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回望110年前的那場災難

1910年9月16日,因為大規模捕獵身上有肺鼠疫病毒的旱獺(肉能吃毛皮值錢),沙俄西伯利亞地區首先爆發了鼠疫。10月,7名中國伐木工人在俄國大烏拉爾的工棚裡暴斃,俄國人把其餘的中國工人都趕回了中國境內。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首先爆發鼠疫,11月8日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之後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不僅橫掃東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東等地。

江山代有才人出,回望110年前的那場災難

日,俄兩國趁機以清政府無力控制疫情為由,要去獨立主持東北防疫事宜,從而達到控制東北的目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回望110年前的那場災難

面對這種內憂外患的惡劣形式,清政府急需一位優秀的醫學家,全權處理急劇擴散的東北疫情。

江山代有才人出,回望110年前的那場災難

清政府外交官施肈基強力推薦擁有劍橋大學醫學博士的伍連德,就這樣,年僅31歲的伍連德臨危受命,出任了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10月24日伍連德與助手到達哈爾濱,以無畏的精神,深入疫區現場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得出了,這次鼠疫屬於“肺鼠疫”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正確觀點。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他竭盡所能的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採取疫區戒嚴,隔離,消毒滅菌,製作口眼罩防護等一系列措施,隔絕病毒的傳播。更是頂著極大的壓力,堅持採取焚燒來處理患疫死難者的遺體。經過伍連德和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下,1911年3月1日,疫區已無患疫死亡人員,這場造成6萬於人死亡的抗疫大戰,終於取得了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