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憶中最難熬的時間或日子是什麼時候?

大黃豆和小綠豆


結婚不久我和先生就到我們現在所住的城市打拼,說是打拼不如說是混口飯吃。那時我們都只是代課老師,一個月的工資200多,房租150,燃氣80多一罐,日子過得真是是捉襟見肘。後來懷孕了,因為反應太厲害,沒法上班,前三個月就靠先生那微薄的薪水支撐著。記得有一次,我們出去散步,路過一家螺螄粉店,我那個饞啊。我拉拉先生的衣袖,我想我當時的表情一定像極了討糖吃的小孩。螺螄粉是吃上了,後來我才知道先生把公交車費都拿出來了,一連好幾天不行上班。來回要做兩個鍾呢,怪不得那幾天先生都是天蒙亮就出門,燈亮起還沒到家。

後來我們居住的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個市場,我就想著不能光靠先生那點薪水過活了,畢竟小孩出生後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於是商量著租了一個賣青菜的檔口。先生每天天不亮就去幫我進貨,然後才上班。我每天就經營起了我的小攤位。收入不多,但一個月下來也有七八百,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的過著。

現在回想起那些日子,我和先生都感慨良多——如果再經歷一回,我們還會那麼有幹勁嗎?我想我們會,因為我們是一起奮鬥的。


海上共明月


📝長這麼大最難熬的時光應該是2020的春節疫情期間吧,起初半個月帶著恐慌但又竊喜的複雜情緒窩著但很快樂(可以在家多陪陪父母的好心情),每天變著花樣由客廳大峽谷、廚房美食坊、陽臺長廊到窩裡居串啊串,難得有機會宅在自家的“五星級酒店”裡這麼長時間好好享受一下。常年在外省,這麼大房子平時只有父母住,我弟每次回家說回來就好像住五星級酒店似的樂呵樂呵。前一個月裡陪父母嘮嗑、全家人一起按摩、泡腳、做面膜、一起研究美食、跟著抖音快手學菜譜製作、看電影、看電視劇一部又一部、練瑜伽、跑步、聽音樂、學英語、看書、唱卡拉Ok等等,在家能想到的事情都嘗試了一遍。每天睡到自然醒,一天只吃兩頓(早午餐一起吃,晚餐一頓)。一個月後疫情慢慢延緩下來時,在家悶的實在發慌難受,媽媽要出去買菜,巴不得跟著要一起出門,但都做好嚴格的防護措施,只要出去穿的全套回家後全部消毒 換洗,偶爾下樓倒個垃圾都要帶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再接下來的10多天裡是最難熬的日子,自律能力彷彿不聽使喚了,作息也開始不規律了,從來不玩遊戲的我接觸了吃雞遊戲,一發不可收拾,瘋狂迷上了一天到晚拿著手機蹦蹦響槍戰不斷,說實話真的很刺激!瘋狂玩了3天,眼睛受不了了,3D的效果容易暈眩,眼睛干涉易困,頸椎也難受的要命!告訴自己這樣下去不行,再喜歡玩也要控制每玩一把就退出來放下手機休息下,實在太無聊了,彷彿只能玩遊戲打發時間。

2020年地球不安全,世界有危難,疫情災害面前保命要緊。全國上下一起坐月子,雖難熬但至少還健康的活著,也是這段時間讓咱中國老百姓看清中國真正的實力,更多人的愛國熱情高漲,我也更多的領悟了人生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愛父母,我愛我的家人,我愛中國!



敢於言語的世界


我最難熬的日子是今年的2月5號,從上海坐飛機回到洛陽,回到家中後就被社區隔離了。

在這被隔離的14天裡,家中沒有菜,連食用油也沒有,因為在隔離期間,每天都要一天兩次的量體溫,不允許出門。家裡幾乎什麼都沒有,只有年前醃的鹹菜,每天都是蒸點米飯,配著鹹菜吃,那些日子過的真是最難熬的日子!

