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知识分享:为什么钢琴奏鸣曲中会有一些交响乐的元素?

在18世纪古典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中产人士,他们的职业有可能是:医生、律师,也有的是自己做生意的。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不错,使得他们会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当时的社会上就会多了一些公开售票的音乐会,这个在之前是没有的。

音乐知识分享:为什么钢琴奏鸣曲中会有一些交响乐的元素?

在此之前人们如果想要听音乐会,只能去教堂或者宫廷里,但是大部分的市民是不能随意进入宫廷,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就有了面对这些中产阶级公开售票的音乐会。

这些音乐会通常都在很大的音乐厅或者剧场里,演奏曲目类型大多都是交响乐有关的,要么就是交响乐,要么就是歌剧的序曲,要么就是协奏曲,都是带有乐团的演奏,因为演出场地很大,乐团的音量足够充满整个剧场,如果是单音乐器,音量非常小,所以演奏的都是交响乐类型的音乐。

音乐知识分享:为什么钢琴奏鸣曲中会有一些交响乐的元素?

图中是古典时期最早的木钢琴,大概是巴赫之子或者莫扎特时期那个年代的钢琴,琴键大概有4个半八度,这种木钢琴里面是没有钢板的,榔头也是皮做的,所以比较软,听起来音量比较弱,声音也有点闷。

它跟我们现在的钢琴是没法比的,它的声音没有那么亮丽。所以那个时候木钢琴音量这么小,根本没法发在大的舞台上演奏,观众会听不到。如果当时要听钢琴独奏音乐会,只能是在大宅的客厅,不过也是小型的聚会形式,所以大型的售票形式的音乐会上出现的都是交响乐类型作品。

那个时代的音乐家,他们的工作实际上跟我们一样,会培养一些钢琴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写曲子布置给学生,所以要按照学生的程度作很多难易不同的曲目。

但是这些钢琴老师的知名度至多也只是在自己的社交圈内获得一些认同, 如果想要突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可能就需要创作一些交响乐,在大型的剧院以公开售票的形式进行发表。所以当时的钢琴老师的创作钢琴作品时,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着交响乐的思维,将一些交响乐元素简单化用钢琴来表达出来,从而使得有交响乐的效果。

这就是古典时期很多钢琴作品都有交响乐元素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会看到很多,还有莫扎特、海顿、库劳....这些作曲家作品里都有这些元素,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音乐知识分享:为什么钢琴奏鸣曲中会有一些交响乐的元素?

我们把奥地利维也纳称之为“音乐之都”,其实在18世纪,维也纳的交响乐发展并不是最好的,那个时候

交响乐的发源地其实是德国的一个城市——曼海姆Mannheim。

这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继斯图加特和卡尔斯鲁厄之后的第三大城市,人口约31万,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城市路的维希港隔莱茵河相望。

当时曼海姆市政府投入了很多,大量的发展交响乐,曼海姆的交响乐乐团规模是全欧洲最大的,乐手的技巧及音乐水平都非常高,还有他们当时的指挥一Johann Stamitz,他不仅仅是一名指挥,也担任乐团的音乐总监和作曲,所以当时产出了很多新奇的交响乐风格,这些风格都是以Mannheim来命名的。

“Mannheim Rocket”(火箭旋律):

通常是指一个比较长的琶音往上发展(超过了一个八度)每一个音是分开的,或者是跳跃的,例如(莫扎特奏鸣曲作品K.457C小调开头)和(贝多芬奏鸣曲作品OP.2NO.1f小调、作品OP.10NO.1c小调、作品OP.10NO.3)

另外一个变种,我们会在贝多芬中期奏鸣曲《热情》中听到,这种旋律慢了一点,连音多了一点的也是“火箭旋律”的另外一个类型。

“Mannheim Roller”(定音鼓)效果:

顾名思义,就是像定音鼓一样发出的不断地持续低音前进,例如: (贝多芬奏鸣曲 《悲怆》中第二页,左手持续的八度、贝多芬降B大调奏鸣曲作品OP.22第一乐章发展部分)

“Mannheim Crescendo”(渐强) 效果:

它与一般渐强有什么不一样呢?它通常时间比较长、持续很多个小节,从很弱的音量开始到很强的音量,例如贝多芬 《黎明》奏鸣曲第一句,低音左手在最低的位置,右手则是在最高的位置,两只手间隔最远的距离然后慢慢往中间靠拢进行渐强的效果。

“Mannheim Sforzando”(突强)效果:

它很多时候出现在弱拍,当然在重拍也会出现,但是是连环好多个突强的效果,例如 贝多芬中期作品奏鸣曲《暴风雨》第三乐章中有出现。

除了“Mannheim”这些很有特色的风格材料以外,交响乐中也有一些其他的风格和材料,我们可以参考、对比和研究。

一个乐团至少有三四十名乐手,如果他们同时拉奏或者吹奏,音量是很大的,这个部分我们称为“齐奏”,有些部分在作品中音量需求没有那么大的,可能是小组乐器在拉奏或者吹奏,所以我们有齐奏和小组奏,也会出现一些乐器独奏部分,例如:长笛、小提琴,这些会是我们在交响乐中常常听到的。

小组乐器中分几个类别:

弦乐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类:单簧管、双簧管、巴松、长笛、大管

铜管类:小号、长号、大号、圆号

打击乐类:定音鼓、木琴、马林巴等

音乐知识分享:为什么钢琴奏鸣曲中会有一些交响乐的元素?

在实际作品演奏当中,如果一开始是齐奏的话,呈现的效果是很辉煌的,通常紧接后面的可能就是小组乐器的演奏(例如: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NO.52)开头的和弦在模仿“齐奏”,紧接着的单音则是模仿小组乐器的演奏;还有莫扎特的C大调奏鸣曲K309开头,这些都是比较鲜明的交响乐思维,所以我们弹奏的时候要带着这样的效果预期去弹奏。

贝多芬的奏鸣曲《热情》中间部分也是,与莫扎特那个年代的交响乐团相比,贝多芬年代的交响乐团规模要更大,乐手的人数和乐器的种类要多,所以贝多芬的“齐奏”比奠扎特的“齐奏”要丰富很多,对比也要强烈很多。

我们说了这么多交响乐团中的音乐特点,其实大家如果熟悉这些乐器的吹奏或者是拉奏的手法,是也可以做出很多思考的。

每一个乐器都有自己的演奏法,比如提琴讲究“弓法”,管乐则讲究“气息”,它们每一个乐器都可以隐射到钢琴演奏当中。

为了给大家更多更全面的指导,解决视频教学不够有针对性的问题,现在购买专栏或是曾经购买过专栏的朋友,可以获得杨弋夫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导师们的专业指导,私信“我要学习”四个字,按照回复内容操作即可。

另外,大家还可以在圈子里发布自己练琴的视频,杨弋夫教授每周会选择几位进行一对一指导,请大家把握机会,马上行动。

现开放杨弋夫教授第六期师资研修班报名,有意杨教授一对一指导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链接报名!

点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