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最难熬的时间或日子是什么时候?

大黄豆和小绿豆


结婚不久我和先生就到我们现在所住的城市打拼,说是打拼不如说是混口饭吃。那时我们都只是代课老师,一个月的工资200多,房租150,燃气80多一罐,日子过得真是是捉襟见肘。后来怀孕了,因为反应太厉害,没法上班,前三个月就靠先生那微薄的薪水支撑着。记得有一次,我们出去散步,路过一家螺蛳粉店,我那个馋啊。我拉拉先生的衣袖,我想我当时的表情一定像极了讨糖吃的小孩。螺蛳粉是吃上了,后来我才知道先生把公交车费都拿出来了,一连好几天不行上班。来回要做两个钟呢,怪不得那几天先生都是天蒙亮就出门,灯亮起还没到家。

后来我们居住的小区附近新开了一个市场,我就想着不能光靠先生那点薪水过活了,毕竟小孩出生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于是商量着租了一个卖青菜的档口。先生每天天不亮就去帮我进货,然后才上班。我每天就经营起了我的小摊位。收入不多,但一个月下来也有七八百,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

现在回想起那些日子,我和先生都感慨良多——如果再经历一回,我们还会那么有干劲吗?我想我们会,因为我们是一起奋斗的。


海上共明月


📝长这么大最难熬的时光应该是2020的春节疫情期间吧,起初半个月带着恐慌但又窃喜的复杂情绪窝着但很快乐(可以在家多陪陪父母的好心情),每天变着花样由客厅大峡谷、厨房美食坊、阳台长廊到窝里居串啊串,难得有机会宅在自家的“五星级酒店”里这么长时间好好享受一下。常年在外省,这么大房子平时只有父母住,我弟每次回家说回来就好像住五星级酒店似的乐呵乐呵。前一个月里陪父母唠嗑、全家人一起按摩、泡脚、做面膜、一起研究美食、跟着抖音快手学菜谱制作、看电影、看电视剧一部又一部、练瑜伽、跑步、听音乐、学英语、看书、唱卡拉Ok等等,在家能想到的事情都尝试了一遍。每天睡到自然醒,一天只吃两顿(早午餐一起吃,晚餐一顿)。一个月后疫情慢慢延缓下来时,在家闷的实在发慌难受,妈妈要出去买菜,巴不得跟着要一起出门,但都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只要出去穿的全套回家后全部消毒 换洗,偶尔下楼倒个垃圾都要带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再接下来的10多天里是最难熬的日子,自律能力仿佛不听使唤了,作息也开始不规律了,从来不玩游戏的我接触了吃鸡游戏,一发不可收拾,疯狂迷上了一天到晚拿着手机蹦蹦响枪战不断,说实话真的很刺激!疯狂玩了3天,眼睛受不了了,3D的效果容易晕眩,眼睛干涉易困,颈椎也难受的要命!告诉自己这样下去不行,再喜欢玩也要控制每玩一把就退出来放下手机休息下,实在太无聊了,仿佛只能玩游戏打发时间。

2020年地球不安全,世界有危难,疫情灾害面前保命要紧。全国上下一起坐月子,虽难熬但至少还健康的活着,也是这段时间让咱中国老百姓看清中国真正的实力,更多人的爱国热情高涨,我也更多的领悟了人生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爱父母,我爱我的家人,我爱中国!



敢于言语的世界


我最难熬的日子是今年的2月5号,从上海坐飞机回到洛阳,回到家中后就被社区隔离了。

在这被隔离的14天里,家中没有菜,连食用油也没有,因为在隔离期间,每天都要一天两次的量体温,不允许出门。家里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年前腌的咸菜,每天都是蒸点米饭,配着咸菜吃,那些日子过的真是最难熬的日子!

