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有點慘

孫儷有點慘


一聲“媽”,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遇到困難時的救命稻草;而對有的人來說,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新劇《安家》中,孫儷飾演的女主房似錦,工作上雷厲風行,業務能力超群。


可在她媽媽眼中,無論她做了多少、能力多強,依然是“房家要扔在井裡頭沒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孫儷有點慘


一滴淚,一抹笑,身處其中的絕望,讓旁觀者都倍感心痛。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不僅在成長過程中深植於心,更可怕的是成年後依舊如跗骨之蛆,無法逃離。


來,回想一下——


國產影視作品裡那些“狼人媽媽”,哪位最令你窒息?


孫儷有點慘

房似錦媽媽,潘桂雨


她一出場,觀眾就知道這是個不好惹的.


開口就要一百萬,語氣理所當然,明晃晃地威脅:


“躲得了初一,躲得了十五嗎?”


孫儷有點慘


這對話哪裡像是母女?仇家要債也不過如此。


當聽到房似錦說自己沒錢時,注意這個挑眉↓


要是面對面,估計早一巴掌抽過去了。


孫儷有點慘


遠程要錢不成,她還真殺到了房似錦的工作單位。


不通知、不找人,直接就在店門口破口大罵,故意施加輿論壓力。


孫儷有點慘


明明是她伸手要錢,卻大喊房似錦借錢不還;明明知道這樣鬧會影響房似錦工作,卻非要用這點來威脅。


最親近的人,最知道怎麼傷害你。


剛出生時,想剝奪你的生命;再長大點,就拳腳相加讓你毫無安全感;唸書時,她不讓你繼續上學;工作了,她一邊要錢一邊不想讓你好好工作。


打不得、罵不過、避不了、逃不脫。


房似錦最觸動我的地方,不是接完電話後迷茫的紅了眼,也不是回憶童年認命的落淚,而是她坦白一切之前先問的:


“你們都議論我了吧?”


孫儷有點慘


平日那麼優秀好強的人,突然成了被人津津樂道的笑話,何其屈辱和無力。


任你再怎麼努力全副武裝穿上鎧甲,也抵不過軟肋自己往外跑爭著當箭靶子。


問完這句,她就做好了準備——


孫儷有點慘


放下酒杯,雙手背到椅子後面。


從無所不能的房似錦,被打回那個不被愛著的房四井。


這種像被審判的彆扭姿態,是會給她一點安全感?還是會讓她更能逼自己面對過去?


無論哪一種,都足夠讓人心疼。


孫儷有點慘

樊勝美媽媽,劉美蘭


房似錦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起樊勝美的媽媽。


只是,樊媽和房媽風格不一樣——潘桂雨走撒潑威脅路線,樊媽走眼淚攻勢路線。


一口一個“小美啊,你幫幫家裡吧”,“小美啊,你救救哥哥吧”……


如同緊箍咒,讓所有人聽了都頭疼。


即使電視劇播完很久,還有人看到這個名字就忍不住過去罵。


孫儷有點慘


身為母親,一切以老公、兒子為上。


絲毫沒有考慮過,家裡這個無底洞,女兒一個人夠不夠填。


反正,先把她推下去就對了。


孫儷有點慘


無獨有偶,《我的真朋友》裡店長也是同樣處境。


辛苦掙錢補貼家裡,最後全拿去給弟弟買了房。


孫儷有點慘


孫儷有點慘

蘇明玉媽媽,趙美蘭


即使正片裡趙美蘭已經離世,但她留下的影響依舊深遠。


從小蘇明玉的成績更好,她卻只想讓兩個哥哥上大學。


家裡男孩上學,她情願賣一間房交學費,到了蘇明玉,她卻只有一句話:


