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怎麼樣的思想?

老子在《道德經》中,一直都在強調的就是

“順其自然”,但是呢,很多人一提到它,就認為這是無私無慾、不爭不貪,這是倒退的學說,是在教育世人逃脫避世。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世人誤會了老子兩千多年。

但殊不知,這種“順其自然”很少有人做到,倘若有人做到了,那便是真正的“得道”了。

《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怎麼樣的思想?


其實,在《道德經》中,老子明明確確講出來的是要“無為而不爭”。

學習了老子的思想,從此受益匪淺,在面對浮躁的現實以及大事,這樣就能做到心明眼亮心靜如水了!

悟透了道家天道合一的思想,我們對待外界的壓力便能無所畏懼了。“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就是老子對待教會我們人世的態度。

《道德經》雖然寫在春秋戰國,但是卻依然對21世紀的我們依然有用。

它的哲學性,指導性非常的高,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凝聚著中國智慧,實力不容小覷。


《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怎麼樣的思想?


魏源說:“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它是一種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圍繞著“道”在轉,同時老子並沒有忽略人的主觀能動性。

雖然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道德經》,但是就在你的不經意之間,可能就暗合了它,在讀道德經的時候,也是你跟自己和解,更瞭解自己的過程。

《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怎麼樣的思想?


當“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懼充斥著教育行業,社會急功近利地想培養一個又一個天才的時候,翻開道德經,我們會看到: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當我們看到別的孩子都能言善辯、成績優秀而自己的孩子卻落後的時候,翻開道德經,我們會看到:“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怎麼樣的思想?


《道德經》僅5000字,字數上看僅是一篇初級論文的長度,卻還是一篇韻文,字字句句之間全是高度的濃縮,語言堪比藝術品,很是優美。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

《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怎麼樣的思想?


讀《道德經》,讓你更好掌控,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別逆天,順應自然,你的人生不會差!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字,但是卻字字珠璣,非常深奧,因此對對道德經這本書,很多人都還一臉懵逼,推薦大家可以讀一讀這個的《道德經》

不但自己可以在其中尋找大智慧,還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薰陶,弘揚中華文化。

《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是怎麼樣的思想?


600多副的彩圖,可以跟孩子一起讀,孩子讀也不會覺得枯燥。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經過全世界的驗證,的確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