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每天早起必“衝龍溝”,為何丫鬟爭著伺候?

震禮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會的主宰,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以及地位

為了彰顯皇家的“逼格”,皇帝的“衣食住行”都被打上了“皇家品牌”的特殊標籤,皇帝吃的食物叫做“御膳”、穿的衣物叫做“龍袍”、住的屋子叫做“行宮”、坐的驕子叫做“龍碾”,就連刷牙漱口都叫做“衝龍溝”。

古代沒有牙膏,但人們認為清爽的茶水能夠去除堆積在體內的“濁氣”。

(茶葉漱口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不僅茶水能夠沖掉口腔內的殘渣剩飯,同時茶葉含有氟物質,可以防止牙齒表面的礦物質因酸化而脫落,從而有效防止蛀牙的產生。)

所以每天清晨皇帝都要用茶水來清洗自己塞滿了菜葉的“龍溝”。

宮女們最喜愛的工作便是伺候皇帝沖刷龍溝,難道皇帝吐出的漱口水能拿到菜市場去賣錢?

沒錯,皇帝的漱口水真的可以換銀子!

“衝龍溝”所用的茶葉都是頂級名茶,而這些茶葉都是當時的奢侈品,比如產自江浙一帶的西湖龍井,市場價格高達幾十兩銀子一錢。

按照皇帝喝茶的規矩,第一杯茶用來衝塵、衝沫、暖杯,所以第一杯茶衝好之後要倒掉,用第二杯茶來沖刷龍溝。

第一杯“漱口茶”的茶葉被倒掉後,仍然可以再次回收利用,只要把茶葉放在太陽底下曬乾,依舊可以在宮外買上一個不錯的價錢。

當然,更厲害的是,這茶葉還是皇帝用過的,對於一部分人來講,這是能夠和皇帝間接接觸的機會,是無上的榮耀,其價值那得是噌噌噌的往上漲。

清朝宮女的月俸也就幾兩銀子,如果不小心犯了錯誤還會被罰俸。

一般來說,宮女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進宮當奴才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所以便爭先恐後的撈外快,買一兩二手龍井就能夠獲利十幾兩銀子,有這等好事,誰不去搶著作呢?

人傻錢多的大清皇帝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的一個習慣居然盤活了民間的二手茶市場,原來每個宮女太監們在給皇帝請安時,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是真心的期盼皇帝能夠活的久一點,比竟只有皇帝的嘴,才能被叫做“龍溝”。

而他確確實實能讓自己賺到錢!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錢的事;要知道伺候皇帝衝龍溝乃是近水樓臺,可以有更多機會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一旦被看上,那可真是老母雞變鳳凰了!


白話歷史君


有多少好傢伙看到”衝龍溝“三個字有一股衝動甚至有一股暖流...暗自升起,嗯...我不得不想歪,相信我不是一個人...我以為是...好,不說了哈哈。

回到這個問題,清朝皇室也夠絕的呀,給自己漱口的行為起了這麼個霸氣的名字——“衝龍溝”,讓人感嘆:“哎,哥,漱個口,用不用那麼矯情...”況且,到底是有多閒得蛋疼才想到“龍溝”這兩個字,還是用“衝”的,那為啥不是用“含”、“洗”、“泡”呢...實屬無聊透頂之舉,單從名字都能嗅到了一股王室獨有的頹靡氣味。

那首先,跟大家談談有“衝龍溝”資格的到底是些什麼人?

“衝龍溝”起源於滿清朝代。清兵入關時,八旗子弟可謂是功不可沒,立下了豐功偉績。論功行賞,八旗子弟後幾代的人都受到了滿清朝廷的優厚待遇,生活奢靡放縱,墮落不堪。

他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衝龍溝”,但用的不是一般的自來水,而是用上等茶葉泡過的茶水。

其次,丫鬟到底為什麼都搶著去伺候呢?


①相對輕便

其實,伺候皇室“衝龍溝”還是一個相對輕便容易的工作。很簡單一個道理,要是給你選擇去打掃、擦桌子或者是沖茶,你也肯定會選擇沖茶吧,畢竟活不髒也不累,為什麼不做,對吧?

