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有八个儿子,却让一个不得宠的庶子成为了新君,原因为何?

dj小周


顺治是满清入关第一位皇帝,丰功伟绩留下的不多,风流佳话倒是不少,虽然英年早逝,却生下八位儿子,即孝康章皇后所生玄烨、孝献皇后所生荣亲王、宁悫妃董鄂氏生福全、巴氏所生牛钮、陈氏所生常宁、唐氏所生奇授、钮氏所生隆禧、穆克图氏所生永乾。

顺治的这八位儿子中,他最疼爱的无疑是荣亲王,原因无它,爱屋及乌,其他人在顺治眼里,区别不是特别大。可惜的是,顺治最疼爱的荣亲王,却不幸夭折,否则,皇位还真没其他人什么事。此外,牛钮、奇授、永乾也早夭,隆禧实在幼小,真正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只有玄烨、福全以及常宁。在这三位小皇子中,玄烨的条件并不突出,甚至还有短板,比方说,生母佟佳是汉军旗,可为何皇位花落他家呢?

人的命运,在小时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有一次,皇子们集体去给顺治请安,顺治随即问了他们的志向。这几乎是每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普通人家可能就随意问答,但皇室就复杂得多,比如曹操的儿子曹彰曾说想当将军,曹操真就让他领兵打仗。所以,皇子们的回答方式,可能就直接决定了前途命运。

当时被问到的有三位皇子,分别是福全、玄烨和常宁。常宁当时仅三岁,不懂事就没有参与答题。福全先回答:“愿为贤王。”这个回答四平八稳,不会得罪人,而且显得比较谦虚。玄烨的回答是“待长而效法皇父,勉尽力”。意思就是以顺治为榜样,尽心尽力地工作。

玄烨这句话,表达出两层含义:其一,对顺治的夸赞。父亲是一位好皇帝,可以为人师表,能够成为榜样;其二,我会把父亲的路线进行到底。玄烨回答的机会也把握得很好,他没有抢先回答,而是让福全先答。

如果福全先回答想当皇帝,玄烨也回答当皇帝。那就是制造矛盾,摆明了要争权夺利,福全心里肯定不痛快,顺治也会给他差评。但是,福全“谦让”了,犯了与豪格一样的错误,这样一来,玄烨的回答就是在暗示顺治:哥哥不想当皇帝,可以考虑我,我会向您一样成为好皇帝的。

世事变幻难料,24岁的顺治,不幸染上天花。病榻上,他开始考虑继位人选。顺治六岁继位,但权力长期被多尔衮把持。此时此刻,顺治最大的皇子也才九岁,他担心皇帝年幼会出现另一个多尔衮,因此,他考虑过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

孝庄得知顺治的想法后,极力阻拦。因为顺治的兄弟里面,没有一个是孝庄亲生的,毕竟是母子千辛万苦得来的皇位,谁也不想拱手让位他人。如果让其中一个上位,孝庄的尊贵地位能否保住还是一个未知数,何况没准又会引发一次宫廷争斗。面对母亲的阻拦,顺治犹豫不决,他又询问了一位外国人。

这位外国人叫汤若望,是一名传教士,深受顺治信任。其他人提意见都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而汤若望没有利益牵扯,看问题属于对事不对人。他建议顺治,立玄烨为皇帝。理由是,玄烨曾经得过天花,具有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受此病侵害。

在清朝初年,天花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许多王公贵胄都因此而命丧九泉,蒙古王公甚至因此不敢轻易到京城。病床上的顺治,就身患天花,他是能够感受天花之痛的。如果让其他小孩当皇帝,万一出了天花,没准又挂了,又要重新选皇帝。每一次的皇权交接,都会伴随着一次朝局动荡,刚刚问鼎中原稳定不久的朝廷经不起折腾。因此,顺治思来想去,就立了玄烨为帝。

秋媚说:玄烨小时候理想远大,得过天花却也因祸得福,成了顺治的接班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福全确实是一位贤王的好材料,兑现了小时候的承诺;当了皇帝的玄烨,也对得起顺治的在天之灵,对内稳定政局,对外开疆拓土,一辈子立下无数丰功伟绩,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

