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簡析《木蘭詩》的含義,和戰爭略寫的用意?

講述歷史—我是銀黧夢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的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千百年來,這個故事一直廣為傳頌,多次被改編成戲曲、電影等藝術形式。

我覺得《木蘭詩》的含義有二。其一:在這首民歌中,塑造了一位孝順、勇敢、聰明、深明大義的女英雄形象。在封建社會中,女子沒有地位,木蘭本是一個“當戶織”的普通女子,因為邊關告急,家無長子。木蘭便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女子走上戰場,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木蘭卻做到了,而且還凱旋而歸。民歌的結尾處以“兔”為喻,說明了在“十年征戰”的生活中,將士們識別不出木蘭是女郎的原因。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木蘭在艱苦的戰爭生活中,不僅巧妙地隱瞞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還同男子一樣英勇無畏,為國立功。這就是對當時封建男權的蔑視和挑戰。

其二:木蘭凱旋而歸後,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賞賜,只想要回到家鄉,過恬淡平靜的田園生活。這些都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淳樸、不慕名利的品格。是對當時那些熱衷追求高官厚祿的封建貴族的極大諷刺。

在《木蘭詩》中對殘酷血腥的戰爭場面描寫極少。通篇只有“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兩句。當然這並不能說明戰爭不慘烈,十年的從軍生涯,木蘭一定是披甲上陣,奮勇殺敵,有無數次危難時刻。民歌中略寫戰爭,首先是為了表現老百姓反對戰爭,想要遠離戰爭,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還有這首民歌主要是為了表現木蘭孝敬父母、熱愛家鄉、深明大義的高貴品質。說到底,木蘭只是一個女兒家,所以全詩著墨較多的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如果詳寫戰爭的話,就和要表現的主題背道而馳了。因此,全詩略寫戰爭,從內容上看,是為了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來豐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更貼近生活。從結構上看,這樣的詳略安排,隱含了老百姓想要遠離戰爭,嚮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民歌的結尾處“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了一個熱愛生活、美麗可愛的女子形象。作者是希望永遠沒有戰爭來破壞如此美好的畫面!




滿城飛絮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敘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歸朝卻辭官回家的故事。故事緊緊圍繞著木蘭的形象著墨,有時惜墨如金,寫得極簡,有時卻潑墨如水,盡力鋪排。比如用較大篇幅寫了出征前、出征後和回家後的心理活動,卻對她在戰場中的表現僅僅用“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三十個字一帶而過。略寫的用意是什麼呢?

一、刻畫人物形象的需要。木蘭是女兒身,刻畫的形象不僅要突出家國天下的英雄氣概,更應體現有血有肉的兒女情懷,沙場點兵快意殺敵的慘烈一點而過,就體現了這種安排,機杼聲聲的勞作,市井生活的鮮活,姐弟情深的溫暖,暗香盈袖的閨房遠比“一朝英雄拔劍起”要更吸引木蘭,更符合木蘭的本性。

二、主題深化的需要。《木蘭詩》並不推崇戰爭,它並不宣揚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對戰爭的詳盡描述會弱化這一主題。


豬悟空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古代不多見的長篇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替父從軍、反抗侵略的巾幗英雄形象。

這首詩所要突出的主題是對花木蘭的孝敬父母、勇於擔當重任的性格的頌揚。所以,要詳寫戰前戰後的情景,而略寫戰爭過程,而突出人物忠勇孝順品質。

另外,這種繁簡安排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祝福,對戰爭的冷淡和遠離。具體來說,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一、二、五、六段詳寫木蘭女兒情懷,三、四段略寫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從內容上突出兒女情懷,豐富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結構上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

其實,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作品不乏此類例子,如《三國演義》寫赤壁大戰,卻濃墨重彩地敘述描繪了戰前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群英會、借東風等精彩故事;孫犁《荷花澱》寫抗日殺鬼子,卻著墨於女人們的兒女情長和生活細節,總之這種文學創作安排都是獨具匠心的。



