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刻,你决定这辈子就当老师?

张光久


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真的问到我心里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有三只“神兽”,全部我一个人带,孩子爸又常年在外。每天照顾三个人的日常起居忙的是团团转。但我觉得这都是体力劳动不算什么,常常睡一觉醒来又是美好的一天。但是这一切就在我家老大上了一年级后,我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除了正常的生活外,最让我头疼的是辅导儿子作业,大家都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变成“鸡飞狗跳”。这完全是我家的真实写照,于是我会有无数个念头在我脑里乱窜,是孩子笨还是我笨不会教。就在无数个瞬间我多想自己能成为一个老师这样我应该就可以很好的教儿子了,因为在我心里老师应该会比我会教吧!



小城三妹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王老师,第一节课,她给我们讲了天南海北,地球月亮🌙等等,我们提出的问题,没有他不会的,从王老师当上了我的班主任,当老师的欲望更强烈了。

到了高中,有一次我的数学老师在上课,在门口有四个人在等老师,老师讲完课,走下讲台,那四人把我老师团团围着,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同学们的目光都转向了门口,竖起小耳朵听他们讲话,一位是从美国留学刚刚回来,是研究克隆牛的,从那天开始,我就拿定了注意,我一定要当一位老师,我要当一位同学喜欢的老师,我要当一位合格的老师。所以现在我是一位任教33年的教师。


XT永远年轻TN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要说起来,我决定当老师,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这样的时刻,让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第一次是我在读初中的时候,站在讲台上,老师帮我们改卷子,当老师的红笔在试卷上画出一个一个的对勾时,我仿佛有了一种知识传授的成就感,就想象着如果自己是一名老师,那就好了。

这是随后的学习时光中,我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虽然大学的专业并不是教育学,但我依然在大三的时候就通过自主学习考试,取得了教师资格证。

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我找到了一份培训机构的兼职。培训机构的兼职,也在我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了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离开了培训机构,从事其他工作,并且有了自己的宝宝。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在照顾和教育他的过程中,我还是不自觉的运用到之前在培训机构的教育经验。

孩子上小学了,我越来越觉得,随着教育的改革,对孩子们来说,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烈,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能够在学习上为孩子使一把劲儿,无疑可以对孩子起到比较大的帮助,就又萌生了再次到培训机构,继续做老师的想法。

于是,我重新捡起课本,考了教师资格证。这次疫情过后,我应该就会再次走上教室的讲台,重新开启我的教育事业,一起加油吧!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经历,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一起探讨吧[害羞][害羞][害羞]



hamburger麻麻


当你到一个小县城,没有工作机会的时候。

我在大城市里漂泊的时候,看到好多人面临着35岁的职场困境,好多招聘要求都是35岁以下,职场的玻璃板。我们在外面,可能看不到,其实在用人的时候,这也是一个筛选的一个分水岭,这意味着我们到了35岁能找到工作机会更少。

然后我远嫁外省,跟着我老公回到了一个小县城,这里工业服务业比较落后,没有合适的工作,工资很低,大概是2500左右,没有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一个月大概像城市里的工厂一样,休息四天。

之后我考虑能干什么呢?没有稳定的工作,不愿意在流水线上面工作,上面有老人下面有小孩。

这是我想到了考老师,其实在大学的时候有考过教师资格证,但是没有面试试讲,那个两年期限已经过去了,只能再考资格证。

马上买书备考,一次性通过笔试面试,但是我发现编制好难考,去年进入面试,但是还差几名考不上。

我愿意继续为之奋斗,我爸爸是老师,读书的时候我也一直有想过当老师,不然那个时候不会想到要考教师资格证,记得我当时第二志愿的时候是报师范的,阴差阳错我读了这个专业读这个学校。

这个时候其实我会想,为什么当时父母没有多指导我一下?我多么希望有一个能够在我选择学校报志愿的时候,有一个长辈来指点我一下,让我少走弯路。

我很羡慕别人,有父母关心他的学业,在他面临选择的时候,能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而这恰恰是很多农村学子所缺少的。我们一般都是被放养,所以很多时候会走一些弯路。

现在的话就坚定本心,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做的,愿意做的。我愿意面对学生,我愿意面对繁琐的师生,家长的交流,因为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

希望不会太迟。

家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喜欢的行业。


融进江西


【说:暑假假期长达3个月?好无聊啊】

猜猜这是什么职位?

