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李靖为何把想杀自己的哪吒留在身边,却把听话的金吒、木吒送给别人?

囿山绿城


别说得那么凄惨……李靖那两个儿子是有职事的,又不是送出去当干儿子的。

大儿子金吒,在西天如来那里做“前部护法”。

二儿子木吒,是观音菩萨徒弟,又称“惠岸行者”,在观音左右跑腿。

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第八回)

三儿子哪吒留在身边。此外,李天王其实还有一个小女儿(不是老鼠精那个干女儿),名叫贞英,不过名气不大。

天王道:“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侍奉如来,做前部护法。二小儿名木叉,在南海随观世音做徒弟。三小儿得名哪吒,在我身边,早晚随朝护驾。一女年方七岁,名贞英。(第八十三回)

金吒在西游记里没怎么出场,木吒倒是出现了好几次,经常和观音菩萨一起行动,和孙悟空打过,和猪八戒打过,收服红孩儿时也跟着跑腿。

(你看看上面那段话,是不是有“大儿子出去上班了,二儿子出去上班了,小儿子还在家”的感觉?)

金吒的工作单位是雷音寺,木吒的工作地点在珞珈山,只有哪吒和李天王是同一个单位了。另外两位工作地点离得太远,就算想回家住,朝九晚五,神仙也嫌麻烦不是?

而且李靖也是有手段对付哪吒的——就是他手里的那个宝塔。

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


北门猿


《西游记》中,李靖为何把想杀自己的哪吒留在身边,却把听话的金吒、木吒送给别人?在我看来这种结果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哪吒的来历。

我们知道,哪吒和托塔李天王原本并不是中国本土的神话人物,最早来源于古波斯的拜火教,之后传入印度,又由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在印度佛教神话中中,哪吒是毗沙门天王的三太子。毗沙门天王有三个儿子,但是大儿子没有记载,二儿子有记载但不出名,只有三儿子哪吒很有名。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和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及儒家文化开始部分融合,形成了中国本土的佛教。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中国文化的特别之处了。中国文化对待外来文化,有两个特别之处,一个就是包容性,兼收并蓄,另一个就是改造性。对于佛教中的人物也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对于哪吒的改造也成了必然。改造的结果是,哪吒有了本土化的父亲,毗沙门天王和唐朝初年的名将李靖合二为一了,成为了李天王,哪吒仍然是天王的儿子,保留了他们的父子关系。既然原来毗沙门天王还有两个儿子,那么就要寻找出另外两个儿子,于是就有了金吒和木吒,但这两个儿子是后来加上去的,前期并没有,所以并不重要。

除了出身改造之外,还要改造他的形象、经历,性格,以及故事的结局。按照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原则,哪吒有了完整的家庭,面貌也从凶神恶煞的模样改造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漂亮可爱的孩童形象。他的经历,也从只认佛不认父,与父亲不和的形象演变为为了救陈塘关百姓,割肉剔骨还父母的英雄形象。然后死而复生,莲花化身,重新成为了哪吒,刚开始仇恨父亲,但最终与父亲和好。从这些故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比如父慈子孝,家庭圆满,英雄救世,除强扶弱,除暴安良,嫉恶如仇等等等等。

虽然哪吒是被改造过的神,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是保留了下来,就是他是天王的三太子,虽然与天王不和,但是他的故事传说一直与天王是关联在一起的,所以,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哪吒也就一直与父亲李天王在一起,没有分开。而传说中的天王的另外两个儿子,没有多少记载,与天王的关联性不大,自然没有安排在天王身边。

第二个原因,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爱闹的孩子有人疼。

中国有句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爱闹的孩子有人疼”,做父母的,总是对于爱闹腾的孩子给与的关照要格外多一些。哪吒从出生开始,就是个不安分的小家伙,一个无法无天的人。虽然他屠龙抽龙筋,最后都是为了老百姓,我们赞赏他的英雄行为。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就是一个惹祸精,麻烦王。他给李家差点带来了灭顶之灾。虽然李靖的做法被人看做太狠心,但是他的做法却是为了挽救家庭,他的选择也没有多少错误。然而,他的做法却直接导致了哪吒的死亡,以至于哪吒重生后痛恨他的父亲。后来经过种种波折后,父子和好。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按照心理学上来说,哪吒的种种表现是不成熟的做法,后来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与父亲和好,收了自己的魔性,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而李靖把哪吒带在自己身边,也是怕他不够成熟,会在外闯祸,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而带在自己身边,即使是哪吒闯祸了,作为父亲,李靖也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或者替哪吒收拾残局,或者替哪吒背负罪责,或者借机教导好哪吒。无论那种做法,都体现了作为父亲的苦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父母所应该具备的责任。