到后面女儿在网上订购了菜,肉,蛋,还买了油陆陆续续寄到了家,日子才走上正轨。


奚玉兰


月子期间,结婚一年,但是一直都在外面工作,坐月子的时候是自己第一次和公婆真正住一起,老公又在外面上班,没有陪我一起住。

面对从自己是孩子一般转换到做母亲的角色,所有的东西都是摸索中,适应中。肩上的重任压得喘不过气,面对一个小生命,很多时候不知所措。

面对婆家的饮食习惯差异,老人家辛辛苦苦做的月子餐,又吃不下,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吃什么,又不能老是直接说不好吃……

面对孩子哭闹的解决问题,公婆的土方子和我教科书上的办法,时刻冲突着……

面对母乳喂养的坚持,奶水不足的努力,和公婆随口一说的“你奶水不够”就直接给孩子泡奶粉喝了……孩子一哭闹就说,没吃饱没吃饱……

终于满30天了,我立刻跑回娘家了,随着时间一长,感觉打扰了我嫂子,可能也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后面回到自己上班的租房,婆婆帮忙带孩子,面对孩子的哭闹和婆婆因为到新环境抑郁寡欢,头疼脑热……

向来忍耐度很高的我,情绪管理能力不错的我,摔门了,向我老公怒吼了……

直到一年以后,回过头去看,才知道那两个月我是产后抑郁了……

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大家早就过了磨合期,只能说第一次当上妈妈,好多的未知,庆幸挺过来了,希望多给身边的孕妇和新手妈妈多一点包容!



90后话痨


我记忆中最难熬日子是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那段时间。

当时因为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那时候是最难熬的日子,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而且不想和人接触,特别是过年过节的那段时间,基本上亲戚也不愿意走动,生怕别人问你现在在做什么。自尊心很要强的我生怕别人看不起。

后来经过自己努力,考上了现在的单位,才慢慢的走出那段难熬的时光,我想当时时间在再长点人都要抑郁了。

所以说人需要学会调整,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发生的事情,才有可能尽快走出去,难熬的时候总是短暂的。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国企大院长大的孩子


也许,每个人记忆里,都有一段特别难熬的日子。

当时,觉得昏天暗地,难以支撑,但是,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多年以后再回想起,不免感叹:这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对我来说,最难熬的日子,有两段:

第一个是,高考失败,回去复读。

高三结束的暑假,呆在家里等成绩、等录取通知书。

看着别的同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高高兴兴地买新衣服,买拉杆箱,收拾行李。

心里很落寞,不是滋味。辛辛苦苦学习,平时成绩都很好,偏偏高考发挥不好。

心里的郁闷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的安慰和理解,只会让自己更加后悔。

直到如今,有时会梦到,马上要进考场了,没带笔,或者考试马上结束了,还有很多没写完。对高考的阴影,就这么刻在了心里和梦里。

第二个是,父亲患癌,一年半后去世。

当父亲觉得疼,到医院确诊为癌症之后,妈妈瞒着我们,怕我们担心。

我是从姐姐那里得知的,当时哭了很久,觉得天要塌了。

自己的亲人,得了绝症,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我窒息。

后来,我请了两周假期,在医院陪护,我竭尽全力回忆以前的欢乐时光,跟爸爸聊天,安慰他,鼓励他。他不再想以前那么倔强,而是像个孩子一样,很听话,配合地吃药、做放疗和化疗。

随着病程加重,父亲头发掉完了,只能戴上帽子,再后来,体重瘦了一般,只剩下骨头,睡觉都硌得慌,再加上后期的癌痛,我相信了“生不如死”这个词。

母亲在夜以继日的陪护中,逐渐消瘦,眼神黯淡,身心都疲惫。

直到最后,我们眼睁睁送走了父亲。

亲人的去世,是永别,意味着你再也看不到这个人,听不到这个人,这种煎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我懂了,人生,就是有一些无可奈可的事情,除了面对,别无他法。

治好伤痛和煎熬的,只有时间。时间长了,当时痛苦煎熬的感觉就没那么强烈了

我觉得,这些让人难受的日子,是对我们的警醒,提醒我们要做些改变了,改变自己,珍惜身边人,这就是这些日子的意义吧!



