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養對了將來更有出息

望子成龍是家長共同的心願,大家都希望能擁有聰明、伶俐的孩子。其實孩子是否聰明?除了後天培養之外,先天性遺傳因素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些高智商寶寶會在幼齡階段展現出“怪癖”,家長們需要耐心觀察,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中”。

阿姿的寶貝兒子剛滿兩歲,一臉的機靈模樣特別討人喜歡,惹得一眾姊妹們都羨慕不已。

但阿姿有自己的擔心,她說:“我兒子太內向了,見到生人就膽怯,每次帶他出去碰到熟人打招呼,這孩子總是躲躲閃閃藏在我身後。去了陌生的環境,還會哭鬧不止,哪有半點小小男子漢的模樣?膽量這麼小將來可怎麼辦?”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養對了將來更有出息

雖說阿姿的老公勸她,現在孩子還小,不能對他要求太高。但阿姿總擔心“三歲定八十”,所以經常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去“鍛鍊膽量”。

網友@晴天裡的相思豆說:能夠理解家長的出發點是好,但家長也應該與時俱進掌握先進的育兒知識,瞭解孩子的行為特點再做出判斷與行動,否則“天才”也被扼殺了。

網友@清晨八點半的那杯水說:孩子的這種行為正是聰明的表現,家長橫加干涉“鍛鍊膽量”的行為很容易破壞孩子的觀察力,一定程度給孩子帶來成長干擾。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養對了將來更有出息

天生高智商的孩子總是有些別出心裁的想法以及異於常人的舉止,一如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出了名的記憶力太差,而生物學家達爾文因為觀察事物太過於聚精會神而被人認為“傻”。

天才兒童似乎都有一些不可理喻的“怪癖”,那麼一起來盤點一下屬於智慧潛力的3種“怪癖行為”,您家的孩子是否也“幸運中招”呢?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

1、 喜歡新鮮的事物

聰明的孩子總是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他們的小腦袋瓜子總是充滿了各種好奇的想法。在家長看來或許會認為孩子不夠專心,但觀察新鮮事物是孩子洞察力的一種表現。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養對了將來更有出息

而一部分孩子還會深入研究新鮮事物,譬如新買的玩具孩子恨不得“底朝天”拆開來研究個清楚明白,對此家長也感到頭疼不已,其實這並非是孩子頑皮,而是他們創造力的一種行為表現。

2、 留意細小的變化

聰明的孩子總是會留意到細小變化,比如花園裡的花朵開了,牆上的釘子掉了……很多在成年人眼中毫不起眼的事物,孩子牢記在心中,並且知道了他們的變化,這類孩子的觀察力是非常強的。

3、 對陌生環境很敏感

聰明的孩子對環境的敏銳度很高,當環境發生變化,他們的情緒也會出現變化,幼年階段會表現為恐慌、哭鬧。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養對了將來更有出息

遇到不熟悉的人,孩子會下意識躲在家長身後,一些家長誤以為是孩子膽怯,其實這種行為恰好反映了孩子觀察力強、警惕性高。

孩子有異於常人的“怪癖”並非就是孩子有問題,相反上述的3種“怪癖”正好體現了孩子的創造力、洞察力和警惕性較高。

擁有高智商潛力的孩子,家長理應感到驕傲,並且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用正確方法對他們進行引導。

1、尊重他們的“怪癖”行為

孩子出現“怪癖”行為,家長不要粗暴地打斷,應該詢問孩子這麼做的理由,有必要的時候應該陪孩子一起進行探索。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養對了將來更有出息

否則,強硬插入的結果是阻礙了孩子的專注力,即便是後期有心培養,也很難讓孩子“重拾”天分。

2、懂得給孩子製造機會

天賦雖然是天生的,但也需要後天的栽培。正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當家長髮現孩子在某方面展現出天賦與潛力,那麼不妨大膽地給孩子製造一些機會,誘導孩子去觀察、研究。

3、 鼓勵孩子“試錯”

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愚蠢的家長會制止,聰明的家長鼓勵孩子嘗試。

當孩子對新鮮事物膽怯的時候,作為家長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條件下,鼓勵孩子勇敢去嘗試,這樣孩子在未來才敢於有勇氣邁出人生不同的第一步。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癖好”,養對了將來更有出息

我們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成材,但智力培育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暫行為,它需要家長的愛與耐心,同時這個過程要摒棄功利性的目的,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輕裝上陣,給他們自由成長的空間,靜待花開!

在孩子智力培育上,各位家長都有什麼好辦法支招呢?歡迎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