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刘备会把天下交给汉献帝刘协吗?

哼哼哈嘿l


刘备既然把自己当成了汉王朝的后裔,自己努力打下的天下,他肯定自己去继承,他也是这样在做,有可能汉王朝的名号不能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1、刘备打着汉王朝的旗帜的初衷主要是把自己当成汉朝后裔,便于自己号召诸位英雄。

2、便于自己以仁义之师行事,自己做什么都理所当然(就好比在自己家里做事,方便)

3、一种怜悯之心,皇叔身份在自己弱小时便于群雄给予照顾。

纵上所述,刘备是不可能的!



归乡客


首先纵观整个《三国演义》我们都是知道,书中通篇贯穿“尊刘贬曹”的思想。把刘备刘备塑造成一个为了“匡扶汉室”皇室宗亲,而曹操却被冠以“国贼”之名。那么在这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汉献帝落在刘备手里,尤其是刘备除去国贼曹操,统一了天下,那刘备会不会把皇位让给汉献帝刘协呢?

首先,刘备虽然被称为皇叔,但刘协是东汉创始人光武帝刘秀的后代,而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一个分支后代,虽然都属于刘邦的后代,但一个是东汉一个是西汉,而且中山靖王后代有几百个,刘备只是这几百个王世子中其中一个的后代。可以说跟汉献帝刘协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实际上汉献帝刘协也并不认为刘备是他的真正皇叔,他们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利用,刘备需要一个证明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借口而已。虽然当时刘协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中没有实权,但是有谁的证明能比皇上的亲口承认更重要的,同时当时的刘备手中有些军队,却不被人重视,这和其他的正统汉室宗亲不同,刘协需要一个在外部聚集力量的人,来聚集忠于汉室的力量。而刘备用汉室宗亲的名义召集的手下的人大多都是忠于汉室的,一旦刘备推翻曹操,那么刘协就可以轻易的收回权利,所以刘协承认刘备是自己的叔叔。

但从禅让的角度来说,他名义上皇族的身份还不如没有。献帝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要禅让给刘备?但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汉献帝的子孙肯定都已经性命不保。若是献帝儿子还在,刘备就没有理由抢夺皇位,不然和他说的匡扶汉室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这一点跟刘秀不同,刘秀是正宗的景帝后人,入了皇家族谱的。所以刘备说什么“匡扶汉室,忠君报国”之类的,只是个逐鹿天下的借口罢了。

再者,刘备野心其实一点不比曹操小,也想要一统天下,继承高祖、武帝的不朽功业。要登基为帝。易中天曾今从他的两个儿子刘封、刘禅的名字上说刘备有称帝之心。后来刘备有称帝之心也慢慢表现出来。

在刘备落难逃到许昌时,国舅董承曾私下向刘备表示汉献帝想除去曹操,刘备虽然咬牙切齿,满脸悲愤,并与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不过排在刘备心中第一位的还是怎样摆脱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据势力。还有就是他在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时,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与东吴、曹操抗衡,成为第三股势力。而非如何营救汉献帝刘协。如果刘备真凭自己的割据势力,打败了曹操,他会甘心只做一个开国功臣,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给汉献帝吗?答案是否定的,世上真没几个人能真真摆脱权力的诱惑。起码刘备不行。

虽然刘备迫于汉献帝禅位给曹丕的压力下称帝,一是不想承认汉室已亡,因为若是不称帝,就等于承认汉室已亡。另一方面估计是为了给孙权以压力。孙权历来自称汉将。称曹操为魏贼。而今刘备称帝,又自称是汉室的延续,所以孙权在政治上就低了一头。但是刘备登基称帝以后,他之前隐忍的品质就荡然无存了。称帝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布“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以报关羽之仇,全然不把曹丕篡汉的国仇放在心上。对于这个决定,蜀国当时的大臣很多人都进行了劝谏。