②改善生活

就好像我們現代人“打工”一樣,如果有一個向老闆表現的機會,我就問你會不會抓住?畢竟把主子伺候好,對咱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服侍得好了,留個好印象,打好關係,自己以後犯了錯還可能得到寬恕,甚至以後粗活重活都能少做點。

丫鬟的地位是相對低等,但是如果有幸得到了皇室貴族的賞識,受到的打賞也是不輕的;要是你有幾分姿色,一個不小心被相中,懷上龍胎,從此命運就改變了,連升幾級成為貴妃。

③ 茶葉值錢

說白了,丫鬟也想賺點外快呀,有利可圖誰不願意呀,而且還是蠻暴利的行業。皇宮裡頭的茶葉,要不就是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要不就是金駿眉、銀駿眉、川紅、滇紅,誰不想搞點小生意買賣?一般人都接觸不了的頂尖茶葉,拿出去市場賣的確能賺不少。

那幫富貴閒人將泡好的茶喝上一口,再漱完口之後,剩下的茶水就吩咐倒掉了,而剩餘茶葉的精華還在,於是丫鬟們就會把它曬乾打包積累起來,攢起來以便後面可以賣給有需要的商家或客人,慢慢生意不就做起來了嗎?


後話:其實...大家都以為“衝龍溝”是啥?坦白講,我不笑話你,留下你的評論,我給你一個搞笑的回覆~



蘇格拉底沒有筆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衝龍溝”,甚至聯想翩翩,實際上就是清朝皇室和貴族們“漱口”。

就這麼一個漱口的事情,丫鬟們還爭相去服侍,難道會給錢不成?實際上,伺候主子“衝龍溝”是丫鬟服務的分內之事,至於錢,肯定是不給的,但,錢卻又是可以掙到的,好處也是可以得到的,這是為何?

如何衝龍溝?



人每天吃飯,就會有食物殘渣留存於口腔和牙齒之間,短時間影響不大,但經過一夜的睡覺後,食物經過發酵,再加上有些人胃火大,氣味上湧,整個口腔便發出非常難聞的氣味。

在古代,沒有牙齒牙刷,窮人隨意用清水涮涮嘴就不錯了,但貴族很講究,如何沖掉難聞的氣味,再留些清香呢?辦法有,那就是用茶葉水漱口。

具體流程是:用開水泡開茶葉,等溫度合適後,將茶葉水遞給主子漱口,少則三次,多則數次。

雖說,流程大體一致,就是用茶葉水來回漱口,但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採用的茶葉檔次有高低,茶葉越好,留在口中的清香就越持久。

主人衝龍溝的檔次高低,就是使用茶葉的檔次高低。

那到底侍奉的丫鬟有何好處呢?

丫鬟將茶葉晾乾,獲取利益



衝龍溝的茶葉,大多泡一次就要廢了,總不至於讓主子再喝。於是,有丫鬟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什麼商機呢?將泡了一次的茶葉水倒乾淨,將茶葉晾乾,積累多了,就可以轉賣給茶葉商了。

有人說了,這能值多少錢?值多了,大家想一想,那些名貴的茶葉在茶葉行價值相當不菲。哪怕是泡過一次,價值有所下降,但比起一般茶葉還是價格高多了。

這些丫鬟和一些茶葉商做好固定的聯繫工作,定期提供泡了一次的茶葉,藉此獲得一定收入。

同樣是服務,能取得額外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丫鬟們一早就出現在主子跟前,容易贏得主子好感



一早,主子起床不久,就看到有丫鬟前來服侍主子衝龍溝,這會給主子留下好印象。什麼好印象呢?

一是感覺很勤勞,二是良好的服務容易給主子留下更深的印象,這就是所謂的“首輪效應”,早上第一眼看到的,讓人留下印象更深刻。

同樣是服務,能讓主子更高興和快樂,那為什麼不去做呢?



所以說,衝龍溝不僅可以拉近和主子的關係,最重要的是還可以有利益獲得,丫鬟們不搶著做才怪呢!


藍風破曉


皇上每日的“衝龍溝”並非你想的擦屁股!而是指漱口和清清喉嚨!彷彿畫面感很美!那麼皇帝每天早晨起來漱口和清喉嚨這件小事,為何會吸引宮女們搶著去做呢?

俗話說得好:無利不起早。既然宮女們都搶著去伺候皇上,每天早晨漱口和清喉嚨這件事,說明這件事情的背後隱藏著利益。那麼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利益鏈呢?


清朝的統治者作為興起於中國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在入關之前,滿族人實際上對於漢族文化並沒有太多的瞭解,甚至對於漢族的那些禮儀風俗文化頗為鄙視和不齒!因為在滿族人眼裡,漢族的百姓正是由於受到了這些思想文化和風俗禮儀的影響才變得懦弱,尚武精神不足而自詡為文化人卻在空談誤國。這一點在明朝後期確實十分嚴重。

因此在闖王李自成攻破了明朝首都北京之後,做了42天的皇帝,又被來自於東北的後金政權趕出北京城。然後逐步地消滅了農民起義軍和潰敗到南方的南明小政權,由此建立了統一全國的大清王朝。那些曾經只懂得騎馬射箭的遊牧民族滿族上層人士開始成為了這個王朝最富有的人!


