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園地:25個常用兩字成語的由來(1)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

但有沒有兩個字的成語呢?答案是:有!兩個字的成語來源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由四字成語縮短為二字的; 二是來源於有名的故事,如:推敲、斧正等。

吝嗇----

現在人們常用“吝嗇”一詞來形容那些刻薄小氣的人。其實,關於“吝嗇”一詞的由來還有一段趣事。

據說在很久以前,吝和嗇是兩個人的名字,而這兩個人還是一對要好的朋友。

有一年兩人相約,中秋節一同飲酒賞月。約定好吝先生攜酒,嗇先生備菜,但兩人都十分小氣,不肯花一分錢。中秋節兩人按約準時到了約定地點,相互之間面面相覷,見到對方都是空手而來,相視了一會,爾後哈哈大笑。兩人坐於石桌旁,吝先生首先站起來,打破了這尷尬局面。他用手作酒杯狀,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嗇先生嗇老兄開懷暢飲。”當然,此時的嗇先生也不甘示弱,隨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著荷塘深情的說:“池中游魚,魚是菜,請吝先生大飽口福。”兩人舉杯共飲,互敬互讓,好不高興。

但見此時嗇先生手起嘴動咂的直響,自誇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遜色三分。”吝先生隨即把兩個指頭送入嘴裡,吧嗒著嘴巴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無法相比。”過往行人看到兩人如痴如呆、荒唐可笑的舉動,無不前仰後合,捧腹大笑。其中有人風趣的挖苦道:“今天兩位喝的是吝嗇酒,吃的是吝嗇菜,活是吝嗇人,死是吝嗇鬼。”

自此,吝嗇的趣事就傳播開來,“吝嗇”一詞也叫開了。

抬槓----

過去,我國民間過春節鬧元宵常常會有形形色色的花會,其中有一個奇特的“抬槓會”。有些地方也叫“撞官會”、“甩會”、“太平顫”等。“抬槓會”是元宵節裡的一個特殊節目。所謂“抬槓會”就是元宵節里人們除了逛花燈、吃元宵、猜燈謎的遊樂之外,還要和某個有辯才的人進行辯論,比賽鬥嘴、對罵的一種逗樂方式。

後來,“抬槓會”上的兩人語言對抗逐漸演化,人們就就把說話時雙方對抗較勁兒叫做“抬槓”。類似於現在的脫口秀節目。這種“抬槓會”在滿族進入中原後,成了中國人“抬槓”的起源。

抬槓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這活兒需要水平,除轎伕使用體力之外,其他參加的人都要求有極好的口才。但我們絕對不能把抬槓和街頭捶胸頓足的吵架混為一談,更不是我們臆想的那種胡攪蠻纏。

斧正----

“斧正”的典故出自《莊子·徐無鬼》,書中說戰國時期,博學的莊子和惠子是很好的文友,可是惠子早亡,莊子甚為痛惜。

一次莊子在惠子墓前給人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楚國國都郢有個人在粉刷牆壁時,鼻尖上濺了一點薄薄的白泥,於是他去請一位匠人給他削掉。匠人讓他站穩後,掄起斧子向他的鼻尖砍下來,那個人鎮靜端立,只覺一股疾風拂面,鼻尖上的白粉全都不見了,而鼻子卻絲毫沒有受傷。

國君宋元君聽說後,就派人去把這位匠人給請來了。宋元君說:“聽說你運斤成風,給我表演一下吧。”匠人嘆了口氣說:“我確實有過這種技能,可是,和我配合的那個人已死去好久了。”

莊子講到這裡已經是老淚縱橫了,哽咽著說:“自從惠子死後,我失去了學業上的摯友,再也沒有和我談得投機的人了。”

後來人們根據《莊子》的這個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詞。意思是請別人來幫助自己削刪文章。這是對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套話,贊其水平高,修改起來,如同工匠削掉好友鼻尖上的白粉那樣。類似說法還有“郢正”、“郢削”、“斧削”等。

糟糠----

東漢的宋弘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大臣,皇帝的姐姐年輕新寡,劉秀見宋弘一表人才,想讓他修掉原妻改娶姐姐,於是對他說:“我聽說人地位高了就改換一批朋友,富貴了就要另娶妻子,這也是人之常情。”宋弘知道劉秀的意思便說:“常聽人說,貧賤時交往的朋友不能相忘,共患難的‘糟糠之妻’不能拋棄。”皇帝看他意志堅定,就不再為難他了。後用“糟糠”專指和自己共患難的妻子。

鼻祖----

在上古時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人們在說到“自己”的意思時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人們另外造了一個形聲字:在“自”之下加了一個聲符“畀”,形成了一個新字“鼻”,從此,"自”和 "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為 “自"的引申義有"從"的意思,再引申為“ 開始”的意思,所以“ 鼻”也繼承了創始、開始的意思。《漢制考·說文》裡有“今以始生子為鼻子”的說法,意思是把第一個出生的兒子稱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創始人就被稱為“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