秋媚读史


顺治选了这个庶子作皇帝也是无奈之举。看看他儿子的情况就知道了。


皇长子:只活了89天就夭折了。


二阿哥:福全,母亲为帝宁悫妃董鄂氏,关于这个儿子,顺治曾经问过他的意愿:他说:"愿为贤王。顺治帝异之,他在这个儿子身上似乎看到了幼年时的自己。不喜欢当皇帝,如果逼迫他继位,那不就是自己成了自己的母亲,他不想让儿子走他的老路,所以退而求其次就选了三阿哥玄烨。剩下的四阿哥和 五阿哥都早夭,那么其他的就更不用考虑了。要知道当时二阿哥还是个八岁的娃娃。

还有一个原因是玄烨是皇子中唯一一个出了天花活下来的人,清朝皇室不得不说是被天花害苦了。一方面是关外的气候因素接着迁移到关内,身体肯定是水土不服的,这是外因。内因就是近亲结婚,大多在八旗内选妃,不免都是宗亲。玄烨的母亲是汉人佟佳氏,却还是得了天花,那估计是顺治本身遗传的基因让他的子嗣都体弱。清朝皇帝里面属康熙这一时期龙子产量多存活久。看康熙后宫汉族妃子偏多,且他情商极高,控制自己的情感强,不专宠某个妃子而是雨露均沾。这也是康熙子嗣多,存活久的原因。



事实证明,康熙是个好皇帝,顺治虽然自己任性妄为没有做一个称职的皇帝,他专宠董鄂妃以至于置国家社稷于不顾。他在清朝史上被作为皇帝对待后宫态度的反面教材。康熙就是以他老爹的例子把持自己的情感,不能让任何一个妃子在后宫独大,因为外戚干政也是一个难治之症。顺治为大清选了一个好皇帝这是他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了。



尼采广寒宫中坐


老规矩,先说结论——顺治选择康熙为新君,更多的是出于无奈!

要了解其中缘由,先从奇葩的顺治皇帝说起!如果说康熙是爱儿子的,雍正是爱弟弟,那么顺治很明显的,他是个爱老婆的皇帝……个人认为顺治之多愁善感以及任性,不是一般皇帝能干的出来的。

所谓“爱老婆”,指的是董鄂妃(后追封为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顺治十五年,董鄂妃所出、仅三个多月的儿子夭折了。顺治帝很明显的爱屋及乌,伤心欲绝,亲写墓志,并且公然把“长子”一说写入墓志当中——小玄烨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TAT…… 请问彼时前面还活着的那俩儿子是充话费赠送的吗?更绝的是——能干得出颁诏册封皇贵妃且大赦天下、皇贵妃生儿子也大赦天下……这样的皇帝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说完顺治我们来说说康熙!顺治皇帝生育八个皇子。其中皇长子、皇四子、皇六子夭折。顺治逝世时,只有五位皇子。而这五位皇子中只有两位年龄上有资格继承皇位。这两位分别是: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烨。而另一位亲王也进入顺治眼帘,他就是安亲王岳乐。那么,玄烨又是如何成为即位之君的呢?

我认为原因有有一下四点:

一.玄烨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深的孝庄皇太后和顺治帝的喜欢。而福全曾在一次皇子考试中向顺治表示了愿为贤王之心。所以说福全本身对皇位不感兴趣。可以说皇子中,唯有玄烨有能力、有志向成为皇帝。

二.清初,天花是最危险的流行病,上至皇帝,下达百姓。无不受到天花的威胁。而玄烨小时候出过天花,终身免疫。考虑到后世之君因天花早逝,导致皇位更替,政局动荡。顺治选择了玄烨。出过天花成为玄烨继承皇位的一个优势。

三.血脉纯正,天皇贵胄。岳乐是太祖第七子阿巴泰之子,太宗文皇帝的侄子,顺治的堂兄,而不是太宗文皇帝的直系后代。顺治接受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避免皇位旁落而不考虑这位亲王。

四.孝庄太后非常喜欢玄烨这个天资聪明的孙子。(有一种说法:孝庄通过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和一些大臣向顺治表达玄烨适合继承皇位。)坚定了顺治帝传位给玄烨的决心。

玄烨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帝王,证明了当时顺治的选择是正确的。


历史课代表张大同


顺治一个儿子也不想传。

顺治登基的时候六岁,被多尔衮掌握大权,受尽他的欺压。每天还得提心吊胆的怕多尔衮篡位,小心翼翼不能得罪了那个骄横的多尔衮。他的皇帝生涯是非常苦的。

等到他病重的时候,他的儿子最大的不过九岁,算是庶子没有嫡子。他实在不想传位给儿子,让他再受一次自己小时候的苦。他想把皇位传给他一个堂哥,就是安亲王岳乐。

岳乐,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比顺治年长13岁。阿巴泰是皇太极的哥哥,努尔哈赤第七子。岳乐执掌宗人府,是皇帝信任的兄长。顺治认为,只有他那样的有才干的成年人才能做得好这个皇帝。

结果不出意外的,这个意见遭到孝庄太后的强烈反对。立岳乐,把太宗皇帝的子孙都丢一旁,那和当年立多尔衮有什么区别?