舒駿


《木蘭詩》是北朝民歌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我國詩歌史上的樂府雙壁。《木蘭詩》產生的年代正是南北朝對峙的時期,戰爭是這個時候最突出的現象,整個北朝的歷史幾乎與戰爭相始終。本詩通過對木蘭代父從軍,沙場征戰和榮歸故里的敘述,塑造了木蘭這一愛國愛家、不慕名利、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純樸的優秀品質。本文詳略得當,佈局合理。木蘭一去十二年,會有許多事情發生,作者沒有面面俱到,而是集中描述了木蘭出征前的準備、途中的情況、歸鄉時家人的興奮喜悅情景和木蘭恢復女兒本色的一系列行為,至於木蘭的容貌、武藝、尤其是木蘭如何在現場上縱橫馳騁,英勇殺敵卻高度概括,很簡略。這樣安排,能夠很好地突出木蘭奔忙的情態和木蘭對父母親人的真摯情誼,有助於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好地詩歌的主題服務。




知名看淡


一、刻畫人物形象的需要。木蘭是女兒身,刻畫的形象不僅要突出家國天下的英雄氣概,更應體現有血有肉的兒女情懷,沙場點兵快意殺敵的慘烈一點而過,就體現了這種安排,機杼聲聲的勞作,市井生活的鮮活,姐弟情深的溫暖,暗香盈袖的閨房遠比“一朝英雄拔劍起”要更吸引木蘭,更符合木蘭的本性。

二、主題深化的需要。《木蘭詩》並不推崇戰爭,它並不宣揚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對戰爭的詳盡描述會弱化這一主題。

我覺得《木蘭詩》的含義有二。其一:在這首民歌中,塑造了一位孝順、勇敢、聰明、深明大義的女英雄形象。在封建社會中,女子沒有地位,木蘭本是一個“當戶織”的普通女子,因為邊關告急,家無長子。木蘭便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女子走上戰場,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木蘭卻做到了,而且還凱旋而歸。民歌的結尾處以“兔”為喻,說明了在“十年征戰”的生活中,將士們識別不出木蘭是女郎的原因。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木蘭在艱苦的戰爭生活中,不僅巧妙地隱瞞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還同男子一樣英勇無畏,為國立功。這就是對當時封建男權的蔑視和挑戰。

《木蘭詩》產生的年代正是南北朝對峙的時期,戰爭是這個時候最突出的現象,整個北朝的歷史幾乎與戰爭相始終。本詩通過對木蘭代父從軍,沙場征戰和榮歸故里的敘述,塑造了木蘭這一愛國愛家、不慕名利、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純樸的優秀品質。

作為神仙姐姐稱呼的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讓我們大飽眼福,這十分符合我們印象中的木蘭形象,即使是後期化妝再厲害也難以掩飾她的女性魅力,如果現實中的花木蘭真長這麼漂亮,想必那些征戰的爺們都是瞎子吧,怎麼會發現不了木蘭是女人呢,另外就是生理問題,比如上廁所小便,總不能一直蹲著撒尿吧,如此這般想來,花木蘭的形象會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那就是男人形象加上粗獷的聲音,再不濟也是下面這位搏擊高手的形象。



德生小道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的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千百年來,這個故事一直廣為傳頌,多次被改編成戲曲、電影等藝術形式。

我覺得《木蘭詩》的含義有二。其一:在這首民歌中,塑造了一位孝順、勇敢、聰明、深明大義的女英雄形象。在封建社會中,女子沒有地位,木蘭本是一個“當戶織”的普通女子,因為邊關告急,家無長子。木蘭便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女子走上戰場,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木蘭卻做到了,而且還凱旋而歸。民歌的結尾處以“兔”為喻,說明了在“十年征戰”的生活中,將士們識別不出木蘭是女郎的原因。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木蘭在艱苦的戰爭生活中,不僅巧妙地隱瞞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還同男子一樣英勇無畏,為國立功。這就是對當時封建男權的蔑視和挑戰。

其二:木蘭凱旋而歸後,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賞賜,只想要回到家鄉,過恬淡平靜的田園生活。這些都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淳樸、不慕名利的品格。是對當時那些熱衷追求高官厚祿的封建貴族的極大諷刺。

