,清新雅緻的蘭嗎!

京劇,中國的國粹。梅蘭芳,國粹中的國粹。今天的京劇舞臺上,哀怨的楊玉環,剛烈的虞姬,青春覺醒的杜麗娘等許多角色久演不衰,都是梅先生最想創造出人物的靈魂,也是他眾多經典角色的代表。

水袖婉轉,嬌顏隱藏了男人的須;梅蘭綻放,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永遠的梅蘭芳

現在,又是梅花盛開的季節。宅家的日子,網上找到梅先生的唱段聽了幾次。此情此景,無以言說,彷彿又回到那個梅花盛開的梅蘭芳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