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拿著大女主劇本颯氣登場。她畢業於985高校,是安家天下房產中介的金牌業務員。

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她的身體裡藏著巨大的能量。吃飯也要盯著電腦屏幕查資料,參加10公里跑還能拿第一名。

然而,她的生母潘貴雨找上門索債100萬,引出了她悲慘的身世。她是房家的第四個孩子,上面有三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房家一直想生兒子,結果連生四個女兒。

她剛出生,母親就想將她丟到井裡淹死,多虧爺爺及時出現,救了她一命,取名“房四井”。

在她讀書的過程中,母親多次想讓她輟學,也是爺爺一直供她讀到高中,然後通過勤工儉學艱難讀完大學。

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現在她總算出人頭地,能掙錢了,母親卻鬧上門來,要她出錢給窩囊廢弟弟買房子。

開頭提到她參加十公里跑能拿第一名,背後的原因也很辛酸。

從小到大,母親只要看她不順眼,就要給她一頓暴打。會有村裡人出來看熱鬧,但沒有人制止。為了自救,她只能拼盡全力奔跑,越跑越快,直到全家人都追不上她。別人跑步是為了健康,她跑步,是為了逃命。正因為這樣的出生背景,使得房似錦在工作上做得非常出色,當上店長這個位置。

而事實房似錦與孫儷本人的命運何其相似?

這是孫儷三年來首次迴歸小熒幕的作品,她所飾演的角色房似錦沒有刻意地營造完美人設,雖說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卻十分接地氣。

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而最近孫儷的一條微博,更是令人驚喜:飾演少年房似錦的演員,正是她的19歲的妹妹孫豔。

其實,這並不是孫儷第一次帶妹妹孫豔演戲。九年前大火的宮廷劇《甄嬛傳》,孫豔就曾飾演過童年甄玉嬈。

事實上,孫儷對妹妹能做到呵護多年實屬難得。很少有人知道,孫豔不過是孫儷同父異母的妹妹。而孫儷的童年卻因為父親的離開過得並不幸福,也因此對父親充滿怨恨。

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孫儷說:“童年給我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爸爸媽媽吵架,他們總是在吵。”

12歲那年,孫儷爸爸留下2000塊撫養費離開,從此對妻女不聞不問。2000塊錢對於一個離異女人帶著孩子討生活有什麼用處?

為了維持生計,孫儷媽媽白天在商場做售貨員,一個月掙一百多塊錢,晚上再去朋友的公司當保潔員。

最難的七年,孫儷媽媽咬著牙帶著孫儷熬了過去。那一頭的父親,卻再婚組建了新的家庭,還有了孫豔。

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媽媽的辛勞孫儷看在眼裡,她一度怨恨父親的不負責任,曾發誓一輩子不婚不育,甚至幻想過報復:“等有錢了我開著一輛跑車在街頭飛馳,等紅綠燈時看見路邊站著的爸爸,他也正在看著我,然後綠燈亮了,我開著車揚長而去,爸爸在後面默默地注視著我,神情傷感……”

可真等到她出演《玉觀音》大火,可以揚眉吐氣的時候,她卻發現,自己心裡並沒有報復的快感,甚至對父親還有一絲牽掛。

曾經以為父親再婚一定過得浪漫,後來卻得知爸爸與繼母生了一個女兒,靠經營雜貨店維生但生活相當拮据,她的情緒頓時變得複雜。複雜是因為,她內心也渴望“愛父親”。但是僵持多年的關係,這份愛該不該送出、該怎麼送出讓她為難。這時丈夫鄧超對她的勸誡,讓她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除了鄧超的鼓勵,母親的話也讓孫儷放心了不少。有一次孫儷試探性地問媽媽還恨不恨爸爸,想不到媽媽很平靜地說:“不恨,再怎麼樣,畢竟他給了我你這樣一個女兒,看著你,就不恨她了。”看著母親對父親也已經寬容,孫儷決定與父親和解。

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後來,媒體採訪父親,父親竟在鏡頭前維護她:“對這個女兒我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她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和她的媽媽的付出,看她現在很好,我覺得很欣慰……”

再多的恨,在那一瞬間似乎都土崩瓦解。在鄧超的開解下,她終於嘗試著去諒解父親:人都是需要感情的,人一輩子就這麼幾十年,為什麼要委曲求全,在痛苦中煎熬呢?

父母把我養大,我應該感恩,至於他們的感情,我永遠不懂,他們應該去選擇自己的生活。

後來,她還給父親買了房子,也經常帶著妹妹出遊、看演唱會,孫豔媽媽與孫儷媽媽淘金教育方法。

與父母的和解,是人生最重要的和解之一。當子女能夠感受到對父母的愛,並且也能夠開始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時,他們內心的糾纏就已經打開。他可以順利的接受愛,也可以順利的傳遞愛。他內心情感的通道暢通的打開,這將不再會成為他人生中的一道障礙。

“我慶幸自己的寬容讓童年時曾經破碎的那個世界,在我成年之後,重歸完整。”

柏拉圖說:“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有些傷害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原諒,但一味困頓在沒有結果的執念裡,折磨的不過是自己罷了。

真正的獨立,有可以脫離一段關係的底氣,也有建立親密關係的勇氣


有時候,放下並不意味著犧牲,反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擁有。放下,是一種成長和智慧。

遇到鄧超的孫儷是幸福的。她在婚姻中成長起來,諒解了父親。我想遇到孫儷的鄧超也是幸福的,他在採訪說:“因為有家庭,我也體會了更多的理解。”

莎士比亞曾說:“母羊要是聽不見自己小羊的啼聲,它絕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人無完人,父母也會犯錯。寬容父母的不完美,是每個人成長的必修課。人活於世,父母恩情是最無私珍貴的。切勿記親人的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