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實並不孤獨,只是不被理解而已

賈平凹曾在《自在獨行》裡這樣寫到:

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並不孤獨;因為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和不被理解。

深以為然,在當今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只要打開手機界面就會接收無數條信息,與人交流溝通也變得非常容易和便利。

但令人難過的是,很多時候可能我們翻遍了整個通訊錄,卻根本找不到能夠傾訴和聊天的人。

有人說,世界上最孤獨的事情,或許就是和自己的Siri語音助手聊天了。我想或許也只有那個時候個人的情緒和訴求才會被無條件地接納和理解,那時才是最真實和自然的自己吧。

不過現實生活卻總是很殘酷,因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刻你會突然發現,身邊好像一下子無人訴說了。

還有一些人雖然每天都在一起,但卻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彷彿中間隔著一堵牆,誰都無法走近一步。

你其實並不孤獨,只是不被理解而已

“感覺世界都附上了一層東西,摸不著。人們也都在玻璃箱子裡,看不清楚。好像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希望被理解,但馬上又覺得這是不可能的。”

用這句話來形容那種無奈感可能再貼切不過了吧。

其實“越長大,越孤單”說的也是這種感覺,但我覺得終究還是因為不被別人理解罷了。

那麼究竟為什麼我們如此渴望被人理解呢?每當不被理解時,我們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自己呢?

我想懂得了以下幾點,你可能就會有答案了。

01 渴望“理解”,其實是源於“愛與歸屬”的需求

蘇更生說:“人表達的永遠不是他所說的內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到底什麼才叫理解呢,或者說我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呢?

有人認為理解不是一種形式,而是心與心的交融,是精神和思想上的共鳴;

也有人這樣形容被理解的感覺:

就是那種你以為只有你自己蜷縮在看不見光的地方,而他提著燈來找你時對你說“我可以坐在你旁邊嗎?”

的確,被人理解就是與人心心相通的那種非常奇妙感覺,也是一件非常幸運且難得的事情。

就像白居易說的:“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歷來如此而已。

作家廖一梅曾在《柔軟》中也提到這樣的看法: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

你其實並不孤獨,只是不被理解而已

都說物以稀為貴,我想人類的感情也是如此,越是稀罕少有,我們就越是會想方設法的擁有。

其實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尋求被理解”的傾向是由基因決定的;因為遠古人類是群居動物,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這種傾向已經寫進了基因。

除此之外,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簡稱(SDT)也進一步印證了這個觀點。因為“渴望理解”正好符合人類的三種基本心理需求之一——歸屬感,這也是一種關係需求。

我們在追求幸福時,總是希望獲得他人的理解,並有一種與他人建立聯繫甚至親密關係的渴望,也就是對“愛”的終極追求。

有的人非常幸運地得到了,比如古有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和知音之樂,今有錢鍾書和楊絳童話般的愛情和廝守半生的美滿婚姻等等……

但也有人,可能終其一生,都得不到別人的理解。不能說是個人的悲哀,只能說還不夠幸運罷了。

02 被人理解是幸運,不被理解卻不一定是不幸

村上春樹曾說過:“人生而孤獨而無法相互理解,所謂交流只不過是互相尋求安慰。

也就是像風墟先生說的那樣,我們真正渴求的其實是一種“共情社交”——即為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打發無聊,或因共同興趣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如果在社交中無法獲得這種心靈的安慰,我們寧可選擇遠離人群或者享受獨處。

就像許知遠在他的訪談節目中曾說的:“我是很需要獨處的人,令我感到幸福的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裡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

“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託於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並無價值。


一個人越是珍視心靈生活,越容易發現外部世界的有限,越能夠以從容的心態面對。”

你其實並不孤獨,只是不被理解而已

其實這都是在告訴我們:

比起竭盡全力從他人身上汲取能量和獲得認同,還不如多花時間挖掘自己的獨特魅力和價值,進而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著名演員和導演陳沖就是這樣,17歲時憑藉一部電影《小花》讓她瞬間走紅,成為“少女影后”的她卻在這樣的榮譽和名望下選擇獨自一人去美國求學。

之後她不僅面臨經濟上的困窘,精神層面的也遭遇全面坍塌,完全是處於一個“邊緣人”的狀態。

但是好在陳沖始終都在“尋求真理”的路上奔跑著,並一直持續到現在。然後她所受的所有苦和獲得的所有成就,都能逐漸“被人理解和接受”了。

她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我曾一度非常需要閱讀,讓先生寄來的五樣東西中就有三樣都是書;後來在拍戲的時候我也喜歡一個人在房車裡讀書,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人性和夢想。”

我想作為“邊緣人”的陳沖就是通過閱讀找到了對人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既能夠理解和包容別人,也理解和接納了自己。她是當之無愧的年輕一代的“精神領袖”。

因為不被理解,所以選擇“向內求”;也因為不被理解,始終都在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路上。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

03 不被理解是常態,我們能夠做的其實有很多

魯迅先生說過:“人類的悲觀並不相同,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也就是說不被理解是人生常態罷了,世界上也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你其實並不孤獨,只是不被理解而已

那我們如何才能在不被理解的情況下更好的“做自己”呢?我主要想與你分享以下幾點:

  • 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有時候我們不被理解,不只是簡單地被否定或是被拒絕了,而恰恰是對方對我們“愛得太多”了。

比如父母在對待我們婚姻和事業上的選擇時,往往會希望我們按部就班過“安穩平淡”的生活就很好了。但年輕氣盛的我們總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出去外面闖一闖,如果各自不肯妥協,最後就只剩下無奈和痛苦。

這就需要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其實父母也沒有受過很高的教育,見識和經歷也並不豐富,他們有的不過是一顆“保護”我們的心罷了。

所以我們應該儘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成就去說服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可以過得很好,這就足夠了。然後被父母理解和接納,也應該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愛情裡,我們總喜歡把對自己的習慣和要求強加在別人身上,一旦對方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的話,就可能產生分歧和誤解。

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慈悲之心。對自己可以很嚴格地要求,但在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上,只需對他人包容以待就可以了。畢竟放過他人,其實也是成全自己。

我們都該明白,與其把時間用來解釋,把精力花在追求別人的認可,不如把藉此機會使自己變得更優秀,給別人一個驚喜,也給自己一個交代!

你其實並不孤獨,只是不被理解而已
  • 懂得感恩,堅守初心

有句話說的很對,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一個真正有所經歷的人,會發現身邊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因為他越來越明白,人人都有他的難處,所以越來越能理解別人。

因為理解,所以包容;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所以也希望你嘗試把別人的不理解當做是自己成長時必須經歷的磨練和考驗,只要我們能夠堅守初心,堅持做最好的自己,最終定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04 結尾

遇見理解的確是稀罕,但希望你能學會感恩所有的“不被理解”,即使可能會顯得孤獨,也可能會在某個無人的深夜抱頭痛哭。

但也正因為如此,才賦予我們難得地遇見“真實的自己”的好機會。

所以,下一次不被理解,希望你能儘快調整好狀態,善待包容他人的同時,先學會放過自己,然後“成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