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景區出一“絕對”,懸賞70萬求下聯,5年過去依舊無人對得上

2015年,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在一個楹聯學會的座談活動上,推出了一闕上聯,向全國網友徵求下聯。中選者將獲得70萬人民幣的獎金,截止時間是2020年12月31日。當時作上聯的是當地楹聯學會的一名會長,他的上聯為:觀音山上看觀音。作對的要求是:必須要原創,按照《聯律規則》作答,並且下聯中要“有詩意”地提到“觀音山”景點的名稱等。截止今年1月8號,景區已收到9400多封郵件投稿。

廣東景區出一“絕對”,懸賞70萬求下聯,5年過去依舊無人對得上

全國各地的楹聯愛好者,對出的下聯簡直是五花八門,一部分讓人看了就想“噴飯”。比如,有一位網友的下聯是“滅絕師太滅師徒”,另一位網友的下聯是“看守所裡看所長”,再有一位網友的則是“燒烤場中燒場火”等。寫對聯,也叫“對對聯”或者“對對子”,起源於春節貼符的風俗。

後來經過歷代文人的發揚,漸漸演化出一套專業理論。對對子和作詩一樣,要遵循一定的平仄格律。上下聯之間,平仄相反或者是重合,分“出句”與“對句”。要想寫好對聯,必須要弄懂現代漢語中,哪一些字是“平聲字”,哪一些又是“仄聲字”。這樣才能作出聲調抑揚頓挫,對仗工整的好對子。另外,作對聯還要講究“詞性”相對應。比如,“雲對雨”、“雪對風”、“大陸對長空”等等。

廣東景區出一“絕對”,懸賞70萬求下聯,5年過去依舊無人對得上

把描寫相同事物的不同名詞分別組成上、下聯,這就要求作者必須掌握漢語的音韻學,並且日常進行大量的模仿練習。在古代,國人是通過《笠翁對韻》之類的蒙童書籍,從小用“灌鴨子”似的方法,叫小朋友死記硬背住的。當然,要想楹聯水平更進一步,光是這下還不夠,還需要有敏捷的才思。作對聯,可以看作寫詩的基礎練習。因為只需要有一個上闕,再出一個下闕即可完成。

而作古詩,是在對子的基礎上變化。比如,楹聯只有上聯、下聯之分,唐詩則在中間加入了“頷聯”與“頸聯”。因此,想寫一首對仗工整的詩,平時也可以多練習作對子。古代的那些神童故事中,大文豪們總是在七歲至九歲之間,就會作對聯了。比如明代第一才子解縉,在民間的傳說中,就是以善作對子而聞名。

廣東景區出一“絕對”,懸賞70萬求下聯,5年過去依舊無人對得上

民間傳說裡,解縉家原來是開豆腐坊的(其實不是),他家大門正對著一位退休宰相的院落。院中碧竹千竿,景色宜人。七歲的解縉看了十分高興,當即大筆一揮,在自家門上貼了一個對子。上聯是:門對千顆竹。下聯是:家藏萬卷書。宰相看了就不樂意了,心想:你一賣豆腐的,還門對千顆竹?我宰相府都不敢寫家藏萬卷書,我讓你對門光禿禿。於是找人把竹子砍短,讓外面的人瞧不見。

結果解縉發現了,掏出毛筆,呵了一口氣,一邊補了一個字。上聯:門對千顆竹,短。下聯:家藏萬卷書,長。好傢伙!這下快把宰相快給氣死了。宰相心想:我家的千顆竹短了,你們家的書還長了?於是宰相找人,把院中的竹子連根刨了直接扔到街上。解縉一看就樂了,馬上通知他爹上街抱竹子回家。然後又掏出大毛筆,在對聯上一邊添了一字。上聯是:門對千顆竹短無。下聯是:家藏萬卷書長有。

廣東景區出一“絕對”,懸賞70萬求下聯,5年過去依舊無人對得上

​這是《中國傳統相聲》集裡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著玩兒。不過,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過去五年時間中收到的這麼多對子,沒一個是按照出對方要求對得上的。所以,這70萬的獎金,也還是沒人領走。其實,也不怪大家的水平差,只怪近代國人“重理輕文”,許多年輕人講英語時溜得飛起,一提到中文,你讓他用500個字寫一篇不磕巴的短文都難,就更別提“對對聯”這種古代文人的高級遊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