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參與者有多狂歡,受害者就有多悲壯

這是一場狂歡者的盛會,每一個參與者都肆無忌憚,但是受害者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甚至以生命做結。


網絡暴力:參與者有多狂歡,受害者就有多悲壯

網絡暴力是時代的產物,但從未遠去。

2月29日,一則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等違法活動的新聞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在此之前,有關嚴禁網絡暴力的新聞從來不缺,卻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備受熱議。其實,自網絡誕生以來,網絡暴力就從未停止過。2008年,北京一位女白領跳樓身亡,而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讓“人肉搜索”這個詞第一次走進大眾的視野,由這一事件引起的司法審判,也成為了“中國網絡暴力第一案”

不過,當時網絡尚未普及,大眾感受不到網絡暴力的“威力”,而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掌握了話語權,相應的制度建設卻沒有跟上節奏,才會令網絡暴力越來越氾濫。而如今的肖戰事件,再一次讓大眾開始熱論“網絡暴力”。

網絡暴力:參與者有多狂歡,受害者就有多悲壯

面對網絡暴力,有的人挺過去,有的人退出,有的人卻選擇離開。

網絡暴力第一代受害者李宇春,因特立獨行的風格遭受鋪天蓋地的調侃、抹黑與侮辱;85後“四小花旦”楊冪,被全網黑整容、腳臭,沒素質、沒演技;楊冪的同學袁姍姍,被網友罵“滾出娛樂圈”;少年成名的楊洋因主演《全職高手》,被部分原著粉瘋狂咒罵和吐槽;就連曾經在春晚舞臺上留下無數經典的藝術家宋丹丹也因為錄製綜藝節目被網絡暴力而選擇退出節目。除此之外,霍建華、朱梓驍、井柏然、黃子韜等藝人也紛紛因網絡暴力清空或退出微博。退出的人,可以迴歸角色本身;留下的,還有機會翻身;而那些離去的身影,卻成為這個圈子最深的痛,比如喬任梁、崔雪莉、具荷拉。

網絡暴力:參與者有多狂歡,受害者就有多悲壯

楊冪被黑

網絡暴力:參與者有多狂歡,受害者就有多悲壯

喬任梁自殺

網絡暴力的刀刃,正紮在每一個普通人身上。

網絡暴力從來不是某個圈子的特有物,只因為娛樂圈的放大濾鏡,所以才格外引人注目。而網絡暴力的刀刃,早已經扎進了普通人身上。南京猥褻女童事件,哈理工學生李炳鑫躺槍被人肉;四川德陽安醫生遭網絡暴力自殺等等。而讓人嗟嘆的是,《魔道祖師》似乎具有一種“魔力”:肖戰因《陳情令》而紅,也因《陳情令》而累;《魔道祖師》也曾經成為某個初中生自導自演一出“網絡暴力”的戲碼。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他們所遭受的網絡暴力讓我們深感同情,可是每一次網絡暴力所折射出的人性自私和道德冷漠更讓我們膽寒。當網絡暴力真的無孔不入時,誰能獨善其身,全身而退呢?

網絡暴力:參與者有多狂歡,受害者就有多悲壯

《魔道祖師》

肖戰事件,讓我們再次看到了“網絡暴力”的來勢洶洶,可背後的參與者從來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殘忍,而他們的“狂歡作樂”,只能讓當事人傷痕累累。

網絡暴力:參與者有多狂歡,受害者就有多悲壯

十幾年的教育一直教導我們:生而為人,要有良知。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誰知道,下一個網絡暴力的受害者是不是你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