时任翊军将军的赵云力劝刘备分清主次矛盾。“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懈,非策之上也。”但刘备就是听不进去,在众在臣谏阻无效下的情况下,起兵七十五万(这个是蜀汉对外兵势最大的一次讨伐战)讨伐东吴。面对刘备的一意孤行,朝中大臣很是无可奈何,就连群臣之首的诸葛亮当时也选择了沉默。面对蜀国气势汹汹的攻势,吴国这边也有些慌乱了,当时夺取荆州时,想到了和蜀国关系可能会交恶,但是当时魏国太强,吴、蜀两国都不可能单独对抗,所以东吴没有料到蜀国会兴兵来攻。

面对蜀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势,杀得吴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孙权没法可施,不得不送还张飞人头和范疆、张达二人,并许诺归还荆州、并且派孙夫人来求和。但刘备并不领情,反想乘机并吞东吴。但最后用兵失策,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也病逝在白帝城中。

其实在刘备心中他要做的并不是“匡扶汉室,拯救天下”的汉室宗亲。而是要做汉光武帝刘秀那种继往开来的帝王。





阿狸阿


肯定是不可能让给刘协的。当曹丕三辞三让接受了献帝禅让,汉在法理上已经结束了,刘协已经是亡国之君了。

这个时候刘备在西川称帝建国,延续了汉帝国的国祚,如果最终如诸葛亮所愿还于旧都,那是什么?再造大汉天下,于汉朝而言是和刘邦刘秀在一起相提并论的。

这时候刘协面对这个英雄皇叔还有何话说?幸亏有陛下,不然我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乱臣贼子苍髯老贼,你枉活.....(对不起,串台了)

真有这样的情况,第一个跑去成向刘备投诚且立刻确认刘备合法性的就得是刘协,且哭的凄凄惨惨,祈求余生能在祖庙谢罪度过。且这是真心实意的恳求。

而大耳贼呢?在一帮汉末臭流氓中,大耳贼算是厚道的了,刘协估计也能善终。

至于让位?说了大耳算厚道的了,犯得着这么打刘协的脸吗?客气话都不会说。真对刘协说中央已经决定了,由你来当这个大汉天子,刘协估计还以为大耳对自己有猜忌,一番磕头保证以后,心眼小点回家还得喝瓶药以死表明自己的决心。



生活大话家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刘备会把天下交给汉献帝刘协吗?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过,会不会交给汉献帝,这个问题让我们逐步分析一下。



第一点


刘备最初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声,加入了反董联盟,他自己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就是中山靖王之后,一直靠着这个名号来匡扶汉室,视为正统。为什么拿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声呢?


因为中山靖王子嗣太多,而且已经过了数年,根本无从知晓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他这一脉根本就不是重要的一脉。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祖上是谁,为什么坚定地打着中山靖王的旗号?就是为自己成为正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算他是中山靖王之后,有必要随时都挂在嘴边吗?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不就是刻意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这背后隐藏的就是想要推翻暴政,这为其一,确实值得称赞。这其二就是推翻之后自己作为汉室正统,也要分一杯羹,如果有机会夺得皇位,再好不过。



第二点


记得有一次诸葛亮问刘备,大概意思就是,“主公是否想要称帝”?刘备这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是不会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现在脸上的,但是刘备却有些激动,被诸葛亮看在眼里。诸葛亮心里也知道,其实刘备早就有称帝之心,从势力扩大之后刘备就像变了一个人,像一个帝王一样去看待事情。刘备一直没称帝,只是时机未到,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想必皇位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用哪种手段我们就没必要去猜测了。



第三点


刘备征战多年,两鬓白发,一直在奔波,指挥战局,劳心劳力,终于打拼下来江山。怎么能能舍得双手把这江山献给汉献帝这个多年的傀儡皇帝吗?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难。以刘备伪君子的性格,当然不会把江山送上,只会客气一番,如果汉献帝敢要,那么命不久矣。