这就好像孙悟空,孙悟空在去西天取经之前,大闹天空,自己称王,虽然大快人心,但是却是不够成熟的表现,直到西行取经,历经种种磨难后,终于心智成熟,最终成佛。而《西游记》的主旨也就在这里。

再看哪吒的两个哥哥金吒和木吒,早早独立,思想成熟,绝不会犯哪吒所犯过的幼稚错误,把他们放出去独立生存,李天王是很放心的,这就是他把哪吒留在身边,而把金吒和木吒送出去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权力的布局。

这个原因不一定能看得透,但是我们看看李靖的三个儿子跟随的人就明白了。

大儿子金吒,跟随的是佛祖如来,是如来座前的护法,也是菩萨了。如来是谁?是佛教的最高的神,佛教领袖,佛界第一人呢,决定佛界的一切生死轮回。跟着这样的神,金吒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在神仙和佛界的地位自然就低不了。

二儿子木吒跟的又是谁呢,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佛界的地位虽然不低,但是并不是佛界的第一人,也不能决定佛界的一切。但是观世音有一个特殊的地位,是神佛界所有的神仙都比不了的,那就是,观音菩萨在人间是神佛界的第一人。虽然有玉皇大帝,有如来佛祖,但是论起在人间的影响力,恐怕没有人能够超出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老百姓最信仰的神就是观世音菩萨了。也可以这样说,观世音菩萨在老百姓的心中相当于人间的王了。可见观世音菩萨的地位。跟了这样的人做弟子,木吒的身份不言而喻,自然也是很高的。

最后是哪吒,哪吒跟着父亲李天王,虽然不是神界第一人,但是李靖自己是跟着玉皇大帝的。玉皇大帝就不用说了,中国神仙界的皇帝,第一人,管理着人鬼神三界,地位崇高,权利无限。李靖又是玉帝座前的兵马大元帅,地位不用说,而且天天和皇帝在一起,权利也就不用多说了。哪吒跟着自己的父亲,也就相当于跟着玉皇大帝,跟着神界第一人,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权利地位都有了。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李靖对于三个儿子的将来考虑的十分周全,深谋远虑,在佛界、神界、人界,跟随的都是地位最高者,不仅保证了家族的荣光,也保证了家族权利的崇高。这种布局,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比起那些跟在一般神仙身边藉藉无名的小徒弟,小童子,我们不得不佩服李靖的智慧和远见。相比较起来,哪吒的那些所作所为,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中医饶大夫


大家知道,托塔天王李靖有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个个神通广大,法力非凡,而李靖并没有和三个儿子一起工作生活。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天王道:"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侍奉如来,做前部护法。二小儿名木叉,在南海随观世音做徒弟。三小儿得名哪吒,在我身边,早晚随朝护驾。"


也就是说,李靖将金吒和木吒都送给了如来和观音,自己留下小儿子哪吒在身边。本来这也没什么奇怪,大儿子二儿子长大成人了,送去外面深造,小儿子年龄小,留在身边言传身教也是人之常情。可事实上我们都非常清楚,哪吒年龄虽然最小,但实力最强,而且他与父亲李靖的关系不好,甚至积怨颇深。

仍然看西游记原著第八十三回,作者吴承恩旁白介绍,哪吒幼时大闹龙宫闯祸,李靖恐生后患欲杀之,后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魂魄跑到如来那儿告状。结果如来以碧藕为骨,荷叶为衣,重新造出了个哪吒。新哪吒记恨父亲,追杀李靖报仇,李靖只好求助如来,如来赠其如意黄金塔镇压哪吒,方才平息父子恩怨。



因此,李靖留着哪吒在身边,实际是埋了个地雷在自己脚下,他需时时刻刻提防着哪吒复仇,手里始终托着宝塔不放,所以才被人称为"托塔李天王"。原著: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


大家看,李靖这过的是啥日子啊!为了防止小儿子出其不意来报仇,他要日日夜夜手里托着宝塔不放,小编在想,他睡觉咋办?吃饭咋办?上厕所又咋办?手酸了不说,这基本生活也成问题了。所以说,这李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干嘛留这个不听话的哪吒在身边,那两个既懂事又听话的大儿子二儿子任何一个留下来也比留哪吒强啊!