从业17年,假期少的可怜,从没有在假期中远行过,这一直是我的遗憾,中国的假期你懂得,小长假到处堵,春节传统节日走亲访友。因此我非常渴望当一名教师,这样我就多了寒暑假,我就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未有做的事情,也正是如此近些年对教师的职业越发羡慕。

有一个好友,高三班主任,有次跟我抱怨说,暑期3个月怎么过啊,好无聊,我当即就回复了一个杀人的表情给她,她坏笑着。

细算一下,在企业上班的我们,要有多少年才能攒够3个月假期。

或许就在某个非常累的时刻,我特别期待能够做老师。

其实作为教师,现如今中国式的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更深了一些,保护力度也更加大了一些,因此教师这个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考核越来越多,孩子更是凶不得骂不得。

讲堂上的教育模式和我们的内训讲师又有了很大的区别。好的培训讲师深受很多大企业的爱戴,深受很多人力资源岗位从业者的爱戴,他们的身价比房价涨的还快。但是随着讲师团队的不断增大,咨询公司不断的涌入各个城市的角落,讲师们的这碗饭吃的也没有前些年那么好了。

第一:我的老师启蒙篇

约7-8年前,我曾邀请过同行到我单位培训,那个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他的身价每天7000元,但是作为好友收了友情价,后来付了3000元。跟我们上了一堂中层管理人员的团队提升培训。当时特别的羡慕他在讲台上的侃侃而谈,看着员工不停的点头并认可这位讲师,心里有些想法,这种想法在我脑海里不断的踌躇着。

第二:我的老师启动篇

2006年开始有培训的雏形,从新员工入职培训开始,内训师的生涯开始了,当时还是照本宣科,拿着资料读给新员工听。

我的路相对来说比较顺利,每一步路貌似都有贵人相助,这个相助是提醒,是激励,是挖掘。

由于我喜欢写,朋友说你为啥不上传网上去,让更多的人阅读你的作品,于是那些年我就网上发布了小说。

后来朋友说,你做人力资源那么多年,有了那么多经验,为什么不通过培训来分享你的经验和工作方法呢!于是,这些年,我就开始站在各种讲台上分享我自己的经历。

第三:我的老师提升篇

新员工入职培训做多了,由于不断的讲,我的语速越来越快,后期已经不满足仅仅讲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相关方面的知识了。

随着社会上各种培训课不断的涌入我的脑海里,就像一个膨胀的气球,非常想找个平台自己泄个气。

于是,小范围的同行分享成就了我内心的一个小小梦想,虽说一开始有些紧张,但是有些话题可能张口就来,脑海里的知识点根本不用想,不用思考已经用嘴巴说出来的时候,也已经变得越发自信。

第四:我的老师实战篇

真正的实战还是要到外面去分享你的一些理念和观点,受同行所托,我会接一些培训项目,到单位去讲课,提前定好主题,跟单位沟通主题和要求,然后编制PPT,提前做好充分的案例准备,备课,自己在镜子中演练,演练你的语速,演练你的笑容,演练你的眼神交流,演练你的整个课程的时间控制,其实一个好的讲师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来实战,讲的多了,就能出口成章了。

近些年,受朋友邀约,参加一些社会上的HR公益机构,这里全是HR同行,有很多人需要提升,我又再次变为别人口中的海儿老师。

被需要感也变的越来越强,公益机构像我这样的辅导讲师可能不止一个,但我算是最热心的一个,当其他辅导讲师安排不过来的时候,公益机构负责人总是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我,我也会第一时间放下工作之外的时间安排应允。

