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情再次發生——專家首次解析出“罪魁禍首”

近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雲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騰衝市界頭鎮一養殖戶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疫情發生時,該養殖戶存欄生豬261頭,發病177頭,死亡97頭。

非洲豬瘟疫情再次發生——專家首次解析出“罪魁禍首”

養殖生豬

非洲豬瘟的防控是全球性難題,對於有效預防和治療相關病毒的藥物或疫苗需求緊迫。近日,我國科學家宣佈:首次解析出了“罪魁禍首”——非洲豬瘟病毒的精細三維結構,這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ASFV是一種有囊膜的雙鏈DNA病毒,是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的唯一成員,也是唯一的蟲媒DNA病毒。病毒粒子的直徑約200 nm,由4個同心層和1個大的DNA分子組成,呈現二十面體對稱結構,其基因組由中部的中央保守區(C區)及兩側的可變區(VL和VR區)組成,長度介於170~193 kb之間,該差異主要與右側可變區(VR區)的多基因家族(MGF)發生缺失、插入等變異有關。

11月2日上午,由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培育的12頭SPF級榮昌豬順利裝車,隨後將空運至位於黑龍江哈爾濱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用於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等科學研究。

SPF級豬(SpecificPathogenFreepig),也稱無特定病原豬,是通過無菌剖腹產手術獲取,在潔淨環境下飼養,經實驗室檢測沒有豬偽狂犬病病毒等9種病毒、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等5種細菌、豬弓形蟲等3種寄生蟲的實驗豬。

-End-

希望小夥伴們辛苦點下關注

以便為你們提供更多三農信息哦

非洲豬瘟疫情再次發生——專家首次解析出“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