第四点


就算刘备把江山送给汉献帝,汉献帝敢要吗?汉献帝只是被当作傀儡,不是无用之人,如果汉献帝是一个比较傻的人,可能早就命丧黄泉了。汉献帝知道,自己做傀儡的时候挟天子的那个人,想要换个皇帝轻而易举。所以汉献帝一直都在隐忍,数年的隐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刘备奉上江山,汉献帝也会禅位给刘备。



总结:


综合上述四点,刘备有很大几率不会把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交给汉献帝,就算给汉献帝也只是客套一下,汉献帝想要皇位,必定要以生命为代价。


这里是竹韵笔谈

此文仅代表个人分析观点

如果观点不对请指正


竹韵笔谈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刘备会把天下交给汉献帝刘协吗?

看了提问,我哑然失笑,觉得题主很傻很天真!我认为: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他是绝对不会把天下交给汉献帝刘协的!

1.刘备是一代枭雄,他打天下 就是为自己坐江山。

煮洒论英雄时,刘备数尽天下叱咤风云的豪杰以为英雄,文韬武略的曹操都不认同;曹操认定,天下的英雄只有刘备和曹操自己罢了,那个时候,刘备如一只一无所有的流浪狗,颠沛流离,丧魂失魄,寄人篱下,这样窘迫的状态下,刘备就受到了曹操的称赞与欣赏,认定他不是久居人下的大人物;何况他取得了江山,有了君临天下的基础呢?

刘备非同一般,既与曹操齐名,我们分析曹操的所作所为后加以猜测:曹操劫持了刘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为他征战四方、师出有名的政治工具,在他基本上统一北方后,没有丝毫尊重汉献帝的意思,把刘协当作了傀儡,还公然诛杀了献帝的皇后;他就根本没有把打下来的江山交给汉献帝的意思,惹不是荀彧等汉朝旧臣的极力阻止,又有刘备与孙权的虎视眈眈,曹操早取而代之了;依此类推,同为奸诈鼻祖的刘备如果统一了三国,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把天下交给侄儿刘协的。




2.从刘备对益州同姓宗室刘璋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顾虑道义与血缘关系的正人君子。

在权力面前,刘备是没有多少亲情可言的,我们审视下虚伪的刘备对待同姓宗室益州刘璋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为了权益,他从来没有顾虑过道义与血缘关系,刘备之“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只是他为自己开疆拓土、收揽人心的口号罢了,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刘备也会用和曹操一样对他加以利用,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而不会从心里对汉献帝刘协俯首称臣的!

你看看刘璋的下场就知道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他欺世盗名的手段应该比曹操更高明,更有欺骗性!只是毕竟作为皇叔,他处理自家事物要温和点,但是要刘备交出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江山,那是痴人说梦的一相情愿,这个织席贩履的家伙根本没有这个气度与胸怀,更不用提忠诚度了!


3.刘备无利不起早的处世原则也决定了他不会把天下还给献帝刘协!

同为刘备的侄儿,我们来看看刘备对刘琦的态度,荆州是刘表的,他死后,他的儿子刘琦成为荆州刺史,在这一时期,关羽成为了荆州水师的统帅,刘备自己负责江夏的防务。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结束以后,足智多谋的刘备就牢牢地抓住了军权,第二年,刘琦因病一命呜呼,刘备就顺理成章地把战略要地荆州纳入了自己的囊中;作为政治人物,刘备是有战略眼光的人,他在荆州没有帮侄儿出真力的意思,他的目的是要人家的地盘,这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伪君子。

总之,刘备是有政治野心的人,夷陵之战后,他已意识到自己统一天下的愿望难以实现了!倘若他统一了北方后,他会巧妙地取大汉政权而代之以蜀汉政权,他刘备不是省油的灯,与曹操是一路货;为了障人眼睛,刘备不会废帝自立,但他依旧会像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还是让自己的儿子阿斗坐北朝南!