其实,每一次和同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讲师经验就多了几分,我是个练家子,我的目标是任何事情做到熟能生巧。

第五:我的老师后续篇

其实,培训就是分享,分享需要热情,我就是那个具备热情潜质的人。

目前我并不是一个实战非常强的高级讲师,但是我可以说我是一个非常亲民,一个非常接地气、一个非常热情的分享人。

对一个岗位的热爱,决定着你这个岗位能走多远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我会让自己拉的更长更久。

从现在开始,我依然时时刻刻都想做老师。

因为热爱,因为兴趣!

#我要上头条##微头条#

@海儿聊职场


海儿聊职场


很小的时候,一直觉得老师很伟大。

就如同歌中唱的:小时候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以为你很有力,总是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托起的是真理……

童年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可懵懂无知的少年时代,已经在心底种下一颗亟待发芽的种子,只是那时候的我,还并不太清楚的知道,这颗种子能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至长成参天大树。

记得上初一时,学校要求开设英语课。

一个衣着打扮非常普通长得却十分清秀的女老师走进教室,给人的感觉是和蔼可亲的,一开口是标准的普通话,接着是叽里呱啦的我们从未听到过的英语。

老师的嗓音似乎是那种敲击金属才能发出的特殊声音,非常悦耳。从那一刻起,我早已埋藏在心底的那颗终身从教的种子,刹那间生根发芽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教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且成为我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努力进取的动力。

虽然很清楚教师这种职业首先需要有奉献精神,还必须持之以恒,可无论什么都无法改变初衷。

自从选择了这份职业,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无论工作如何辛苦,我都无怨无悔。

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雨暮晨昏,头顶星光出发,脚踏月色归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颜映沧桑,青丝变白发,始终用一颗平凡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求桃李满天下,只愿人间爱无涯情无限,春色满园。



唐小懒妈妈


我不是老师,但我接触了很多老师,从1975年上小学开始就接触老师,我感觉很多人当老师不是自己决定的。比如一开始的老师很多简单,村子里拔将军,谁上过高中,谁根红苗正那就当老师。那会儿的老师一个是不用教师资格证,也基本没有中高考的压力,家长也不管孩子学习怎么样。所以说你教的好也教,教的不好也教。只要坚持下来了,那就是民办教师也给转正了,认为教师没有盼头的就干别的了。那个时代的老师因为健康原因很多的都走了。

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中考的开始,很多先考不上大学的有的高中毕业有的没有毕业也当老师,她们很多走的先教学后上函授的形式,或参加中考考试师范进修的模式,这样的人也不是自己就决定当老师的,现实逼的这样可以转户口是非农业。目前这批人女的到退休年龄,有的也退休了,有的还在岗。

还有一个就是考上小中专,考上师专考上师范的,这些人就是当了老师,当然有关系门子或机会的转行的。

后来要求有教师资格证,又分在编不在编,这样通过考试取得当老师。

当然一开始有的是知青当老师,有的地方外语缺参加培训当老师。这些人早已经退休了。

所以说当老师的途径很多,但就是现在在岗的老师得有一半以上无奈的选择。

因为过去很多好的学生成绩好的没有多少报师范专业的。我们市里一中高中一个班同学就一两个干老师的。在大学老师教书的还是比较多,有三四个人,那他们就是选择了专业特别是分配以后就当老师。

我在一九八三年遇见一个从师专毕业的老师,她高中在县一中上的,分配到我们大镇教高一物理,我就问老师,我说:老师你的理想是啥?那个时代人还没有开放,她没有告诉我。但我就问我说你来这个学校满意吗?她说了一句谁乐意来这个鬼地方?!。后来我就上市里上了,她在哪个学校教几年,我们大镇学校的校长调到县一中当校长就把她调到那里当教导处主任。她也卖力气,又进修的本科,前几年退休了,她在当主任时也兼一个班的物理课,她就说怕从政管理把知识忘了。所以说有人就问过80年代的师专是啥水平,努力教上进的练几年才是高手。她们在大镇也教出过好成绩,在90年代初她们的奖金有的拿到7000元那会很厉害了,但我也问过她她说还是县一中的待遇高。现在比我们市一中还厉害,和衡水中学一样管理模式。

