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想喝杯星巴克卻捨不得買:你窮,或許是因為你攢錢

我想很多人都喜歡每天晚上睡覺前逛一逛各類問答、短視頻平臺,但我們會發現上面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錢”。

在某些網站平臺上你經常會看到動不動就是年入50萬、100萬,剛剛下飛機回國之類的話。其實這裡面肯定有許多吹噓的成分。

下班想喝杯星巴克卻捨不得買:你窮,或許是因為你攢錢

我們要知道2019年國家統計局在網上公佈顯示出,如果你的月收入超過了6000塊,你就已經戰勝了全國80%的人了,而如果你的月薪是6368元,那麼你就超越了全國90%的人。所以說,其實大多人過得都並不好。月入十萬、年入百萬的,還是極少數的人。

但是呢,我想有些人估計連月入6000都達不到,因為這畢竟是一個超越80%的水平,算是挺高的數字了。

很多人現在也許一個月只能掙3000塊錢左右。所以說今天我就想聊一聊關於3000塊錢的話題。

一、月入3000塊的你過得還好嗎?

下班想喝杯星巴克卻捨不得買:你窮,或許是因為你攢錢

其實,我想一個月掙3000塊錢的人並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剛畢業沒多久,或是工作上不順利,一直得不到加薪的群體,低薪往往是他們的代名詞。

而且這裡面有些人家裡也並不富裕,或許還有老婆孩子,他們的壓力一定很大。想想都知道月入3000,就算是一個人過得也不好,何況還有別人的呢。

也許你下班路過星巴克想喝杯咖啡,你都捨不得買;

或者是下班有點累,想打輛出租車,但是看著緊巴巴的口袋,也捨不得去,只去坐公交車;

或者是週末朋友們一起去聚餐,但是想到自己的房租還沒湊夠呢,就算了吧,害怕萬一花費太多,承受不了。

其實我特別理解你們的心情,3000塊錢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真的不夠

二、越是沒錢,越不能把錢看得太重,千萬不要攢錢。

下班想喝杯星巴克卻捨不得買:你窮,或許是因為你攢錢

很多人因為一個月只掙3000塊錢,所以呢,他們就更傾向於每個月只花2500,攢下了500塊。因為他們以前也許是窮怕了,或許是遭受過那些沒錢的苦日子,所以說他們通常都不會月光,而是儘可能攢下一部分錢。

但是這裡我想說的是,你越是沒錢越不能攢錢。你想一下,一個月攢500,一年也就是6000塊錢,這6000塊錢根本不能給你帶來什麼。頂多就是你三個月的房租,或者是一個蘋果手機,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我覺得年輕人,應該把這500塊錢,花在其他用來提升自己的地方。就比如說,你多買幾本書或者是報一個課程,或者是報一個補習班之類的,再要麼考一個證書。

這些絕對比你攢下來好得多,如果你可以每個月用500塊錢來給自己精進的話。那麼我想,一年下來你的回報肯定不止6000塊,10年下來你的回報也肯定不止6萬塊錢。

也許到那時你或許就已經達成年入50萬甚至100萬了的小目標了,不是嗎?所以說你越是沒錢越要把這些錢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放在銀行卡里面讓它躺著。

三、提高思維格局。

下班想喝杯星巴克卻捨不得買:你窮,或許是因為你攢錢

當你把這些錢用來提升自己,得到一定的升職加薪後,你就要想著,這時候你的工資肯定變高了,你就要學一些理財知識,讓錢為你打工了。

而學習理財知識其實是一個特別有藝術的過程,你也可以買書聽課學習,也可以讓身邊的高手來教你,但是你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高手,哪些是韭菜。

千萬不要讓一個韭菜帶著你的理財,那樣你也會被割的很慘。而且理財這個東西,你以後會發現越佛系越好,越簡單的方法越有效。

而並不是一些花裡胡哨的技術分析可以給你帶來更高的收入,反而那些可以給你帶來很高的虧損。所以說,到時候你學一套合理的理財方式,對你自己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如果你能達到年化10%~15%的收益,那麼我想對於你以後的財富也會有很多積累的。

這時候你就會出現2道收入來源了,一道是工作所帶來的收入,另一道是業餘理財所帶來的收入。

下班想喝杯星巴克卻捨不得買:你窮,或許是因為你攢錢

如果你可以再把理財的知識和工作經歷相結合,做成一門課程,我想你就會開出第3道收入,到時候你再進行學習,慢慢的積累,這樣才是越變越富的正確打開方式,才是富人的思維。

所以吧,趕快拋掉你的窮人思維,不要再攢錢了,尤其是沒錢的時候千萬不能攢錢。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