  


希望星晨58298869


刘备对于汉朝政权的忠心是毫无置疑的,也正是基于此,刘备的急公好义,为复兴汉室江山出生入死的个人魅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他的身边凝聚了很多的仁人志士。关张万夫莫敌,卧龙凤雏胸有锦绣,赵云黄忠赤胆无敌。刘备统一天下,这本身是个假设的命题,历史没有假设。如果真的这个假设成立的话,就算刘备愿意把政权交给汉献帝刘协,刘协能接得住吗?一个亡国之君,在国家风雨飘摇的危急关头,刘协有过什么作为挽狂澜于既倒?唯唯诺诺,哭哭啼啼,就算有几个遗老遗少支持,经历过天下群雄蜂起兵祸摧残的汉王朝,刘协根本没有能力维持。更何况,汉室倾颓,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桓灵二帝的传承人,民心尽失。刘备麾下文臣武将,鞠躬尽瘁,马革裹尸,那些仁人志士们同意刘备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那个葬送了社稷的人吗?国家初统,百废俱兴,汉献帝既没有一呼天下诺的号召力,又怎么会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刘备也不可能把江山给刘协。




神池泉涌


从历史上看,刘备统一的可能性极其小,毕竟他和曹操之间的实力对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既然是假设,那么可以想想,如果是刘备统一了,而当时汉献帝还健在的话。那不存在刘备把天下让给汉献帝刘协的问题,因为正牌皇帝本来就是汉献帝。刘备难道是想当反贼吗?那他的正当性一下子就没了,马上变成了天下共讨之的汉贼。大耳再蠢,也不会走这条路的。

所以,刘备是不可能那么做的。最大的可能,还是照曹丞相的药方来抓药。自己就来辅政,开霸府。自己的兄弟都可以和皇室联姻。其实,像张飞这样的富户,本来就是和夏侯家、刘备家都是有姻亲关系的。大家互相结个亲,后面很多事也名正言顺了。

刘备本来就是汉室宗亲,自己不当皇帝,也可以为子孙想办法。这可比曹丕搞得那个禅让,要容易多了。


闲聊三国


你好,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如果刘备真统一了三国,也不能还政给汉帝。这是一个权力和利益问题,一开始是打汉帝的旗号,是因为没有资本,后期厉害了那是样子,都是政治家的游戏。



用户树下阳光


刘备,世之枭雄,打着“光复汉室”旗号,刀光剑影,先取荊州为家,后取西川,汉中。一路艰难,可想而知。确实,打江山难,但守江山更难!如果刘备统一三国,真的让与汉献帝刘协,刘协守得住别人帮他打下来的江山吗?刘协这个守成之君,自己的大汉江山四分五裂,他自己是守不住的,可见他的能力不怎样,至少实力不允许。刘备愿意让出帝位吗?也是不同意的,从他两个儿子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蛛丝马迹:一个儿子名字叫刘封,另一个儿子名字叫刘禅,合起来叫封禅,刘备心里争当皇帝已非常强烈了。



历史温度7758


自然不会,无论是谁统一了三国,汉献帝都会变成鸡肋一样的人物,杀了不是不杀也不行,其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卑鄙了一些,但是无论汉献帝落到谁的手里,就算是仁义的刘备手里,汉献帝也难逃被人摆布的命运罢了,汉献帝的确可怜但谁叫汉室已经衰败无力回天了呢?

其实刘备是仁义但是这不过是刘备打天下的招牌罢了,靠着这个以及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计谋才勉强三分天下,刘备与关于张飞这三个草根逆袭之路走的很是坎坷,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着实不容易,虽然蜀汉的力量一直很薄弱但是刘备真的尽力了,三国之中一直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最强,因为曹操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如果刘备有了汉献帝怕是也会如此吧。

汉室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刘备要是有了汉献帝也会走曹操的老路但是因为仁义的名声在也许做的会隐晦一些罢了,但是如果是刘备真的统一了三国,那么汉献帝的结局也许不会那么悲催但被软禁还是免不了的,汉献帝无论在谁的手里都是一样的,都免不了被摆布的命运,即使仁义如刘皇叔也会如此,权利游戏都是残酷的,哪有那么多温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