有的就是家庭贫困,考上师范当老师,我们过去上学有补贴的时代,比较高的第一就是军校,第二是师范。

人的一生从事啥工作有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有的就是被动的,有的就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但干老师的,不积极进取的那就是在乡中学和小学混,大浪淘沙,有的留到县城不卖力气爷给调走或者管宿舍。努力的有的就是职事业型的,干起来没完没了,所以说老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不同的人命运不同。要真正了解一个老师真的得有共同语言,有的全是老师孩子照样不行,有的老师婚姻同样迷茫,很多女人怕自己的男人被抢走,她们也是爱情保卫战,她们也是人,她们只不过是岗位见老师,学生应该尊重她们,有人纠结,老师管理严格子点受不了了,那到社会管理就受的了了,现在得学生很难管,家长管部了还护着,老师有的也不乐意管了,管了丢饭碗了,不值呀?!


快乐的多多


要说梦想,不怕您笑话,年轻的时候还就真有。我的第一愿望应该是参军,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第二愿望是做一名演员,把快乐带给大家;第三愿望就是做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还算庆幸的是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可以说在90年我考入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了要做一名🈴️格的人民教师。从教二十六年来,我崇尚师德,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发掘并培养出了数十名优秀的体育人才和体育爱好者,现在我的学生们遍布在各行各业,成为中间力量,真的很感谢那么优秀的他们,我也因为他们而骄傲🦚








谷歌聊球


刚毕业在北京的机构里做过一段时间,教小学生数学。因为是刚毕业的学生,跟孩子们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对孩子们上课认真负责,像哥哥一样关心他们,虽然只做了几个月,但是跟孩子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由于自己发展规划,要离开北京,虽然很不舍,但是还是告诉我的学生。有个四年级小姑娘就哭了,说你为什么不教了?接着小姑娘说,其实我在学校里面感觉自己就是很普通的一员,成绩一般,关注也没那么多,但是在机构你给我上课,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教给我自信,让我相信自己还可以更好。舍不得你不教我。看到孩子闪着泪光抽泣地说出这些话,我的心一下触动了,眼泪不自觉地留下来了,转过身不敢看我的学生。我一点也没想到,我刚毕业,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不能算有经验的小老师,我能给孩子带来一些改变,一点帮助,一点自信,孩子给了我那么大的认可跟新任。那一刻我觉得我想做一个好的老师,能帮助一个个潜力无限,等待被发现,鼓励,引导的孩子。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应有的责任,成就感所在。人是相互影响的,孩子们也会带给老师很多自豪跟感动。每当想起我的这个学生,心里就很暖,是她教会了老师的意义,给了我继续在教育行业前行的动力!


成功何必在我


我是1980年参加的高考,当时,为了吃饱饭,填报的第一志愿是烹饪学校,最后一个志愿报的是煤炭师范学校,结果,当地的师范学校第一批招生,凡是报有师范字样的考生,只要比录取线高三分,都被当地的师范学校录取。收到师范学校录取通知书后,到师范学校面试,面试的领导就问了一个问题:你没有报考我校,被我校录取你愿意吗?回答愿意,面试结束,到时按时报道上学;如果不愿意,领导和你说,你的高考档案已调到我校,今年其他学校不可能再录取你,你准备再复读一年,下年再考吧!

这样,我们报有师范字样的考生,全部被当地的师范学校录取。从我收到师范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刻起,我就下定决心干一辈子教师,师范毕业后,我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先在小学教了七年,然后调入初中教学,一直干到现在,再过两年就退休了,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感觉无怨无悔,因为自己已经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