当然,存在就是合理的。李靖何等精明之人?此举必定有他的道理,只不过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家试想,当初如来佛祖横插一脚,管起了李靖的家事,不但重新改造了哪吒,还赋予了他无上的神通,然后父子厮杀,如来以解决父子冤仇的姿态,赠李靖黄金宝塔。既然父子合解了,为了表示这是实情,如来需要李靖与哪吒一起生活,以此昭告三界,佛祖成功挽救了一个家庭。对此,李靖自然心神领会。


再者,哪吒在三兄弟中法力最强,曾法降九十六洞妖魔,而且他作战神勇,是打仗时最理想的先锋官。在这方面,玉皇大帝是非常清楚的,天庭也非常需要哪吒这样的战神,因此封其为三坛海会大神,协同他的父亲李靖降妖伏魔。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外人看来这也是最理想的组合。


最后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就是金吒、木吒二人天性纯静,适合修行,他们同时被如来与观音看中,收为贴身弟子。至于哪吒,性格直爽,易冲动,好打不平,时不时会惹出祸端,三界大能没有人敢留在身边,李靖也无地方好送,也只好留在身边早晚提防,共同为天庭效力。反正父子有的是时间,慢慢磨合,最终总会解决问题的吧!


囿山绿城


李靖能在天庭中当上托塔李天王、兵马大无帅这个职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自己的作战能力与指挥能力吗?当然不是,他靠的是自己家族的人际关系与社交能力,且不说他们一家都是肉身成圣,单论家族实力,他的三儿子哪吒,师从于太乙真人,是天庭的三坛海会大神,灵霄殿第一战将,虽然父子俩以前有矛盾,但他手中的玲珑宝塔专为降哪吒而来,这倒有恃无恐,大儿子金吒,师从于文殊广法天尊,后跟随如来佛主,是西方军吒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西方数一数二的人物,木吒,师从于普贤真人,是观音菩萨驾前护法惠岸使者,地位尊贵,所以这一家父子四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能吃得开,道教佛教都得给面子,仙界佛界都没人敢惹呀,这不比三个儿子都放在自己身边更加有用?





荒村钓叟



哪吒的故事是大家熟知的,怀胎三年零六个月、闹海擒龙、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莲花化身、无论是《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故事大概都差不多


但是哪吒父子真的和好了吗?我认为并没有,至少在《西游记》的描述中没有!熟知西游的读者都知道,李靖认了一个养女,一只金鼻白毛老鼠精。这白鼠精想跟唐僧啪啪啪……以获取他的真阳提升功力。后被悟空发现她供奉着哪吒父子的牌位,告上天庭,悟空拿了玉帝批的状纸去找李靖问罪。可李靖把这个养女给忘了,说悟空诬告他,拿刀要来劈悟空,被哪吒拿剑架住,李靖大惊失色。看原文描述:

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返大惊失色?

然后把哪吒故事、父子恩仇讲清楚,最后解释李靖为何大惊:

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道:“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哪吒弃剑叩头道:“父王,是有女儿在下界哩。”

我去,李靖得回去拿塔出来才敢跟儿子讲话,这是父子吗?分明就是仇人啊!所以说,这对父子根本没和好,哪吒怕的是宝塔服的是宝塔,而李靖也觉得他这个儿子并没有真正原谅自己,还得时刻防着他的。

既然如此,李靖为何还要把哪吒留在身边呢?何不像金吒、木叉一样让他出去跟着师父修炼呢?留个听话的儿子在身边不是更好吗?

没办法,哪吒父子受天庭所管,工作岗位都是上级安排的。

那李靖为什么不跟玉帝反映,换一换呢?拜托,李靖也是要面子的,大家都以为他们父子和好了,你现在让他自己跟玉帝说,自己怕儿子、管不住儿子,给他换个岗位?那李靖以后还要不要在天庭混了?所以他自己只能含泪不说!

但是李靖你也不能怪别人,要怪就怪自己教子无方、管教不严!

第一,哪吒一出世就能力非凡,但是善恶观、是非观尚未建立,你不加强教育和管束,就不怕他凭着能力和宝物去闯祸,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吗?他哪知对错,他想去闹海屠龙了吗?他以为自己在玩水,耍泥鳅呢!

第二,哪吒闯出祸了,你作为父亲也毫无担当,怕生后患还要杀他。你说他能不恨你吗?哀莫大于心死,你要杀我,好,我自己来,于是削肉还母、剔骨还父,咱们从此两不相欠。

第三,这个是在《封神演义》里说的,李靖更狠,把哪吒受香火的庙宇都给拆了,哪吒魂魄受了香火本来快要成人形了的,你把他庙宇拆了,他就要灰飞烟灭了,没办法他师父才给了他莲花化身。这这是见不得哪吒好啊!观众看了都恨你,何况哪吒!