必须在几个小孩当中选一个!顺治身心俱疲。他表示,那就找钦天监问卜,叫上天决定吧。

结果当时的钦天监是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他不会中国人求仙问卜那一套,天主教也没有这样的宗教仪式。但他对于病理学有一定的了解,他告诉顺治,要选就选三阿哥,他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得这个病。这样就不会再重蹈覆辙了,至少下一任皇帝不会再是小孩子了。

病中的顺治本来就无力多考虑这事,于是就接受了汤若望的意见。



名利不如闲86380201


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6岁即位,13岁亲政,23岁去世。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处在改朝换代的风口,留在人间一生虽然短暂,但从成长、施政再到感情生活都充满着艰辛、惊险,清宫四大疑案中的两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他的继承人爱心觉罗.玄烨(康熙)能走上历史舞台,在位61年,开创康乾盛世,既有偶然性也是极大的必然。

康熙以非嫡非长身份即位,在清朝帝位的传继中属普遍现象。我国古代在殷朝以前是没有嫡庶之分的,嫡子庶子的差异在魏晋时代达到顶峰,唐朝时嫡子庶子在家产的分割上已经平等,只在承爵和继位时才有差别;到了明朝连庶母的地位都得到提升,清朝沿袭了明朝制度,嫡庶之分已不再明显。而清朝由于皇后无子、嫡子早夭或其他原因,只有道光是唯一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顺治颇为坎坷的感情经历也是他中宫无子的重要原因。他冲龄继位,外有强悍的叔父摄政王把持朝政,内有聪明智慧、强势的母后孝庄,婚姻上哪有自己的话语权。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母后的侄女,性子娇、脾气大,生活奢靡,3年后,被他顶住压力贬为静妃,无子;第二任皇后还是博尔济吉特氏,这次是母后的侄孙女,她个性乖巧,虽然得不到顺治的喜欢,但能聪明地讨好皇太后,后来顺治虽再起了废后之意,但没能成功实行。顺治反抗不了婚姻在政治上的需要,就对两任皇后极其冷落,博尔济吉特氏虽然占领了后宫,但没有子嗣来继续染指大清江山。第二任皇后与康熙感情颇深,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77岁才去世。

顺治后来为自己创造过生养嫡子的机会。他遇到董鄂妃,仿佛打开了感情的五彩盒,给了她绝无仅有的晋位速度,超出常规的颁诏册封大典。她所生的第四子被顺治欣喜地称为“第一子也”,俨然未来的继承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顺治会不顾阻拦再次废后,并传位于他。可惜,他俩的情深意切是福更是祸,不满4个月的儿子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就夭折,董鄂妃的健康也在心力交瘁地维护后宫关系时消耗殆尽,韶华之际就香消玉损。顺治以皇后之礼下葬,追封她为皇后,只是她的荣耀也至于此。后世的祭奠不享有皇后的规制,谥号也未再被追加。

当父、母的关系不再对继承产生影响时,康熙的个人因素就占据了优势。顺治13岁时长子出生,十年间共生有8子6女;在确立后嗣时,备选人基本就是9岁的二子福全和8岁三子的玄烨。年少的福全曾表示要做贤王,而玄烨曾说要像父皇一样,面对不相上下的两个少年,犹豫的孝庄太后为此征询顺治的“玛法”汤若望的意见,他以玄烨曾出过天花可获终生免疫的理由,成就了未来的康熙大帝。毕竟健康才是基业繁盛、稳定的基础。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极其正确,三子玄烨不仅以卓越的文治武功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而且在兄弟当中最为长寿;福全后来先被封为裕亲王参与议政,后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讨伐噶尔丹获胜,50岁时病故。


文史今安在


顺治帝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长子、四子两个已经很早就夭折了,在顺治临死前,剩下六个儿子当中,次子福全八岁、三子玄烨七岁,其他几个儿子则更加幼小。那么,顺治帝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三子玄烨呢?