上那麼好的大學有什麼用?上個師範就行了,還不用交學費。


孫儷有點慘


沒錢給蘇明玉交學費,卻有錢補貼蘇明成吃喝玩樂。


兩個哥哥從小好吃好喝伺候著,蘇明玉學習再好也要包攬家務,一切為哥哥讓道。


這些媽媽的共性只有一個——


重男輕女


只要兒子過得好了,女兒在外面過得有多苦都無所謂,在他們眼裡,只有兒子才是獨苗,女兒再多也只是提款機、“扶弟魔”。


每當出現類似劇情,總會看到有彈幕嗤之以鼻,覺得世上沒有這樣的媽媽。


孫儷有點慘


還真有。


就拿房四井的名字來說,真有人給自己女兒取這種隨意又屈辱的名,招娣盼娣之類名字早已爛大街,表達的不過是對下一胎是男孩兒的巨大渴望。


孫儷有點慘


甚至還有直接拿大姐、二姐取名的。


孫儷有點慘


彷彿女孩從一出生,就只為弟弟而活,連屬於自己的名字都不配擁有。


這種只為兒子好的媽媽,看著就讓人窒息。


還有一種媽媽,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感同身受的窒息,她們最常打出的絕招,叫做:為你好


比如——


孫儷有點慘

喬英子的媽媽,宋倩


《小歡喜》中,喬英子本來就是學霸,可媽媽宋倩還覺得不夠。


把英子的房間做成隔音室,從此日常只有:走進房間,關上門,學習。


不僅嚴格制定學習計劃表,精確到每科每天每小時,還專門在牆上打了個窗戶,以便隨時觀察女兒在房間裡做什麼,沒有絲毫隱私可言。


孫儷有點慘


在家如坐牢,上學如上刑。


你要想不聽話?立馬開始語重心長。


孫儷有點慘


把自己的人生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以愛之名把孩子禁錮在她打造的牢籠。


你愛的究竟是你的孩子?還是一個聽話的傀儡?


英子的媽媽是逼著孩子學習,《半個喜劇》裡孫同的媽媽是逼著兒子留在北京——


復讀三年只為考去北京,留在富二代身邊百般討好,只為搞到一份工作和北京戶口。


耳提面命,不能得罪富二代,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哪怕是低聲下氣留在他身邊當條狗,也要當條好狗。


孫儷有點慘


一聲不吭就把老家房子賣了,要給兒子在北京買房。至於自己住哪兒?那以後再說。


孫同談了戀愛得罪了富二代,那必須馬上分手。


不分手,她就哭就鬧、就病入膏肓馬上要死了。


孫儷有點慘


為了兒子留在北京,她能犧牲她自己的幸福,也能逼著孫同犧牲自己的幸福。


愛情、骨氣、尊嚴,在她眼中都不值一提,沒有什麼能比留在北京更加重要。


想盡辦法嚴防死守,不允許你偏離一點點她設想的人生道路。


美其名曰:為你好。


孫儷有點慘


孫儷有點慘

羅子君的媽媽,薛甄珠


她倒是不坑女兒,她專坑別人。


《我的前半生》裡,薛甄珠把女婿當長期飯票,張口要錢伸手要包,為了不失去這個金龜婿,要女兒一再容忍。


後來知道賀涵條件更好,又立馬調轉方向主攻賀涵。


甚至跑去賀涵的正牌女友、自己女兒的好友,唐晶面前求情,希望唐晶能把賀涵“讓”給她女兒。


孫儷有點慘


媽媽,原本是最溫暖的稱呼,卻成了有些人一生的夢魘。


其實我很慶幸,在母慈子孝的傳統家庭觀念之外,國產劇在一步步揭開家庭生活更現實的一面——


沒到“父母皆禍害”的程度,也不一味認定“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過去如果有人說家長哪裡做得不對,會被罵不孝,現在終於能夠聊聊,為人父母怎麼做才更好。


其樂融融的親情“樣板間”自然值得羨慕,但也不能為了抬高母愛,就忽視有些行為帶給孩子的傷害。


孫儷有點慘


正視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才能避免我們把傷害又轉嫁給下一代。


國產家庭劇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欣慰了。


不過,看了這麼多奇葩媽媽,我不禁又有個問題:


爸爸去哪兒了?


孫儷有點慘


家庭劇裡出彩的總是媽媽角色,卻少見亮眼的爸爸們。


是像蘇大強一樣,面對母女紛爭選擇神隱了?還是影視劇裡也開始喪偶式育兒了?


期待下一部大熱國產劇裡,引發話題的不再只是媽媽們,也要讓爸爸們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