到後面女兒在網上訂購了菜,肉,蛋,還買了油陸陸續續寄到了家,日子才走上正軌。


奚玉蘭


月子期間,結婚一年,但是一直都在外面工作,坐月子的時候是自己第一次和公婆真正住一起,老公又在外面上班,沒有陪我一起住。

面對從自己是孩子一般轉換到做母親的角色,所有的東西都是摸索中,適應中。肩上的重任壓得喘不過氣,面對一個小生命,很多時候不知所措。

面對婆家的飲食習慣差異,老人家辛辛苦苦做的月子餐,又吃不下,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吃什麼,又不能老是直接說不好吃……

面對孩子哭鬧的解決問題,公婆的土方子和我教科書上的辦法,時刻衝突著……

面對母乳餵養的堅持,奶水不足的努力,和公婆隨口一說的“你奶水不夠”就直接給孩子泡奶粉喝了……孩子一哭鬧就說,沒吃飽沒吃飽……

終於滿30天了,我立刻跑回孃家了,隨著時間一長,感覺打擾了我嫂子,可能也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後面回到自己上班的租房,婆婆幫忙帶孩子,面對孩子的哭鬧和婆婆因為到新環境抑鬱寡歡,頭疼腦熱……

向來忍耐度很高的我,情緒管理能力不錯的我,摔門了,向我老公怒吼了……

直到一年以後,回過頭去看,才知道那兩個月我是產後抑鬱了……

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大家早就過了磨合期,只能說第一次當上媽媽,好多的未知,慶幸挺過來了,希望多給身邊的孕婦和新手媽媽多一點包容!



90後話癆


我記憶中最難熬日子是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那段時間。

當時因為找不到工作,在家裡呆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那時候是最難熬的日子,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

而且不想和人接觸,特別是過年過節的那段時間,基本上親戚也不願意走動,生怕別人問你現在在做什麼。自尊心很要強的我生怕別人看不起。

後來經過自己努力,考上了現在的單位,才慢慢的走出那段難熬的時光,我想當時時間在再長點人都要抑鬱了。

所以說人需要學會調整,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所發生的事情,才有可能儘快走出去,難熬的時候總是短暫的。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國企大院長大的孩子


也許,每個人記憶裡,都有一段特別難熬的日子。

當時,覺得昏天暗地,難以支撐,但是,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多年以後再回想起,不免感嘆:這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對我來說,最難熬的日子,有兩段:

第一個是,高考失敗,回去復讀。

高三結束的暑假,呆在家裡等成績、等錄取通知書。

看著別的同學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高高興興地買新衣服,買拉桿箱,收拾行李。

心裡很落寞,不是滋味。辛辛苦苦學習,平時成績都很好,偏偏高考發揮不好。

心裡的鬱悶只有自己知道,別人的安慰和理解,只會讓自己更加後悔。

直到如今,有時會夢到,馬上要進考場了,沒帶筆,或者考試馬上結束了,還有很多沒寫完。對高考的陰影,就這麼刻在了心裡和夢裡。

第二個是,父親患癌,一年半後去世。

當父親覺得疼,到醫院確診為癌症之後,媽媽瞞著我們,怕我們擔心。

我是從姐姐那裡得知的,當時哭了很久,覺得天要塌了。

自己的親人,得了絕症,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讓我窒息。

後來,我請了兩週假期,在醫院陪護,我竭盡全力回憶以前的歡樂時光,跟爸爸聊天,安慰他,鼓勵他。他不再想以前那麼倔強,而是像個孩子一樣,很聽話,配合地吃藥、做放療和化療。

隨著病程加重,父親頭髮掉完了,只能戴上帽子,再後來,體重瘦了一般,只剩下骨頭,睡覺都硌得慌,再加上後期的癌痛,我相信了“生不如死”這個詞。

母親在夜以繼日的陪護中,逐漸消瘦,眼神黯淡,身心都疲憊。

直到最後,我們眼睜睜送走了父親。

親人的去世,是永別,意味著你再也看不到這個人,聽不到這個人,這種煎熬“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我懂了,人生,就是有一些無可奈可的事情,除了面對,別無他法。

治好傷痛和煎熬的,只有時間。時間長了,當時痛苦煎熬的感覺就沒那麼強烈了

我覺得,這些讓人難受的日子,是對我們的警醒,提醒我們要做些改變了,改變自己,珍惜身邊人,這就是這些日子的意義吧!