首先,孝庄太后喜欢玄烨。根据史料记载,清朝顺治帝最开始是想传位给福全的,但是,当时的孝庄皇太后则主张立玄烨。因为孝庄皇太后更喜欢玄烨一些,毕竟玄烨从小就聪慧过人,惹人喜欢。又因为当时孝庄皇太后的地位,顺治帝自然是左右为难。也为此,临终前的顺治皇帝又去请教汤若望的意见。

然后,汤若望主张传玄烨。汤若望是顺治帝最器重和信任的大臣。汤若望认为玄烨已出过天花,有了免疫力,认为立玄烨为宜。也即汤若望主张一定要找一位得过天花的皇子来继王位,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康熙大帝。在汤若望、孝庄皇太后等人的意见下,爱新觉罗·福临最终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最后,就是福全没有做皇帝的意愿。根据史料记载,福全幼时,世祖(顺治)问志,对:“愿为贤王。”世祖异之。后来,康熙皇帝继位后,也多次任用福全,甚至允许福全带兵,曾为抚远大将军讨伐准噶尔。对此,可以看出福全确实无心争皇位,如果福全表现出了对皇位的追求甚至野心,康熙皇帝显然不会放心让他带兵打仗。

总而言之,福全没有得到皇位,却得到了弥足珍贵的兄弟情义,也实属不易。


烟雨笑春风


顺治皇帝一生共有八个儿子,但是其中他最为中意的继位人就是他与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即荣亲王。

在遇到董鄂妃之前,顺治皇帝的婚姻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幸。

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来自于科尔沁蒙古,吴克善的女儿,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这是一桩彻彻底底的政治联姻,并且主婚人还是当时的权臣、摄政王多尔衮,两人可以说自始至终没有任何感情而言。在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出于对多尔衮的愤恨,便亲自废黜了皇后,贬为侧妃。

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也来自于科尔沁蒙古,由于满蒙联姻是清朝初年的国策,自己的生母孝庄文皇后就是来自于科尔沁部落,自然又一次被安排迎娶了科尔沁蒙古的人作为了皇后。但是两个人的感情依旧不好,迫于孝庄太后的劝阻,顺治才没有再一次将皇后废黜。

直到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皇帝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董鄂妃,随即便进入了其长达四年的独宠董鄂妃的时期。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为顺治皇帝生下了皇四子,顺治皇帝将其视为“此乃朕第一子”,并有意立为太子,但是皇四子不足百日变夭折了,令顺治皇帝和董鄂妃伤心不已。顺治皇帝马上下令追封其为荣亲王,并修建了高规格的陵寝,足可见对其的重视。


董鄂妃自入宫开始就备受顺治宠爱,入宫仅一个月就被册封为皇贵妃,死后还被追封为孝献皇后,而在顺治生前册封、追封的三位皇后中,只有董鄂妃为顺治皇帝生下了皇子,只不过早殇了,而这也是顺治真正意义上唯一的嫡子。


顺治皇帝册立皇三子为皇位继承人,更多的是遵循了孝庄太后和汤若望的意见。

顺治皇帝有八个儿子,除了早殇的皇四子荣亲王之外,剩下的七个儿子里,活到顺治去世的有:皇次子福全,时年8岁;皇三子玄烨,时年7岁;皇五子常宁,时年4岁;皇六子奇绶,时年2岁;皇七子隆禧,时年1岁;皇八子永干,时年1岁。

顺治的孩子年龄都实在是太小了,顺治想到了自己幼年登基,大权被多尔衮夺取,正是出于这样的教训,顺治想要从自己的堂兄弟中选择一人继承皇位,而他的选择便是安亲王岳乐。

安亲王岳乐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生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顺治的堂兄,时年36岁,是顺治皇帝非常倚重的宗室贵族。

起初,顺治皇帝非常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兄长岳乐,但是遭到了孝庄太后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一致反对。此时的汤若望已经成为了顺治的老师、任职钦天监监正,并且先后治好了孝庄太后和皇后的病,所以在颇具威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顺治皇帝也只能放弃了将皇位传给自己堂兄的想法,继续在自己的儿子中选择继位者。

最终,由汤若望建议确立得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为皇位继承人。

在所有的儿子中,顺治更倾向于更为年长的皇次子福全,于是顺治皇帝再一次向汤若望咨询了意见。汤若望非常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福全没有得过天花,皇位的存续便存在风险,应该从得过天花的皇子中选择。

汤若望这样建议有着非常坚实的理由,当时得了天花没有办法进行治疗,只能听天由命,而且天花的杀伤力非常的强,顺治皇帝最为宠爱的董鄂妃是得天花死的,顺治皇帝本人也是因为被传染了天花去世的,所以用这个理由更加具有说服力,毕竟当时顺治的孩子都太小了,无法看到他们的未来,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先保证皇位的存续和稳定,在寻他法了。

而顺治的皇子中,只有皇三子玄烨得过天花,因而这辈子不会再为天花所困扰,就这样,玄烨最终登上了皇位,而他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雍亲王府


顺治皇帝有八个儿子,但他却选了一个并不得宠的庶子成为了新君,这其中的原因确实值得探讨!