当下的幸福


跟丈夫创业第一年,欠了二十多万的债务,双方父母给不了任何的帮助。有一天,没钱买盐了,我跟丈夫居然都掏不出两元钱来买盐,刚好丈夫的同学来我们家吃饭,没盐我怎么炒菜啊!我都急坏了,丈夫叫我到附近的小卖部先赊一包盐来用。叫我去赊一包米还好,一包盐也要赊,我真不好意思啊。于是,我把家里的平时积攒的废纸,废塑料瓶拿去卖了,买了一包盐。这一年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不过后来越来越好了!如今房两套,车两辆。


生活如诗李


不能提,不能想,更不能说。一提起一想起一说起就泪流满面,我想是身体有了记忆吧,你能想象我现在泪水盈满眼眶。

生双胞胎,因为满月宝宝生病了,所以过后婆婆想回农村补过满月,老公再三确保陪我和宝宝一起回去,最后因为单位有事放我鸽子,我希望老公和婆婆好好说一说延迟几天再回老家,老公说婆婆要给村里自己人(本族人)过寿必须回去,还说婆婆把老公外婆请过来保证没问题。我只要打电话说那事老公就和我吵,挂我电话。我当时在娘家管老大,没办法和他面谈。

回去之后过着非人生活,因为双胞胎,体质弱宝宝们总是呛奶,我转个身喝口水宝宝就能呛奶,我手上永远抱个宝宝,还要给两个宝宝兑奶粉,洗奶瓶,换尿不湿,一两个月的宝宝大家都知道一个小时一喝两个小时一吃奶,吃完奶给宝宝拍完嗝就又要吃奶,我抱着宝宝边走边拍嗝,拍完一个放给公公或外婆去接着管另一个宝宝,公公外婆只能帮我抱小孩,什么也帮不了我,我回去四天基本没睡觉。婆婆回去后不是忙着选饭店谈价钱选菜色,就是抱着弟媳一岁多的宝宝出门会村里熟人。

有次两个宝宝都睡了我两边各方一个,好不容易轻闲两三分钟,结果两个宝宝同时呛奶,我不知道去抱那个,一家人都在农村大院聊天喝茶……两个宝宝忙的我每次上厕所那几分钟都在厕所失声痛哭,出去还要假装一切都好。

老二回家后一直哭,老二之前是婆婆管的,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哭,就拦下忙碌的婆婆把老二给她问原因,她把孩子摸了摸,说是太热,给孩子脱了件衣服,哄了两下不哭就走了,结果孩子在我手里还是一直哭,哭的我心里发毛,以为老二有啥问题,娃不舒服哭,村里自己人过寿有顺车我就抱宝宝去看医生,医生说啥都好着,就是哭个不停,最终也没搞明白宝宝为什么哭,但当时心里闷的逛,打算娘家接我回城里时抱到省城儿童医院给看看。

最终的爆发点是那天晚上凌晨一点多婆婆和我睡里屋,公公睡外屋,给老大吃完奶后抱老大在里屋边走边拍嗝,这时老二在外面哭,婆婆已经睡死(指睡得特别实,很难叫醒)了,公公瞌睡的不行有一句没一句的拍着老二说睡、睡。我把老大哄好抱给公公,把老二接过来看了一下,宝宝饿了,就给兑奶粉吃,宝宝吃完我困的实在不行就给宝宝拍出一个小嗝就让躺下了睡了,我在旁边洗奶瓶时听到老二有声响,过去看到奶从宝宝鼻子口里面喷出来,我抱起宝宝,宝宝整个痉挛缩成一团了,半天哭不出来,我吓得大声叫宝宝,缓了好半天宝宝才哭出来,公公婆婆也吓醒了,后来也不记得了,只知道自己当着公婆面放声大哭,泪水怎么也止不住,一直哭到了天亮,也落下病根一哭眼睛就涩的难受。