既然戰爭已定,天下已得,這些滿族八旗兵們便開始要懂得如何享受。富裕繁華的中原物質以及浩如煙海的中原文化開始慢慢被滿足人接受。那些原來漢族的風俗禮儀也被這些滿族的上層人士玩出了花樣。 清朝時期的老北京是很會玩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北京城內的這些滿洲貴族們會玩!而作為當時滿族中最高貴的人皇帝自然更是懂得享受。因此在清朝的皇宮之中漱口這件小事並不簡單。

清朝的皇帝每天起的很早,大約在每天的5:00就已經洗漱完畢。然後宮女便會端著一碗由玉泉山泉水沖泡而成的茶水遞到皇帝的面前,只見皇帝端過茶碗,輕輕的吸一口茶水到口腔之中。然後緊閉唇齒,臉腮用力,讓茶水在口中來回激盪。然後宮女會端一個空茶碗,讓皇帝將口中漱過口的茶水吐入其中。

這就是負責為皇帝衝龍溝的宮女每天的任務,由此可見,該宮女每天的工作首先是十分輕鬆的。另外為皇帝漱口所用的茶葉一般都選自南方進貢的上好綠茶,實際上只用玉泉山的泉水沖泡過一次,因此宮女便會將沖泡過的茶葉再次晾曬風乾。

風乾之後的茶葉便會被宮女帶出宮去,去北京城內的茶葉鋪子尋找一個出價較高的商家出售。而這些茶商之所以願意買工於手中的二手茶葉。是因為在北京城內有著大量的達官顯貴和富家公子願意花高昂的價格去購買這些茶葉,為的就是去沾一沾皇帝的龍氣,圖的就是個樂!

正是因為如此,宮女們才熱衷於去為皇帝準備每日衝龍溝所用的茶水。因為這些茶商能夠給宮女提供的價格不菲。這能夠使宮女在領取正常的薪水之餘,增加一筆不錯的額外收入。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的時候你的身份你的價值和你的收入並非只是由你自身的能力決定,而是由於在哪裡工作!跟何人工作!


珞珈山的貓


這是封建社會帝王們的特權了。

“衝龍溝”就是滿清皇帝早起時用上等茶水潤嗓漱口。清朝那時沒有牙膏和牙刷,每天早上只能漱口。皇帝自命真龍天子,某位傑出人才覺得皇帝言行舉止都得顯得與眾不同,像是“漱口”這種俗不可耐的稱謂自然顯示不出皇帝九五之尊的貴氣,於是美其名曰“衝龍溝”。後來,清朝的八旗貴胄爭相模仿,那麼為何丫鬟們都爭著伺候呢?

有句話道“無利不起早”。但凡一件事人們爭著搶著去做的,肯定是有一些利益在裡面的。 主子們“衝龍溝”,丫鬟們都爭著去服侍,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這用來衝龍溝的茶葉,能夠賣錢。

泡茶有一個說法叫“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這“一泡”通常是指洗茶。用熱水把茶葉沖洗一下,水就倒掉了。這是由於茶葉在加工收藏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塵埃落在上面。

洗茶不光洗去這些微塵,並且茶葉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得到舒展。真正用來喝的是第二遍茶水。由於貴族們用的茶葉都是頂尖的名貴茶葉,普通的市場上根本買不到,並且才泡了一次的茶葉並不影響茶的質量,如果賣的便宜點,仍是有很多人買的,這給丫鬟們增加了一份額定收入,也能夠補貼家用。

而古代的主子下人們之間的規矩深嚴,下人們除了拿一定的月錢,甚至連命都是主子的,所以下人們撿一些主子的殘羹剩飯,邊角料之類的,主人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這種極品的茶葉還是可以拿來賣錢貼補家用的。


關河南望


“大清都亡了!”清朝滅亡之後,很多八旗子弟仍舊把自己當貴族,這也是與當年清朝歷史息息相關。清朝八旗子弟所謂的“衝龍溝”,其實就是漱口,而八旗貴族每每衝龍溝的時候,府中的丫鬟下人們都搶著去伺候,一來是為了討好主子,二來也是因為有利可圖。

