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气”的病根儿找到了,原来是它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被闹钟或别人喊醒,双眼无神,不在状态,甚至心里憋着一股火,稍有不慎就会大发雷霆,这就是俗称的“起床气”。


“起床气”的病根儿找到了,原来是它


起床时的负面情绪是如何“启动”的?怎样避免“起床气”伤身?


睡醒脾气暴,“根儿”在睡眠


近日,一项针对2000名美国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受访者平均每年有300天带着糟糕的情绪醒过来,相当于每周约6天有“起床气”。


“起床气”的病根儿找到了,原来是它


导致“起床气”的主要原因,是睡眠受到了干扰:


  • 大约每周有3次因温度过冷、过热而半夜醒过来;

  • 每周至少1次被外界噪音吵醒,或做噩梦被惊醒;

  • 每年只有1/4的日子能安安静静睡到自然醒。


心理学认为“起床气”是一种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恐惧、不安、悲伤等,生活工作压力、作息是否规律等都会对它有一定影响。


起床时的负面情绪是如何被唤起的?

实验表明,人睡觉时,大脑进行着“睡眠周期”循环,也就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循环交替,交替1次为1个睡眠周期,每夜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为90~110分钟。


在睡眠周期循环中,如果刚好赶上快速眼动阶段被唤醒、打断,会产生特别的生理反应,人也更为疲惫,导致更强烈且更负面的“起床气”。


“起床气”的病根儿找到了,原来是它


从生理学上看,“起床气”也有其存在的依据。


  • 起床时,人体的体温和血压开始上升,心率、呼吸频率也在加快,同时身体处于缺水、饥饿的状态,这些与愤怒、焦虑等情绪的生理信号接近,暴脾气很容易说来就来。


  • “起床气”有时也和“晚睡强迫症”有关,睡得晚的人早上也要按时起床上班上学,睡眠不足为起床气添了把火。


值得注意的是,“起床气”现象在女性身上更为严重。


  • 英国一项问卷调查显示,24%的男性表示“从来没有起床气”,但在女性中这个数字不到14%。


  • 另外,13%的女性表示,她们需要2~4小时才能让自己从刚睡醒的坏脾气中平稳下来,而在男性中这一比例不到10%。


  • 每晚都能拥有优质睡眠的男性占人口总数的15%,而女性只有9%。


5件事赶跑“起床气”


如何消除和避免“起床气”,心理学专家推荐了5个方法:


1

戒掉“晚睡强迫症”

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容易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也会变得易怒。


睡前强制自己关上手机、电脑,让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如果很难做到,可以用特定的行为取代强迫性晚睡行为。建议的行为方式包括洗漱、做面膜、泡脚、洗热水澡等。

“起床气”的病根儿找到了,原来是它

2

做个小计划

睡觉前躺在床上,可以回忆几件美好的事情,比如阳光照在叶片上、河水泛起层层波澜。


也可以在睡前制订一个起床后的小计划,如吃什么早餐、饭后做什么运动,第二天醒来有所期待,有助心情变好。


3

消除负面想法

起床时的坏脾气通常可追溯,找出让你沮丧的负面情绪,如将无关的错误归咎于自己、将普通的失误归为做人失败、将极小的问题无限放大等。


换个角度思考,如觉得电脑需要修理很麻烦,但这一过程可以学到新技能,或对电脑有新发现。


4

起床后拉开窗帘

要想从睡眠状态中完全清醒过来,最好先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进来,给生物钟一个信号。


还可以顺手打开窗户,在窗边站立片刻,吸几口清新空气,给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加速清醒。


5

寻求外援

如果起床后常觉得被负面情绪压得喘不过气,沮丧持久不散,就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了。


“起床气”并非坏脾气人的矫情病,它是复杂的生理、心理交互反应。生命君提醒,请不要在早上招惹有起床气的人,不然你很有可能要挨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