当然,哪吒也做的不对,小时候不懂事就算了,受佛祖感化玉帝教育这么多年,还不能原谅自己的父亲吗?父母毕竟给了你第一次生命啊!


闲人九五二七


按照《西游记》的安排,李靖是个胆小鬼,金吒在如来那上班,木叉在观音那上班,是因为他们不惹事儿。哪吒和自己在玉帝那上班,是因为自己能管得住。安全。

在书中第八十三回,作者讲述了李靖和哪吒的恩怨。

哪吒出生时,手上就有“哪吒”两字。出生第三天,就下海洗澡,抽了龙筋,要给他做腰带。虽然孩子孝顺,但李靖怕他日后惹事,就想杀掉他。哪吒因此自尽。一缕孤魂到了西天。如来让他起死回生。结果哪吒要找李靖报仇。李靖无奈,找佛祖帮忙。佛祖又给李靖一座宝塔,镇住哪吒。佛祖说和。哪吒才算停手。李靖怕哪吒反悔,每天都手托宝塔。因此,被称为托塔天王。

西天是佛祖的地盘,天宫是玉帝主管。李靖双方都不想得罪。三个儿子加上自己,一边两个,取个平衡。西天佛祖和观音法力无边,金吒在如来那护法,木叉在观音那当徒弟。都属于打杂的性质。这俩儿子性格好,不会惹出乱子。

玉帝这边就不一样了。玉帝主管天宫,是修行的结果,跟法力无关。也可以说靠的是品行和资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他能做的,就是到处找人帮忙。

李靖是天神,需要上班。哪吒出生三天就敢打死龙太子。放家里肯定惹事儿。他被佛祖救活后,又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这样的本事,万一造反,也只有靠着宝塔,才能制服他了。因此,李靖左思右想,也只能时刻不理带在身边。所以,大家看《西游记》原著时,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哪吒每次出镜,李靖都在身边,都拿着宝塔。

就一次放下宝塔,还给吓了一跳:

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

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道:“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

哪吒只是怕李靖砍了孙悟空,不好收场,拿剑架了一下,就把李靖吓坏了,赶紧回手取塔。可见李靖胆子是有多小了。

所以说,李靖把脾气秉性温和的放出去,把无法无天的放身边,主要是怕哪吒惹事,还得连累自己,不好收场。你想呀,卷帘大将就打碎了个杯子,就给扔到流沙河了;天蓬元帅因为调戏了嫦娥一下,就给投了猪胎。

玉帝本事不大,规矩挺严。像哪吒这样,随便闯个祸,都小不了。那时候,黑锅可都得李靖背着。所以,李靖不得不小心。家里有个熊孩子,家长能不小心吗?毕竟要养家。

其实,李靖不知道,哪吒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最起码,在《西游记》里,都是个乖乖娃。尽管他叫恶哪吒。


月淡风青


关于李靖一直把想杀自己的哪吒放在身边,试着分析了一下。

潜移默化。哪吒不好管教、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希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断的潜移默化成为哪吒学习的榜样,让他改变自己的那种跳脱的性格。

赎罪。哪吒出生时,李靖想要杀了他,心里一直很内疚。带在身边,希望用时时的关怀,去改变他对哪吒的那种内疚心理。

子承父业。两个儿子都在外打拼,家里不能没有继承之人,哪吒呢除了性格上面的有些缺陷之外,其他条件都符合,这么大的一个家业,总要有人来继承。

事业更上一层。天天在外当打水,总有一天会失手啊!能不打打杀杀最好了!而且离领导,常带在身边希望领导什么时候给个面子,换个更轻松点的又有实权的职位!岂不美哉!

  • 所以说,不管是为了赎罪还是为了子承父业,还是为了锻炼能力都必须带在身边!

路漫漫且远兮


穿肚兜、光脚丫、丸子头、包子脸、莲花衣、手着火尖枪、身套乾坤圈,肾披混天绫、脚踏风火轮的胖娃娃,这一系列的形容词都是形容“魔童”哪吒的。作为父亲的李靖,三个孩子,哪吒最小,在传统观念上来说,越小的孩子,父母更愿意留在身边照顾。因为不放心,更何况他是哪吒,一个不省心的小孩。

从哪吒的故事中能让我们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靖是陈塘关总兵,一个地区的老大,生了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哪吒最小,父亲认为这是个怪胎,要斩立决,但是母亲不让,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村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怪胎,李靖夫妇不让哪吒出门,生怕收到一点伤害,同时,也怕他伤害别人。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

正义的哪吒,自然不能忍,三下五除二,龙王三太子龙鳞也没了,龙筋也没了。惨败!

