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有兩人倖存,一人回鄉做村支書,一人幹到副師

抗日戰爭中,我國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壯士”就是抗日英雄。他們一共五人,在抗日戰爭時期,對抗日軍和偽滿洲國軍隊,在戰鬥中視死如歸,子彈用完後就用石頭還擊,面對敵人的逼近,他們誓死不降,跳下深不見底的懸崖。

狼牙山五壯士,有兩人倖存,一人回鄉做村支書,一人幹到副師

五位英雄的名字分別是宋學義、胡福才、胡德林、葛振林和馬寶玉,他們在跳下山崖時,三名戰士壯烈犧牲,葛振林和宋學義被山腰的大樹掛住,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使得國家英雄生還。

1941年秋天,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進行大掃蕩,為了保護主力軍和老百姓的安危,這五位英雄負責牽制敵人,在敵人必經之地埋地雷,與敵人周璇,將敵軍引上了狼牙山。不得不說,這五人的勇氣和機靈都是一絕。

狼牙山五壯士,有兩人倖存,一人回鄉做村支書,一人幹到副師

馬寶玉,1920年出生於河北張家口,貧苦農民家庭出身,17歲參加八路軍,19歲入黨。七七事變後,當地有4000多年輕人加入革命軍隊,馬寶玉就是其中一個,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

很快,馬寶玉就成為了班長,負責牽制敵人,與其他五位勇士憑藉地形優勢,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最後在狼牙山上,第一個帶頭跳下深谷。為了紀念他們的英雄品質,建立“三烈士塔”。

狼牙山五壯士,有兩人倖存,一人回鄉做村支書,一人幹到副師

胡德林,河北保定人,兒時飽受貧困,日軍侵入我國後,誓死捍衛國家領土,於是參加了革命,成為一名八路軍。自告奮勇為部隊送戰利品,受到表揚後不肯離開,一心想上戰場打鬼子,曾多次參加戰鬥,後來在狼牙山壯烈犧牲。

狼牙山五壯士,有兩人倖存,一人回鄉做村支書,一人幹到副師

胡福才,1913年出生,河北保定人,與胡德林是叔侄關係,15歲參加八路軍,在晉察冀七連六班當戰士。1941年,接到上級命令,狙擊敵人的前進,在狼山上,不願意當俘虜,與隊友毀壞槍支,跳下萬丈懸崖。

宋學義,出身貧苦,爺爺和父親都是地主的工人,哥哥是一名挑山工,而他小時候也是一名童工。全家上下沒日沒夜地幹活,卻經常過著忍飢挨餓的生活。在1937年時,家裡還欠著40銀元的高利貸,地主趁機用田抵債,一家人只能背井離鄉,沿路乞討要飯。

狼牙山五壯士,有兩人倖存,一人回鄉做村支書,一人幹到副師

他在乞討的途中,加入抗日遊擊隊,後來得知親人死在日軍的刀下,發誓要為親人報仇。在當時,他所在的七連負責游擊戰爭,留下五個戰士引誘敵人,順利將敵人帶到了狼牙山。

在跳崖的途中,宋學義被半山腰的樹掛住,生命沒有大礙,但是腰部嚴重受傷,被送回部隊進行治療,傷好之後開慶功宴表彰。宋學義返鄉之後,從不居功自傲,與一個女子成親,並擔任村支書多年。


狼牙山五壯士,有兩人倖存,一人回鄉做村支書,一人幹到副師

葛振林,和別保定人,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之一,20歲參加革命,24歲參與“反掃蕩”戰鬥,擊退敵人5次進攻,殺敵50人,跳崖後被部隊救治。傷好之後,葛振林並沒有退休,還參加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立下赫赫戰功。擔任過參謀、連長、營長和軍區後勤部副師級部長。

退休後的葛振林,擔任20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關心下一代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