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開發商透露信號

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開發商透露信號

自古以來,房子一直就是老百姓熱衷追求的東西,從我國傳統習俗來看,成家立業的思想深入人心,有了房子努力發展事業才沒有了後顧之憂。但隨著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房子逐漸摻雜著一些金融屬性,甚至在短短數年內財富就能翻倍,這也造就了買房賺錢的潛意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的目的並不在於缺房,而是缺錢。在我國人均面積高達40平方米的背景下,現階段房子依然被當作為稀缺產物。有時候我們會思考一個問題,房子還能回到以前的味道嗎?在人均收入未大幅度上漲的基調下,高房價顯然是在透支未來的消費潛力,20年的房貸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勇敢面對的。

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開發商透露信號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未來樓市走向如何,就看開發商過得怎麼樣,這話看似很粗糙但很實用。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的話,新一輪調控拐點早已來臨,去年債務危機是每個開發商都需要面臨的挑戰,對於上游的人來說,通過以價換量造就了15萬億的市場規模,而對於下游的人來說,超400家開發商接連倒閉。這一點似乎佐證了社科院的一份報告,房地產經濟逐漸呈現擠壓效應,甚至部分房價收入比過高的城市,例如北上廣深,實體經濟的成本開始直線上升。

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開發商透露信號

而從政策風向來看,近年來官媒的態度更加直觀,央行多次定向降息降準,目的在於扶持實體經濟,銀保監會、住建部強勢表態,對開發貸項目以及銷售過程中加強管控。與此同時供地結構的改革使得土地市場迎來巨大調整,租賃市場、特殊房源入市均是政策的產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令人矚目的房產稅正在路上。在二手房房源不斷激增的前提下,最真實的市場現狀就是房子根本賣不出去。在這樣嚴峻的市場背景下,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

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開發商透露信號

首先,我們得知道在這十幾年裡,我國到底有多少房子?僅從開發商銷售數據來看,截止至今銷售面積總額高達177億平方米,如果按照一套房100平方米均值來算,那就是1.77億套房,如果再加上小產權房、農村房等,也就是說我國房子數量是接近7億套。與此同時隨著人口分流遷徙,房子被擱置已經常態,據2018年西南財經大學研究顯示,我國空置率約為21.4%,仔細核算下來估計有1.5億套空置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開發商仍在不斷拿地建房,產能日益見漲,未來市場供大於求必然是趨勢。

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開發商透露信號

而從人口走向來看,在“全國二胎”政策下,去年人口出生率僅為10.48‰,再度創歷史新低,也就是說2028年人口負增長拐點或提前將至,在面對人口紅利結構的改變,這對樓市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一點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從這2點來看,5年後,房子傾向於無人問津,這裡指的不是買不起,而是不需要,對於一線城市來看,依然聚集大量外地人口,其市場火熱會持續很久,至於其他城市,在失去人口支撐下,所謂的醫療、教育資源都是浮雲。

5年後,房子“無人問津”還是“一套難求”?開發商透露信號

事實對於這個話題,開發商大佬曾一語道破,例如孫宏斌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把房地產拉昇到了戰略地位,僅從調控來看,短期內是不可能放鬆,最重要的是金融政策卻在一直收緊,這對於本身依靠貸款活著的開發商來說,無疑是巨大打擊,未來的樓市更多的是洗牌階段。對於購房者來說,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未來的房子體現最多的是風險,而不是賺錢。看到這裡,在我看來,其實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買房前需三思而後行,自住看城市與地段,投資看槓桿的高低,你糾結買不買的房子,最好的選擇也許就是不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