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知道古代官員怎麼領工資的

我是小白科學說,今天來聊一聊一個奇怪的話題。古代官員是怎麼領工資的呢?

看很多影視劇,很少看到官員領工資的畫面。走到哪都是袖裡掏出銀票或銀錠,我們姑且算這個是合法收入(俸祿),那麼它們的銀票和銀錠是哪來的呢?哪兒領的呢?古代沒有銀行卡,是如何給他們按時發放俸祿的呢?一系列的問題今天給大家一一解答。

首先我們先看下古代貨幣,市場上常見的銅錢

一直很想知道古代官員怎麼領工資的

古代銅錢

相應的銀票也誕生了,起到了輔助的流通作用

一直很想知道古代官員怎麼領工資的

清朝銀票

白花花的銀子,影視劇裡的主角

一直很想知道古代官員怎麼領工資的

銀錠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官員是如何領薪水俸祿的呢,領的是銅錢還是銀票還是銀子呢?

官員薪水俸祿由國家發放,官員不可能為了領薪水跑一趟京城,不現實。實際上每個州府衙門都有財政部,負責官員的薪水核算發放。影視劇裡動輒幾百幾千兩白花花的銀子在古代是不存在的,金銀是很少流通作為薪資發放,一般是銅錢,再就是一般等價物,米麵和布匹等等。

一直很想知道古代官員怎麼領工資的

衙門

官員可自行前往衙署財政拿憑證領取自己的俸祿。

一直很想知道古代官員怎麼領工資的

清朝官員



據史書記載《唐六典》卷十九記述太倉署(隸屬司農寺)的職掌,“凡京官之祿,發京倉以給”,又有“受領粟官吏姓名”“與其年月日”都要“立牌如其銘”等語,以及“給公糧者,皆承尚書省符”的規定,因知宋代的做法或從唐代沿襲而來;此“尚書省符”,大概也就是尚書省戶部通過各單位發放到個人的領俸憑證。由該書的記載還可知,當時國子監和醫學院的學生領取生活用品和福利,是在太倉署領取的。

比如白居易兼京兆戶曹時的收入,便是“俸錢四五萬,月可奉晨昏;廩祿二百石,歲可盈倉囷”;俟步步高昇後,更是“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米以石計,錢是銅鑄,分量之重,體積之大,絕非現代公務員的一隻工資袋可比。

白居易待遇真心好,不過很多小官通常是領取的少量銅錢和一些穀物布匹可抵俸祿。

一直很想知道古代官員怎麼領工資的

有錢就是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