在《木蘭詩》中對殘酷血腥的戰爭場面描寫極少。通篇只有“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兩句。當然這並不能說明戰爭不慘烈,十年的從軍生涯,木蘭一定是披甲上陣,奮勇殺敵,有無數次危難時刻。民歌中略寫戰爭,首先是為了表現老百姓反對戰爭,想要遠離戰爭,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還有這首民歌主要是為了表現木蘭孝敬父母、熱愛家鄉、深明大義的高貴品質。說到底,木蘭只是一個女兒家,所以全詩著墨較多的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如果詳寫戰爭的話,就和要表現的主題背道而馳了。因此,全詩略寫戰爭,從內容上看,是為了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來豐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更貼近生活。從結構上看,這樣的詳略安排,隱含了老百姓想要遠離戰爭,嚮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民歌的結尾處“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了一個熱愛生活、美麗可愛的女子形象。作者是希望永遠沒有戰爭來破壞如此美好的畫面!




2020貨常在


《木蘭詩》中國北朝長篇敘事樂府民歌。又稱《木蘭辭》。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做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詩中熱情讚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鬥的精神,以及端莊從容的風

姿。它不僅反映出北方遊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風氣,更主要的是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過和平、安定生活的意願。

1 木蘭從軍是對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一次有力的反抗,表現出爭取男女平等、追求女性解放的美好願望

2 在封建社會中,追求功名利祿是佔統治地位的傳統思想,而木蘭經過十年的緊張戰鬥之後,凱旋而歸,卻拒封辭賞,願意解甲歸田,重過勞動人民的耕織生活,這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質樸謙遜的品質。木蘭的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對熱中功名利祿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諷刺

3 木蘭雖為女子,卻甘願代父從軍,表現中華民族一直推崇的美德——孝道;

4 奉獻10年寶貴青春投身戰場,保家衛國, 表現她熱愛和平的思想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花木蘭替父從軍,可謂巾幗不讓鬚眉,最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最後木蘭回家梳妝打扮後,同伴一臉懵逼的樣子,讀木蘭詩的時候,懵懂無知,只知道木蘭是個孝順的女孩子,而且驍勇善戰,最後榮歸故里,可以說非常羨慕,木蘭詩的含義具有極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我們完全忽略了木蘭的長相,讓我們來看看影視劇中木蘭的形象吧,

作為神仙姐姐稱呼的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讓我們大飽眼福,這十分符合我們印象中的木蘭形象,即使是後期化妝再厲害也難以掩飾她的女性魅力,如果現實中的花木蘭真長這麼漂亮,想必那些征戰的爺們都是瞎子吧,怎麼會發現不了木蘭是女人呢,另外就是生理問題,比如上廁所小便,總不能一直蹲著撒尿吧,如此這般想來,花木蘭的形象會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那就是男人形象加上粗獷的聲音,再不濟也是下面這位搏擊高手的形象,

總之不管花木蘭形象如何,畢竟是巾幗英雄,她在我們的心目中是最美的,並不是那些鮮肉美女所能相提並論的,

木蘭詩中提到戰爭場面雖然一筆帶過,但也提到了戰爭的殘酷,特別是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更是十分悲壯,讓我們感到戰爭的殘酷,讓我們更加珍惜和平,我們不畏懼戰爭,更向往和平。


嘯清風


《木蘭詩》中國北朝長篇敘事樂府民歌。又稱《木蘭辭》。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做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詩中熱情讚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鬥的精神,以及端莊從容的風

姿。它不僅反映出北方遊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風氣,更主要的是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過和平、安定生活的意願。

1 木蘭從軍是對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一次有力的反抗,表現出爭取男女平等、追求女性解放的美好願望。

2 在封建社會中,追求功名利祿是佔統治地位的傳統思想,而木蘭經過十年的緊張戰鬥之後,凱旋而歸,卻拒封辭賞,願意解甲歸田,重過勞動人民的耕織生活,這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質樸謙遜的品質。木蘭的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對熱中功名利祿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諷刺。

3 木蘭雖為女子,卻甘願代父從軍,表現中華民族一直推崇的美德——孝道;

4 奉獻10年寶貴青春投身戰場,保家衛國, 表現她熱愛和平的思想。



宋氏中醫藥文化傳承


《木蘭詩》主要寫木蘭代父從軍一事,所以重點來寫,戰鬥略寫,完全取決於內容必服從於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