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从田间地头到大街小巷,从河道沟头到房前屋后,从公路沿线到犄角旮旯……连日来,西峰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城市与农村齐头并进的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治理,着力打造整洁、有序、美观的人居生活环境,全面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我们每天都对村组干道的垃圾进行清理,一天两次,并利用电瓶车上门收集垃圾,确保垃圾杂物日产日清,集中清运。”齐楼村的卫生保洁员王焕金说,翔龙保洁公司每天对配备的80个勾臂式垃圾箱循环清理,压缩式垃圾车对暂存点和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温泉镇的环境治理,只是西峰区城乡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西峰区各乡镇(街道)把疫情防控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相结合,实施常态化保洁和“日产日销”制度,组织专人对农贸市场、各村重要路口、路段、巷道及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垃圾进行清理和消毒;鼓励村民清理户内、户外杂物,铲除病媒生物滋生环境,从源头预防疾病传播;指导村民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及时清扫畜禽粪污,减少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同时,在村级垃圾中转站和各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及部位均放置了废弃口罩专用收集箱,防止医疗废弃品造成污染。

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按照“收集员”既是“防疫员”的工作安排,乡镇组织人员每天定时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定时开展公共区域、垃圾收集点、垃圾桶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彻底消除病毒滋生环境。同时,保洁人员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的废弃杂物、垃圾、小广告进行了大清洁,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进行了整修、涂白,对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对房前屋后的”三堆”进行整治,并将疫情防疫与环境卫生整治相结合,彻底清洁区域内垃圾死角。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社区居委会、党员干部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组织落实、宣传和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治理氛围。

农村在行动,城区也在不断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对医院、小区、市场周边、背街小巷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及果皮箱等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出动炮雾车在城区主次干道、超市、车站等重点区域喷洒消毒溶液。

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城区每天有1200多名环卫工人、120多辆垃圾收运和清掏洗扫车全时段坚守岗位、全天候巡回作业、全方位清洗消毒,每天清理收运、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00余吨。”区环卫局的工作人员说,对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箱等各类环卫设施每天至少进行3次以上消毒杀菌作业,有效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按照“管理再严、作风再实、措施再细、人员再齐、标准再高、质量再好”的要求,升级作业规范,改每日一次普扫为三次普扫,深入持久地开展“尘土净”“死角净”“烟头净”和“垃圾清零行动”,促使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并组织环卫工人定时清扫路面,收集户内垃圾,及时清运辖区垃圾中转站垃圾,将垃圾统一拉运至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此外,还采用宣传车、宣传横幅、微信群、志愿服务队入户进小区、进楼院宣传等方式,引导群众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养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参与公共场所环境治理。动员群众做好清扫保洁、消毒消杀、自我防护等各项工作,严控病毒传播,确保辖区群众生活环境干净整齐。自2月中旬以来,环卫局各部门和作业公司按照《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遵循“大类粗分、简便易行”的原则,分辖区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工作,倡导更多的单位和居民了解、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利用设施站点、公共空间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装饰车体,大力开展宣传引导活动,进一步推进落实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水平。

西峰:环境治理为疫情防控穿上“防护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