龙湾三太子的爹,东海龙王立刻找上门来,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要淹了陈塘关,公报私仇。小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肉剔骨,还于双亲,借着荷叶莲花之气脱胎换骨,变作莲花化身的哪吒。

哪吒算是除了孙悟空以外唯一一个被青少年崇拜的动画人物了,因为我们都想像哪吒一样,对邪恶奋起反抗,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也想拥有她身上那么多的法器,同时还想得到高人的帮助等等。

因为都有对哪吒的崇拜和向往,使得《哪吒之魔童降世》仅仅上映五天,票房就破10亿。再次证明了我们对哪吒的喜爱,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李靖是想让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哪吒,并且让自己对哪吒的亏欠用行动一点一点弥补他。


十二十页


把哪咤留在身边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李靖手上有燃灯古佛赠送的七宝玲珑塔,这个塔是专门用来镇压哪咤的逆反心思的。

二是哪咤已经得道,肉身成圣,此时他心里的恶念已经压缩到最低,留在身边的危险性比较低,即便发作,也有能制住的法宝。

三就是虽然哪咤危险性大大降低,但是还有可能发作,在外边没有李靖的宝塔,一般人降伏不住。

至于金吒和木吒,一个是他们学艺未精,二则他们是正常的修道,出去历练历练是应该的,三则是古代的师门关系到传承,是比较严肃的,一旦拜师,若是想在修仙道路上走的更远,就得以师门利益为重,更别说他们还属于学艺未精那一撮了。





飞云冉冉


大家知道,托塔天王李靖有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个个神通广大,法力非凡,而李靖并没有和三个儿子一起工作生活。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天王道:"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侍奉如来,做前部护法。二小儿名木叉,在南海随观世音做徒弟。三小儿得名哪吒,在我身边,早晚随朝护驾。"

也就是说,李靖将金吒和木吒都送给了如来和观音,自己留下小儿子哪吒在身边。本来这也没什么奇怪,大儿子二儿子长大成人了,送去外面深造,小儿子年龄小,留在身边言传身教也是人之常情。可事实上我们都非常清楚,哪吒年龄虽然最小,但实力最强,而且他与父亲李靖的关系不好,甚至积怨颇深。

仍然看西游记原著第八十三回,作者吴承恩旁白介绍,哪吒幼时大闹龙宫闯祸,李靖恐生后患欲杀之,后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魂魄跑到如来那儿告状。结果如来以碧藕为骨,荷叶为衣,重新造出了个哪吒。新哪吒记恨父亲,追杀李靖报仇,李靖只好求助如来,如来赠其如意黄金塔镇压哪吒,方才平息父子恩怨。

因此,李靖留着哪吒在身边,实际是埋了个地雷在自己脚下,他需时时刻刻提防着哪吒复仇,手里始终托着宝塔不放,所以才被人称为"托塔李天王"。原著: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

大家看,李靖这过的是啥日子啊!为了防止小儿子出其不意来报仇,他要日日夜夜手里托着宝塔不放,小编在想,他睡觉咋办?吃饭咋办?上厕所又咋办?手酸了不说,这基本生活也成问题了。所以说,这李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干嘛留这个不听话的哪吒在身边,那两个既懂事又听话的大儿子二儿子任何一个留下来也比留哪吒强啊!

当然,存在就是合理的。李靖何等精明之人?此举必定有他的道理,只不过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家试想,当初如来佛祖横插一脚,管起了李靖的家事,不但重新改造了哪吒,还赋予了他无上的神通,然后父子厮杀,如来以解决父子冤仇的姿态,赠李靖黄金宝塔。既然父子合解了,为了表示这是实情,如来需要李靖与哪吒一起生活,以此昭告三界,佛祖成功挽救了一个家庭。对此,李靖自然心神领会。

再者,哪吒在三兄弟中法力最强,曾法降九十六洞妖魔,而且他作战神勇,是打仗时最理想的先锋官。在这方面,玉皇大帝是非常清楚的,天庭也非常需要哪吒这样的战神,因此封其为三坛海会大神,协同他的父亲李靖降妖伏魔。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外人看来这也是最理想的组合。

最后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就是金吒、木吒二人天性纯静,适合修行,他们同时被如来与观音看中,收为贴身弟子。至于哪吒,性格直爽,易冲动,好打不平,时不时会惹出祸端,三界大能没有人敢留在身边,李靖也无地方好送,也只好留在身边早晚提防,共同为天庭效力。反正父子有的是时间,慢慢磨合,最终总会解决问题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