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病逝,佳人的香消玉殒让顺治皇帝心灰意冷,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对于顺治皇帝的结局,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他选择出家为僧,放弃了自己的皇位。

另一种是他在顺治十八年感染天花病逝,他在生前颁布诏书,册封年幼的玄烨为新君,也就是以后的康熙皇帝。

朕子玄烨,佟氏妃所生,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

说起来康熙确实捡了一个大便宜,当时顺治皇帝有八个儿子,康熙只有八岁,康熙的上面还有一个比他大一岁的皇兄福全,相比而言,康熙的优势并不是很大。


要知道康熙也就是一个庶出的皇子,他的母亲佟佳氏出身正蓝旗汉军,地位并不高,早年都无法亲自扶养康熙,这也让康熙成年之后感慨自己并没有承欢膝下,缺少父母的关爱。

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这就代表着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康熙的母族并不能给他支持。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顺治帝认为玄烨的母族势力并不是很大,比较容易控制,不会发生外戚干政之事。

当然了,这也代表着康熙并不得宠,顺治最宠爱的皇子是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这位皇子出生时,顺治皇帝兴奋异常,直呼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要知道他当时已经有了玄烨、福全等皇子,不过这个皇四子很快夭折了,要不然皇位肯定不会落到康熙的头上。

康熙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在幼年时感染了天花,当时这种疾病堪称绝症,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年幼的康熙难逃此劫,但他却侥幸活了下来,这也成了康熙争夺皇位时最大的优点。

因为康熙成功活了下来,也就获得了抗体,不会再次感染天花,当时京城地区经常爆发天花病毒,在顺治三年到顺治十八年期间,总共有二十多位皇亲国戚死于疾病。



或许也是为了保障皇位的顺利传承,防止皇位继承人死于天花,顺治才选择这个不受宠的庶子为新君。


东方大史


公元1661年,清世祖章皇帝顺治驾崩,康熙登基。传位给年仅8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改元康熙。



(康熙剧照)

那么当时进入顺治眼中的皇位继承人有那些?英年早逝的顺治皇帝又为什么要传位给玄烨而不是其他皇子、亲王?

顺治皇帝在位不足18年,生育八个皇子。其中皇长子、皇四子、皇六子夭折。顺治逝世时,只有5位皇子。而这五位皇子中只有两位年龄上有资格继承皇位。这两位分别是: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烨。而另一位亲王也进入顺治眼帘。他就是安亲王岳乐。另一种说法是康亲王杰书。

那么我们就知道,当时有资格,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大清皇帝的人是福全、玄烨、岳乐或杰书。那么,玄烨又是如何成为即位之君的呢?

我认为原因有一下四点

一 玄烨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福全剧照)

深得孝庄皇太后和顺治帝的喜欢。而福全曾在一次皇子考试中向顺治表示了愿为贤王之心。所以说福全本身对皇位不感兴趣。可以说皇子中,唯有玄烨有能力、有志向成为皇帝。

二 清初,天花是最危险的流行病,上至皇帝,下达百姓。



(天花)

无不受到天花的威胁。顺治帝自己也是因为天花而英年早逝。而玄烨小时候出过天花,终身免疫。考虑到后世之君因天花早逝,导致皇位更替,政局动荡。顺治选择了玄烨。出过天花成为玄烨继承皇位的一个优势。

三 血脉纯正,天皇贵胄。



(康熙剧照)

无论是杰书还是岳乐。都是太祖之后,岳乐是太祖第七子阿巴泰之子,太宗文皇帝的侄子,顺治的堂兄。而杰书是太祖次子代善的第八子祜塞的第三子。太宗文皇帝的侄孙子,顺治的侄子,康熙的堂兄。这两人都不是太宗文皇帝的直系后代。顺治接受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避免皇位旁落而不考虑这两位亲王。

四 孝庄太后非常喜欢玄烨这个天资聪明的孙子。



(孝庄太后剧照)

有一种说法是:孝庄通过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和一些大臣向顺治表达玄烨适合继承皇位。汤若望对顺治帝说明了玄烨出过天花,终身免疫的好处。坚定了顺治帝传位给玄烨的决心。

关注九山疑,与我一起看东看西!