當下的幸福


跟丈夫創業第一年,欠了二十多萬的債務,雙方父母給不了任何的幫助。有一天,沒錢買鹽了,我跟丈夫居然都掏不出兩元錢來買鹽,剛好丈夫的同學來我們家吃飯,沒鹽我怎麼炒菜啊!我都急壞了,丈夫叫我到附近的小賣部先賒一包鹽來用。叫我去賒一包米還好,一包鹽也要賒,我真不好意思啊。於是,我把家裡的平時積攢的廢紙,廢塑料瓶拿去賣了,買了一包鹽。這一年真不知道怎麼過來的,不過後來越來越好了!如今房兩套,車兩輛。


生活如詩李


不能提,不能想,更不能說。一提起一想起一說起就淚流滿面,我想是身體有了記憶吧,你能想象我現在淚水盈滿眼眶。

生雙胞胎,因為滿月寶寶生病了,所以過後婆婆想回農村補過滿月,老公再三確保陪我和寶寶一起回去,最後因為單位有事放我鴿子,我希望老公和婆婆好好說一說延遲幾天再回老家,老公說婆婆要給村裡自己人(本族人)過壽必須回去,還說婆婆把老公外婆請過來保證沒問題。我只要打電話說那事老公就和我吵,掛我電話。我當時在孃家管老大,沒辦法和他面談。

回去之後過著非人生活,因為雙胞胎,體質弱寶寶們總是嗆奶,我轉個身喝口水寶寶就能嗆奶,我手上永遠抱個寶寶,還要給兩個寶寶兌奶粉,洗奶瓶,換尿不溼,一兩個月的寶寶大家都知道一個小時一喝兩個小時一吃奶,吃完奶給寶寶拍完嗝就又要吃奶,我抱著寶寶邊走邊拍嗝,拍完一個放給公公或外婆去接著管另一個寶寶,公公外婆只能幫我抱小孩,什麼也幫不了我,我回去四天基本沒睡覺。婆婆回去後不是忙著選飯店談價錢選菜色,就是抱著弟媳一歲多的寶寶出門會村裡熟人。

有次兩個寶寶都睡了我兩邊各方一個,好不容易輕閒兩三分鐘,結果兩個寶寶同時嗆奶,我不知道去抱那個,一家人都在農村大院聊天喝茶……兩個寶寶忙的我每次上廁所那幾分鐘都在廁所失聲痛哭,出去還要假裝一切都好。

老二回家後一直哭,老二之前是婆婆管的,我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直哭,就攔下忙碌的婆婆把老二給她問原因,她把孩子摸了摸,說是太熱,給孩子脫了件衣服,哄了兩下不哭就走了,結果孩子在我手裡還是一直哭,哭的我心裡發毛,以為老二有啥問題,娃不舒服哭,村裡自己人過壽有順車我就抱寶寶去看醫生,醫生說啥都好著,就是哭個不停,最終也沒搞明白寶寶為什麼哭,但當時心裡悶的逛,打算孃家接我回城裡時抱到省城兒童醫院給看看。

最終的爆發點是那天晚上凌晨一點多婆婆和我睡裡屋,公公睡外屋,給老大吃完奶後抱老大在裡屋邊走邊拍嗝,這時老二在外面哭,婆婆已經睡死(指睡得特別實,很難叫醒)了,公公瞌睡的不行有一句沒一句的拍著老二說睡、睡。我把老大哄好抱給公公,把老二接過來看了一下,寶寶餓了,就給兌奶粉吃,寶寶吃完我困的實在不行就給寶寶拍出一個小嗝就讓躺下了睡了,我在旁邊洗奶瓶時聽到老二有聲響,過去看到奶從寶寶鼻子口裡面噴出來,我抱起寶寶,寶寶整個痙攣縮成一團了,半天哭不出來,我嚇得大聲叫寶寶,緩了好半天寶寶才哭出來,公公婆婆也嚇醒了,後來也不記得了,只知道自己當著公婆面放聲大哭,淚水怎麼也止不住,一直哭到了天亮,也落下病根一哭眼睛就澀的難受。

