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刻畫了底層人民的“善與惡”

引言

日本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在人性面前,人們總是渺小的存在。”

導演善於剖析人性,審視人性,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人性的陰暗面還是光明面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小偷家族》中所有家族形態的刻畫和呈現指涉日本的社會問題,偷盜、騙保、誘拐、援交、啃老等,或許是日本現實生活中真實事件的縮影,有關社會問題的表現也令該片更具現實主義意義

《小偷家族》:刻畫了底層人民的“善與惡”


《小偷家族》講敘了毫無血緣關係的六個人,因為“偷東西”聚在了一起,他們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互相抱團取暖,其實每個人心中都隱藏著自己的秘密。

  • 人性的本質“善與惡”

著名的編劇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寫道:“人物性格真相,在人處在壓力之下做出選擇的時候才得以揭露。壓力越大,揭示越深,選擇性越能夠真實的體現出人物本性。”

小偷家族》並沒有明確的歌頌善和抨擊惡,但是導演最終還是親手拆毀了自己一手創造的小偷家族,表明了他對惡不縱容的立場,即便這種惡是夾雜著善意的惡。影片中每一個角色充滿了複雜性,他們總是在善與惡來回的切換。

《小偷家族》:刻畫了底層人民的“善與惡”


信代作為這個家的女主人,先有和老公出於正當防偽殺死前夫,再有經常性偷竊行為,在家暴環境下成長的她,恨透了有血緣關係的原始家庭,於是後來她選擇了無血親的家庭,因為這種家庭是可以選擇家人的,由於她不能生育的原因,她收養了的第一個孩子,筆者看到她在監獄的落淚,推測祥太肯定是她處於私心收養的,以來彌補情感上的缺失,所以她的淚水是愧疚的,最終也告訴了孩子真實家庭的

她的偷竊、誘拐兒童、縱容小孩偷盜。以她自己的視角去看,是無傷大雅,但是從社會角度看,這些本就是一種不可原諒的惡,縱使我們對她的惡是同情的,她甘願丟失工作,保護尤里不再回到那個充斥暴力的家,她選擇了讓祥太回到原本的家,選擇了替丈夫扛下所有的罪行,這段鏡頭我們能看出她的惡是私藏了一份善,是枝裕和鏡頭下的信代最終還是選擇了救贖。

《小偷家族》:刻畫了底層人民的“善與惡”


結局這家人被拆解的支離破碎,正如他們當初組建在一起那樣不牢固,因為他們的連接是利益,而一切相互取暖的情感是建立在謊言之上,拆分這家人是最正確、最無奈的方法,但這種狠毒的拆分相比以前的拼湊是更好的結局,因為以前他們學到的知識是扭曲的,他們的世界觀是變質的,夢裡的家族總是舒適的,但這種舒適付出的代價太大,並不是所有的舒適都值得犧牲,成長總是要付出傷痛的代價,所以是枝裕和為他們選擇更殘酷的一條路,手臂上的傷痕會癒合,但是皮膚是有記憶的,記憶在心靈的創傷是無法癒合的。

寫在最後


小偷家族》導演應該是在探討正義與非正義的道德模糊性。犯罪的家庭遊走在社會邊緣卻釋放很多溫暖與感動;法律無瑕疵的父母卻在精神上虐待孩子。拍攝“負面”人物時導演全用暖色調,“正義”人物時畫面卻處理的異常冰冷。電影一如繼往的平靜不渲染不煽情不說教,但不自覺地會引發觀眾自己去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