九山疑


康熙帝玄烨作为非嫡非长的庶子可以登上皇位,应该说具有很强的历史偶然性,因为顺治所有适龄的儿子里,就他出过天花,夭折的风险最小。因此其祖母孝庄文太后采纳了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立了八岁的玄烨为新君。而康熙日后能够在帝位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也是顺治等人预料不到的,用神秘玄幻一点的话来说,大概确实是满清龙兴、天降圣祖。

皇三子玄烨:非嫡非长、不被重视关爱的庶出皇子

众所周知,顺治帝福临虽然是满清入关后第一个皇帝,但他只是个傀儡,真正定下入关基业并执掌国政的是摄政王多尔衮。小皇帝长期被多尔衮压制、掌控,权不配位的痛苦让他变得敏感任性。

多尔衮死后,顺治终于得以亲政。他在如饥如渴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怎样当皇帝的同时,也开始放纵自己的情欲。大约从十二岁开始顺治就有了性生活。在他短暂的二十四岁生命之中,和九个不同的女人生育了八个皇子和六个皇女共十四子,由此可见其的放纵程度。玄烨只是他和佟妃所生的孩子,在皇子中排行第三,可以说非嫡非长。如果顺利长大,最高封到亲王地位。

好色任性的顺治对这个孩子没有什么感情,也并不关心他。玄烨主要是由保姆和奶妈抚养,而且为了躲避天花这种恶疾,他很小就被抱出宫,养在京城郊区的一个寺院中,顺治对他也基本上不闻不问,而康熙的生母佟氏则受到宫规限制,无法抚养照看他。所以康熙帝长大后唏嘘感叹,说自己一生从没在父母膝下享受过关爱和欢乐。

幸运的玄烨战胜了天花恶疾

天花在古代是一种很难治好的恶疾,而且这个病尤其克满人。满清皇室自从入关以后,可以说对天花完全没有抵抗力,一大批皇室成员死于天花。根据统计,从顺治三年开始,到顺治十八年这十五个年头,清朝死于天花的宗王竟然高达二十个,而且半数死亡年龄还没满三十岁。最后就连顺治帝也没逃过此疾,他不到二十三岁时就因染上天花,最后在青春盛龄不治而亡。由此也看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满人必定对天花怀有畏惧心理。

玄烨从小被抱出宫养也是为了躲避天花,但是他还是没有逃脱天花的侵袭,最终染上了恶疾。不过玄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靠着身体免疫力和自身坚强的意志力,玄烨最终从死神手里挣脱,侥幸活了下来,不过在自己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点。

顺治病危,八岁的玄烨靠身体素质和聪明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清帝国新君

顺治十七年年底,就在紫禁城准备迎接春节时,顺治帝却突然染上了恶疾天花,并且很快病危。眼看顺治活下不去了,谁来继承江山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根据被顺治帝亲切称为“玛法”的汤若望记载,由于自己的儿子们都太小了,顺治原来想把皇位让给堂兄岳乐来继承,但这个想法被其母孝庄文太后否决。因此顺治最终还是决定从众皇子中选择一个继承人。


继承人的选择其实也有“子凭母贵”的因素。不过顺治由于和前后两任蒙古皇后关系都不好,因此中宫无出,他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嫡子。而顺治生前最宠爱的董鄂妃,虽然两人生了第四子荣亲王,而且他也是顺治期待的皇太子,不过这个孩子出生三个月就夭折了。当然,如果荣亲王活着的话,皇位肯定轮不到玄烨的分了。

所以濒死的顺治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他的长子牛纽和皇四子夭折,剩下了六个儿子。其中宁妃生的皇二子福全和佟妃生的皇三子玄烨年纪稍大,剩下四个还是奶娃娃。因此福全和玄烨的机会最大,不过玄烨在平时虽然看起来比哥哥更聪明机灵,但福全毕竟居长。

这时传教士汤若望又给玄烨增加了最重要的一道筹码,那就是玄烨虽然年纪略小,但他已经出过天花了,具有了免疫力,夭折风险较小。而福全没有出过天花,他在未来也是有可能发生顺治这样青年早夭的悲剧的。

最终顺治和孝庄文太后采纳了汤若望的意见,玄烨就这样成为了大清帝国继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