許多事都模糊了,只記得回老家第四天寶寶補滿月那天,我破腹產的傷口裂開了……

對婆婆雖然能理解但終究有怨恨,不能確保一切安好何必寧要回老家,還信誓旦旦的承諾沒問題。更多的怨恨是對老公的,感覺在我最困難的日子裡背叛了我,連我最後祈求的電話都掛了,後來的後來才知道老公是偽媽寶男,一遇他媽就是一個十足媽寶男,不遇他媽一切安好。這件事是我們感情的裂縫,終其一生難以修復。後來好多事更加確定老公偽媽寶男的本質,為了孩子,我放棄走那一步,也阻止老公和婆婆常住的狀況,現在老公媽寶男本性隱藏,但我們終回不到從前……

淚流滿面寫完這一切。來生不做誰人妻,不做誰人母,只好好侍奉在父母膝下!


keller2020


我記憶中最難熬的日子就是-我生完孩子之後的那一年裡。我相信那段時間我真的是已經得了產後抑鬱症的,本來就是新手媽媽,就很緊張和不安,本來因為卸完貨覺得很喜悅得心情也在生後沒幾天蕩然全無。因為外地做生意的關係,我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能夠在我坐月子得時候回來,這也是我心裡最大的一個梗,我嘴上沒說,但是我的心裡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然後因為我的婆婆並不是那種會照顧人得,她平時都是在外面玩慣了的那種,而且性格並不穩重,而我的老公,更是因為新手爸爸,更是全然不懂,只有我的公公還算照顧周到,卻始終做不了帶孩子得細活,所以真的,我一整個月子都是在鬱悶,傷心中度過的,甚至一度和我的婆婆鬧矛盾,和我的老公也吵過一次架,所以,剛做完月子,我就決定了獨自帶寶寶,老公出去跑業務,而我的公公婆婆去了他們住的房子裡(因為我們結婚時,公公婆婆另外給我們準備了房子),我甚至記得有一次,我因為照顧寶寶,抽不出時間來給自己做飯吃,導致根本沒奶,寶寶餓極了得時候,都沒能出來奶吃,因為我根本沒吃東西,哪來的奶。就這樣的日子,我堅持過來了,沒有因此瘋掉,甚至看懂了很多,現在我家寶寶也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得長到2歲多了,我也並沒有太過記恨我的婆婆和老公,也不是說完全原諒了,只是希望自己更開心快樂,人生不易,凡事還是靠自己,知事故卻不事故,這是每個人成長後都會懂的事,希望所有的媽媽都能開心快樂,堅強,努力向上,不辜負自己!


小傲嬌的媽媽


我最難熬的時間或日子是1984和1985年等錄取通知書的那段時間。

以前沒聽說高考分數過線,還要按1:1.2比例錄取,這回在等錄取通知書時還不知道有這情況。

所以,滿以為這次考上了,就只等錄取通知書書了。

我一天天地等,一天天地等…

簡直度日如年。

以往,被錄取的人名單都公佈在現在濱海郵政局(舊稱,現已改集團公司)西邊的牆上,我就經常到那邊牆上看名單,直到最後一批(含阜寧師範)名單公佈,名單上還是沒有我。

我當時頭腦一片空白,腦門上冷汗直冒,就差心臟驟停…

後來,聽說這次是按1:1.2比例錄取的,我無可奈何…

1985年,我報考英語專業兼報文科。

英語專業筆試過關後,我參加了口試。

我們是到鹽城參加口試的。

帶隊老師說,北三縣(濱海縣、阜寧縣、響水縣)從來不刷人,回去不用找人(找關係)。

我就象1984年一樣,坐立不安地等啊!等啊…

有帶隊老師的話,我沒去郵局旁邊牆上看名單,就在家裡等。

直到有一天,我等到了阜寧師範代培點——濱海縣教師進修學校的信函(內有阜寧師範錄取通知書),才知道自己被當時最不被人待見的師範學校普師班(注意:不是英語班)錄取了。就是說,我被刷掉了。

按以往慣例,我起碼也得上三類大學(例如鹽城師專)英語科(系)。

我真是氣急財壞,差點把錄取通知書撕了。

後來聽說這次是按1:1.2比例錄取英語專業上線考生的。

我又一次無可奈何。

看來,1:1.2是專門針對我的,爭取叫我沒書讀,最起碼叫我沒有好書讀。

這兩次等待錄取通知書,簡直要了我的小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