许多事都模糊了,只记得回老家第四天宝宝补满月那天,我破腹产的伤口裂开了……

对婆婆虽然能理解但终究有怨恨,不能确保一切安好何必宁要回老家,还信誓旦旦的承诺没问题。更多的怨恨是对老公的,感觉在我最困难的日子里背叛了我,连我最后祈求的电话都挂了,后来的后来才知道老公是伪妈宝男,一遇他妈就是一个十足妈宝男,不遇他妈一切安好。这件事是我们感情的裂缝,终其一生难以修复。后来好多事更加确定老公伪妈宝男的本质,为了孩子,我放弃走那一步,也阻止老公和婆婆常住的状况,现在老公妈宝男本性隐藏,但我们终回不到从前……

泪流满面写完这一切。来生不做谁人妻,不做谁人母,只好好侍奉在父母膝下!


keller2020


我记忆中最难熬的日子就是-我生完孩子之后的那一年里。我相信那段时间我真的是已经得了产后抑郁症的,本来就是新手妈妈,就很紧张和不安,本来因为卸完货觉得很喜悦得心情也在生后没几天荡然全无。因为外地做生意的关系,我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能够在我坐月子得时候回来,这也是我心里最大的一个梗,我嘴上没说,但是我的心里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然后因为我的婆婆并不是那种会照顾人得,她平时都是在外面玩惯了的那种,而且性格并不稳重,而我的老公,更是因为新手爸爸,更是全然不懂,只有我的公公还算照顾周到,却始终做不了带孩子得细活,所以真的,我一整个月子都是在郁闷,伤心中度过的,甚至一度和我的婆婆闹矛盾,和我的老公也吵过一次架,所以,刚做完月子,我就决定了独自带宝宝,老公出去跑业务,而我的公公婆婆去了他们住的房子里(因为我们结婚时,公公婆婆另外给我们准备了房子),我甚至记得有一次,我因为照顾宝宝,抽不出时间来给自己做饭吃,导致根本没奶,宝宝饿极了得时候,都没能出来奶吃,因为我根本没吃东西,哪来的奶。就这样的日子,我坚持过来了,没有因此疯掉,甚至看懂了很多,现在我家宝宝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得长到2岁多了,我也并没有太过记恨我的婆婆和老公,也不是说完全原谅了,只是希望自己更开心快乐,人生不易,凡事还是靠自己,知事故却不事故,这是每个人成长后都会懂的事,希望所有的妈妈都能开心快乐,坚强,努力向上,不辜负自己!


小傲娇的妈妈


我最难熬的时间或日子是1984和1985年等录取通知书的那段时间。

以前没听说高考分数过线,还要按1:1.2比例录取,这回在等录取通知书时还不知道有这情况。

所以,满以为这次考上了,就只等录取通知书书了。

我一天天地等,一天天地等…

简直度日如年。

以往,被录取的人名单都公布在现在滨海邮政局(旧称,现已改集团公司)西边的墙上,我就经常到那边墙上看名单,直到最后一批(含阜宁师范)名单公布,名单上还是没有我。

我当时头脑一片空白,脑门上冷汗直冒,就差心脏骤停…

后来,听说这次是按1:1.2比例录取的,我无可奈何…

1985年,我报考英语专业兼报文科。

英语专业笔试过关后,我参加了口试。

我们是到盐城参加口试的。

带队老师说,北三县(滨海县、阜宁县、响水县)从来不刷人,回去不用找人(找关系)。

我就象1984年一样,坐立不安地等啊!等啊…

有带队老师的话,我没去邮局旁边墙上看名单,就在家里等。

直到有一天,我等到了阜宁师范代培点——滨海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信函(内有阜宁师范录取通知书),才知道自己被当时最不被人待见的师范学校普师班(注意:不是英语班)录取了。就是说,我被刷掉了。

按以往惯例,我起码也得上三类大学(例如盐城师专)英语科(系)。

我真是气急财坏,差点把录取通知书撕了。

后来听说这次是按1:1.2比例录取英语专业上线考生的。

我又一次无可奈何。

看来,1:1.2是专门针对我的,争取叫我没书读,最起码叫我没有好书读。

这两次等待录取通知书,简直要了我的小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