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本文來源 | 福建南大門官網 吳志煌


初稽山


(明)陳汶輝


髮髻爭妍削翠雲,

藤花鬥巧噴新春。

幽人不賞情何限,

終日雲陰鎖石門。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康熙版《詔安縣誌》記敘,初稽玉泉,十二景之一。戴冠曰:“初稽邾莒九侯,神明奧衍。瀑沬皆珠霏玉屑。自石榴、屏山諸前輩丸泥封此,玉泉之名,不關記載而傳者。謂其水瑩以洌,除惡去垢,無所不宜。則賢人君子之德,不與錫山中冷並列職方,則不登異物之意至哉,遐矣。若旱雩者,緣崖絕險,望百丈漈而文,則雷電追奔,委頓相失,為雨為龍。又初稽之傳信,玉泉之濫觴也。”

午後,陽光明媚。友人張君相邀抵金星鄉湖內村東坑尾自然村轄區內的初稽山,尋訪明初禮部給事中,累官至大理寺少卿陳汶輝早年隱居結廬處(初稽寺,當地又叫溪邊寺)故跡,而再次進入該村西北側山谷間的“石腳桶”峽谷。

“石腳桶”峽谷源自烏山山脈頂上的北庶村。兩岸高山峽深,落差大,呈階梯狀分佈,谷裡以遍佈多處遠古時代地殼運動及冰川形成的冰臼狀如腳桶而得名。水流出東坑尾村南,方平緩流進洋田溪流,迂迴穿行於湖內諸村,注入東溪。

而做為詔安廿四(十二)景之一的“初稽玉泉”景點,恰恰處在落差超大的石崖上。每當多雨時節,連日大雨,峽谷水流翻騰。至這裡從高崖之下,猛地墜落下去,聲勢浩大,水花四濺,水氣氤氳。令親臨現場一睹奇觀的遊客,看得目瞪口呆,極為震撼!清時邑人拔貢沈祖庚曾賦詩一首《初稽玉泉》:

劈開峭壁水潺潺,

萬道金光濆滿山。

豈是泉流通碧漢,

銀河瀉出到人間。

不巧,我們到達時不是雨後的時節,水流急速在峽谷上上下下石頭叢中忽閃忽現。初稽玉泉僅有一泓清流,從高高的崖頂急速從佈滿黑糊狀苔蘚的石壁上滑落下來,宛如幼兒園淘氣的小朋友在滑滑梯哩!

或許您正為沒遇到氣勢磅礴的水氣而悶悶不樂。可是,您沒注意到,您已進她靜謐的境界,那又是一番景緻。

瞧!一對年輕的戀人,男的揹著登山包,走在前面,女的輕裝上陣,跟在後面,兩人正小心翼翼往崖頂上攀爬。我在石崖下方不遠處水潭邊的石頭上,目不轉睛地注意著他們。兩個豆大的影子,在斜陽的輝照下,緩緩上升。男的在前面不時轉過身,照顧落在後面的女友。此時沒有掌聲歡呼聲,只有兩顆戀愛的心,在石崖上跳動,融入大自然之中。

不久,他們即將到頂了,我全神貫注地看著。只見男士輕鬆地上去,然後回頭轉身俯下伸手拉住女士,女士也輕鬆地跨上去。目睹此景,覺得有奇怪,莫非崖頂上後來有人工加以改造?前些年,到了頂上這裡,是要有人在上面拉,才能上得去的。正想著,那對戀人正往前面趕路,已在視線裡消失了。

初稽玉泉所在石崖,是整個“石腳桶”峽谷最為險峻的橫斷面,是天然的攀巖訓練場地。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這張是丹詔攝影協會許少球會長的《初稽玉泉》影印作品,見於連站大道動車站入口側,公交車停靠點《詔安風光》展示欄。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一九九二年版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詔安分卷裡頭的初稽玉泉圖片,流水量充沛。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初稽玉泉所在陡壁,手機裡頭再怎麼拍,也不出它的偉岸身姿,唯有親眼所見才震憾。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峽谷底頭,目之所及,盡是大大小小的石頭,因長期水流沖刷,擠壓得緊湊,不會“石弄石kong”(土話),穩固得很。人在上頭,隨著石頭的大小而呈起伏狀。

一路走來,腿腳有點酸了,汗也出來了。進入峽谷好久,峽谷中的水窪、水潭紛紛呈現,讓人不斷驚叫、歡呼!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有幾位小夥子索性跳進碧潭中,撲騰一番。不知什麼時候,早有人在潭中放置幾根杉木,漂浮於水面,用於游泳者抓住休憩,增添安全係數。這時節,潭水清洌冰冷,水底岩石滑溜溜,不是人人所能適應,當以慎處之。

聽口音,他們來自分水關一帶。交談中,知他們常年在外打拼。逢年過節回來,空閒時間,舉家結伴來石腳桶旅遊,已是這裡的常客了,粉絲極人士。知道不遠處峽谷上方的堤壩(初稽陂,灰沙練結構,夯實無比,明嘉靖間,名儒吳璞疏築)是“石腳桶峽谷”的擬定終點,遊人大多溯水到此方才收兵。

我們進入峽谷不久,便在一棵茂盛的松柏樹下發現一堆野外餐具、物品,一六十多歲的婦女正看管著。一問才知,她老人家不習慣爬石頭,讓孩子們儘管去,她自己在這裡守候,好個天下父母心啊!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明嘉靖間,邑人名儒吳璞疏築的初稽陂,至今功能尚存。這是連天大雨過後,水流越過陂(攔水壩)頂的壯觀場景,難得一見。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乾旱少雨時節,峽谷中所呈現的大大小小的碧潭,好美!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苔蘚一族依附在略為凹凸不平石頭表面上,盡情舒展。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峽谷中的石頭方陣一瞥。將近初稽玉泉下方碧潭稍前方,左側山谷間,一條不知名的峽谷加盟,同樣亂石穿空。因地勢略高,亂石堆底頭水聲潺潺。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清泉石上流。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袖珍小瀑布,真可愛!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奇異的植被攀附於平滑石頭表面的印痕,別具一格。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形狀、色澤奇異的石頭。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山花燦爛。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我們在初稽玉泉所在下方峽谷中,舉目環望,周邊陡峭的山體為繁茂的叢林所覆蓋。明陳汶輝的隱居處(初稽寺,當地又叫溪邊寺)到底在哪裡?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山風獵獵,在蔥鬱山林中、溪澗邊……山川風物無語,令人感慨!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詔安風光——初稽玉泉


吳志煌,1972年12月生,雲霄師範普師班畢業,小學老師,愛好鄉土文化,2019年12月成為漳州市作協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