清朝最著名的制度就是“八旗制度”,滿清入關以後,當年曾經在女真崛起初期立下汗馬功勞的八旗子弟與他們的後代也得到了很多清廷的優厚待遇,成為了清朝的特權階層。


無論是宗室還是覺羅,無論是黃帶子還是紅帶子,宗室後裔與八旗子弟們用不著辛勤勞作,也不用費盡心思考取功名,每個月都能領取一定數量的銀兩用於支撐門面與生活。

最開始,清朝對於八旗子弟特別優厚待遇,也是希望他們都能夠像他們的先人那樣驍勇善戰,為滿清統治做出貢獻。

然而很尷尬的是,入關之後,生活優厚的八旗子弟越來越腐化不堪,不知騎馬射箭,只知遛鳥下棋。不僅沒有為滿清做出貢獻,反而成為了清朝統治的巨大包袱。

雖然明朝已經出現了牙刷,但古人使用牙刷的畢竟沒多少人,一般也就是漱口或者用鹽擦洗牙齒。而清朝宗室子弟漱口稱作“衝龍溝”,他們所使用的流口水也並非清水,而是茶水。當時人們認為茶水可以去除晦氣,清潔口腔,貴族使用的大多都是上等的好茶。

下人們爭相伺候,也是為了討好主子,同時,那些只衝泡過一次的上好茶葉在晾乾之後還是可以賣個好價錢的,非常有利可圖。


澹奕


“衝龍溝”這個詞語現在看來真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啊,其實就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是刷牙簌口,古代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有專門的牙刷和牙膏用來去除口中的氣味,所以就用茶葉去去除口中的氣味,用來保持清新的口氣,上好的茶葉一般都是有著淡淡清香的,而且也是可以喝的東西,用來簌口最合適不過了。



中國文化中,茶飲文化是很久遠的,早就有茶聖陸羽,精通於茶道,並且還有世界第一部的茶葉專注,而當時的清朝的滿人也有著同樣的茶飲文化,因為清朝時期是滿人統治了漢人的,所以滿人無論對於文化還是規矩都是要求非常的嚴格,目的就是要比漢人做的好,做的更加精,這樣才可以把漢人統治的服服帖帖的。



對於茶飲清朝的皇室更加熱衷,不僅是要衝龍溝,而且一年四季幾乎天天都離不開茶,甚至飯可以不吃,茶一定不能不喝啊,既然這麼熱衷說明皇室的人對於這樣的一種文化很尊敬同時很喜歡,喜歡的事情每天都要做,很多人就覺得這不就和現在的刷牙一樣嗎?這麼普通的事情,為啥丫鬟們都爭先恐後的伺候呢?



一般來說皇室的人衝龍溝用的都是上好的茶葉,而且不單單是茶葉好,就連泡茶用的水也是極好的,所以要求很高,但是那些丫鬟還是很樂意去伺候,並且早早的就等著主子,等主子起身之後就把準備好的茶水給主子簌口,而一般來說如果主子今天心情不錯,或者覺得今天茶葉的氣味恰到好處,是很可能會得到賞賜的,這也就是為啥丫鬟都搶著去的原因之一。



除了為了賞賜,其次就是可以得到那些已經用過的茶葉,一般主子簌口就是喝一口簌一下口然後把水吐到另外一個杯子裡面,而那個杯子剩下的水中的茶葉就可以再次曬乾,因為是上好的茶葉,泡過一次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曬乾之後可以賣到宮外去,還可以賣一個好價錢,在宮中生活本來就不容易,一旦出宮連飯都沒得吃,所以在宮中不攢一些銀子以後老了怎麼生活。


一個看歷史的小小


衝龍溝這個詞容易讓人想歪。

但實際上,這是非常純潔的事,是很多清代八旗子弟早上都會做的事。


什麼叫“衝龍溝”?

所謂的“衝龍溝”,其實是一種飲茶的習慣。

過去,在北京地區生活的八旗子弟,每天早上起床漱口後,都會用茉莉花茶的粉末沏上一壺茶,這個茶名曰“高末”。

等到喝完茶後,人家才會去吃早點。早上先喝茶的舉動,就叫做“衝龍溝”。


換言之,並不是清朝皇室、皇帝每天早上要“衝龍溝”,這其實是每個普通的八旗子弟的生活講究。

大家為什麼要“衝龍溝”呢?

這是由於過去人認為,早上喝茶可以溼潤食道,對健康有好處。過去有些人說“窮旗人、臭講究”,說的就是這種早上先喝茶的現象。


至於清朝皇帝是不是每天早上要“衝龍溝”,我不太清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

肯定沒有丫鬟們爭著搶著去伺候的事!

這是由於清朝皇帝身邊不用宮女,只用太監伺候。

以上就是所謂“衝龍溝”的生活習俗。


HuiNanHistory


清朝發跡於我國東北地區,1644年入主中原後,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最初的滿清貴族能征善戰,但經過一兩代人之後,這些皇室子孫和八旗貴族已經蛻變成為紈絝子弟,每天的生活就是提籠架鳥的享受人生。



當時由於清朝統治者的需要,很多皇室子弟都失去權力,不過他們依然領著高額的俸祿,因此他們的生活過得異常講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衝龍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漱口。

眾所周知,古人沒有牙膏和牙刷,所以無法像我們現代人一樣刷牙。但古人很早就知道清理口腔的重要性,《史記·倉公列傳》中就曾記載扁鵲為齊國大夫治療齲[qu]齒[蛀牙]時,明確提出了是因為“食而不嗽”的原因。另外《禮記》中也曾記載“雞初鳴、鹹盥嗽”,說明古人很早已經有了漱口的習慣。但當時的漱口水僅限於白水和鹽水兩種。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發現茶水不僅可以清理牙垢、清新口氣,而且還可以在食肉之後去除嘴裡的油膩感,因此這種方法得到了北方經常吃肉的遊牧民族喜愛。滿清入關後,皇室成員每天都會用茶水漱口清理口腔。不過他們為了區別普通人,所以將其稱之為“衝龍溝”。

清朝皇室成員每天早上“衝龍溝”時,府上的丫鬟都會在天還沒亮時就起床燒水,然後沏好一壺茶,等待他們起床漱口。很多人以為每天早起伺候別人費力不討好,尤其是慈禧會在每天四、五點鐘就起床了,以此看來根本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實上任何人都知道無利不起早,所以這件事對於丫鬟而言有很多好處。



眾所周知,滿清入關以後,以武力掌握了社會上的絕大多數財富,因此他們的生活過得異常奢侈。即便是漱口,為了口中能夠留有一定的茶香,他們也會選用名貴的上等好茶。而且早上漱口的茶葉只能泡兩次,第一次為洗茶,第二次為即為漱口用的濃茶。

這些皇室子弟衝龍溝完畢後,漱口用的茶葉不會被二次利用,所以他們會命令宮女或者丫鬟倒掉。此時她們會把茶葉從茶壺中取出來晾乾,然後收集起來,日積月累也能夠積攢不少的茶葉。等到積攢到一定的數量後,她們會將這些上等的二手茶葉賣給茶行,獲得一定的收入。由於宮女丫鬟等人出身貧苦,所以面對這些不錯的額外收益時,都會爭搶著去伺候皇室子弟“衝龍溝”了。



另外說一下,實際上茶水漱口並不是滿清皇室的專利。北宋時期,蘇東坡就曾說過漱口應該用濃茶,可以祛除口中的牙垢和煩膩感,還有利於堅固牙齒。元代時有一本書叫做《三元參贊延壽書》,裡面也曾記載濃茶漱口不僅可以清潔口腔,還可以調和脾胃。

當然由於茶葉在當時比較貴重,所以一般人根本無法用茶葉漱口,真正形成一定規模還是在清朝。


我是越關


說起衝龍溝,許多人也許會望文生義,認為他是伺候皇帝每天上廁所幫助皇帝擦屁股或者是打掃皇帝的御用馬桶。其實不然,在歷史上,衝龍溝指的是皇帝每天早上起來用茶水漱口的習慣。

從清朝入關開始,經過康雍乾三代帝王的經營,清朝已經從遊牧民族漸漸的轉向了文明社會。別看滿人是馬上得天下,在入主中原後,他們卻對自己平時的日常生活極為講究,頗具貴族風範。


從康熙開始,皇室對茶葉就極為推崇,品茶也成為了帝王每天必做的功課,就連皇上每天起床後,都要用上好的茶葉用熱水衝開,皇帝含在口中,脖子上揚,咕嚕咕嚕的漱口以及清潤嗓子,這一習慣也成了宮女們每日爭相搶奪的好差事,這是為何?

原來,作為最尊貴的統治者,就連平時漱口刷牙所用的茶葉和水也是普通人一輩子都見不到的。所選的茶葉基本都是上好的花茶、龍井、普洱、烏龍,而且只用一次,皇帝總不能把漱口的茶在拿來品嚐吧,那多有損皇帝的尊嚴。


而宮女就把皇帝漱口的茶葉拿回去,曬乾,因為只衝了一次,茶葉的本味並沒有變,宮女可以把這些茶葉拿出宮中去賣錢。因為都是最上品的茶葉,雖然被衝過一次,但並不影響口感,加上又是皇帝御用過的,利用這個商業推廣,宮女們能賣上一個不錯的價錢,面對白花花的銀子,誰會不動心,當然要爭相去伺候皇帝衝龍溝了。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